第174篇(1 / 2)

天纵商才 缘分0 3189 字 2020-02-27

手机访问:m..com

“我杀过很多人。”

“都是日本人,中国政府不会心疼的。”

“郭自刚那边……”

“跳梁小丑,不足为道。”

杨淇有些无奈的耸了耸肩:“OK,我发现你这人还是蛮有说服力的。下一步该怎么做?”

陆天豪笑了:“思维当放在未来,行动则放在当前。现在我们要做的最重要的两件事:第一,找到年兴昌。这件事我已经拜托何赌王帮我留意了。兴昌公司澳门分理处那边监控到的录象也已经全部送了过去,由他们进行技术分析。第二就是……在永利赌场来找我们的麻烦之前,我们先去找他们的麻烦。”

“去找永利的麻烦?”杨淇很吃惊。“你打算怎么做?”

“简单,去为他们树立一个失败的标杆。”陆天豪微笑道。

第一百五十三章 城市标杆(2)

在所有陆天豪已知的商业案例中,他认为最成功的商业案例,不是那些为某家公司带来巨大而丰厚利润的经营技巧,而是发生在中国的一个小故事。

这个故事,在整个中国的经济产业发展中,起到了巨大的,不可磨灭的作用,它帮助中国的地产升温,改变国人的消费思想,引导国人的消费理念。太多太多中国人因为这样的一个小故事而改变了生活的方式和工作节奏。

它是中国所有地产商人引导顾客消费买房的标杆。

这个故事是这样的:

它很简单,就是关于中国老太太和美国老太太的买房对比。

一位美国的老太太买了一幢房子,用的是三十年分期付款方式。在她临死之前,她终于付清了三十年来的所有买房款项,这幢房子,也就是在她死前,才真正是属于她的。

然而中国老太太则恰恰相反。中国老太太整整存了三十年的钱。三十年后,她终于把存够的钱用来买下一幢好房子。没过多久,老人去世了,房子做为遗产留给了子女。

美国老太太与中国老太太最大的不同就是:美国老太太在死之前,享受了三十年的新房子。

这是一个很鲜明的对比,它揭示了国人当时还不够先进的消费习惯,并极大的促进了国人贷款买房的意愿。

做为一个小故事,它几乎走进了每一个中国人的脑袋里。当你前去看房时,售楼小姐会一遍又一遍的向你讲述美国老太太的买房遭遇,提醒你不要做中国老太太。

这是一个设计的极为jīng妙的故事,它充分的利用了人性自私的心理,从而忽略掉了许多本应关注的因素。

这是一个在中国大地流传甚广,已经广到作为一个故事拥有了本不该拥有的价值—它成为中国所有房地产商推销商品的标杆。

这个标杆刻意忽略掉了许多东西:比如三十年分期付款,所付款项远比一次性付款要多得多;比如,生活是有风险的,假如因为某种原因失去工作而无法继续支付,那么你所有的一切就可能尽付流水;比如,分期付款大大减轻了人们对数字的敏感度,从而大大忽略了那如坐了火箭般不断攀升的价格;比如,中国的传统是父母向子女支出的放债式家庭关系,因此孝道无比重要,而美国人则更重视自我发展。美国老太太的买房遭遇更多是为自己准备,而中国老太太的买房通常是为下一代考虑,属于完全不同的消费理解模式。

还有很多很多因素是因为这样一个小故事而被忽略掉的,正如陆天豪的每日一星,彩票上的百万大奖一样,它把所有的眼球都集中在了好的方面。

或许从下面的对比中,我们可以更加清晰的看到人们对成功标杆和失败标杆的区别对待:全国每年引jiāo通事故而引发的死亡大约在十三万人左右—这差不多是总人口数的万分之一。假如考虑到其他非正常原因的死亡,每年全国非正常原因死亡的概率大约在万分之二左右。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