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一章 重返学堂(1 / 2)

“县试?师傅,我可只是进学数月,四书五经都是不懂,怎能参加县试,谋的功名啊?这距离县试只有百日,我看还是等下次县试再尝试一下吧。”李毅哭丧着脸道。

孙承宗沉着脸,轻轻拨动茶叶,才缓缓道:“虽说你进学的日子很迟,按理说不可能这么容易就在县试取得功名。但你却也不是毫无机会。”

“机会?难道师傅想为我打点一番?”这句话李毅当然没有说出口,不然孙承宗一定狠狠的教训他,所以最好的办法就是耐着性子听着。

“县试只是可靠最低的一环,审核起来只要求点题明确,格式合格,并不需要多大的才华和见解。你记忆超群,能都短时间背诵诗文经书,只要用心苦读,将四书五经背诵熟练,再记下这些年的科考文章,定能够取得功名。”孙承宗这就是要求李毅接下来用心读书,准备县试了。

四书五经还好,但是科考文章浩如烟海,怎能轻易的全都背下来。李毅苦着脸却是不敢反驳,孙承宗此举也是为自己着想,实在不应该推三阻四。

孙承宗久为帝师,又怎能不知道李毅的想法,他叹了一口气,深深的看着李毅,道:“子正,这些年世道如何,我想不必与你多说了,你也是经历过灾祸之人。天下大乱将至,安稳的时日已经不多,你要是想要偏居一偶,能当个地方豪强,师傅我绝不如此。但是你却不是如此固步自封之人,以后走出去,光靠武人的身份是不行的,你要做的,就是有个功名。有了功名就是威信,就有更多的话语权,也能够做成更多的事情。”

李毅重重的点点头,知道孙承宗这些话都是循循善诱,告诫自己的真诚之言,怎能不心怀感激。

其实自己心智已开,对于知识自有办法吸收,但是学问和智慧却是很难感悟到的。这个时候,就需要这样一个循循善诱的老师为自己指点明灯,催促自己立志上进,而不至于无知堕落下去。

很显然,孙承宗虽然名震天下,威势不凡,但是身为一个老师,他是极为合格的。

“我定会努力进学,势必在今年县试取得功名,不让老师失望。”李毅郑重的承诺道。

“学业也不是轻易的,但是有了这份决心,有何事做不到?为师就拭目以待了。”孙承宗笑着捋捋胡须。

从孙府里走出来,李毅则是跟着孙铈去了学堂,既然已经答应重返学堂,索性就不要拖延,快点状态。

相比于之间的学业都是王氏半逼迫,李毅现在对于读书可是要急切许多。这份急切不仅仅是来源于取得功名的好处,更多的是对于生活迷茫的感悟。

要是简单来说,李毅现在所想的就是利用读书来获得智慧,获得学问,能够更加明白,更加不留遗憾的活下去。

学堂,今天依然是王鹤翔的教授之日,所以他已经身穿得体锦服,满脸威严的带着众位学子读书。

可以看出来,其正沉浸在读书的乐趣之中,摇头晃脑,朗朗读出来,倒是别有一份韵味。而下面的学子跟着朗读,忽然见到当日大闹学堂,重伤同窗的凶徒就站在门外,不由全都惊讶的停下读书,傻傻的看着站在门外的李毅和孙铈。

下面瞬间沉寂的读书声让王鹤翔一愣,然后缓缓转过头,脸色瞬间阴沉下去。

“先生,我等回来了。”孙铈上前施礼。

李毅则是在后面拱拱手,也不说话。

“呵,原来是二位啊。有孙老为你们撑腰,我哪敢不让你们进来。快快请进,快快请进。”说着站在一旁,挥手示意两人进来。

孙铈抬腿刚刚要学堂,王鹤翔突然又道:“两位公子,我想问一句,我可是你们的先生?你们可是这学堂的学子?”

孙铈不明白他的意思,点点头道:“当然是。”

听到这声回答,王鹤翔的脸上露出阴冷的笑意,一收书册,走上讲台,道:“既然如此,这几日你等的功课完成没有?要是没有的话,按照学堂的规矩,可是要受罚的。”

说着拿起戒尺,“啪啪啪”的拍在书案上。

这明显就是要公报私仇,借题发挥。李毅看的出来,孙铈自然也是看出来了,但是先生考较功课,责罚不能完成功课的学子,却是再正常不过,自己要是胆敢违抗,定会被扣上欺师灭祖的帽子。

在这个时代,名声大于天,孙铈也不敢轻易触怒先生的威严。

“既然你们两人没有异议,那就按照这几天的功课,将《大学》背诵出来。只要能够一字不差的全都背下来,也就合格了。”王鹤翔拿出《大学》,翻开第一页就等着两人上来接受考验。

下面的学子见到他们两人傻傻的站在一边,以为这些时日这两人光顾着玩耍,根本就是没有背书嘛。想到当初那般凶狠吓人的凶徒成了这幅啥样子,他们都嗤嗤的笑了起来,像是上一次一样,带着看好戏的心态注视着这一切的发展。

孙铈稍稍有些迟疑,他回头看了一眼面色平静的李毅,长舒一口气,走上前去。

“王先生,就由我先背诵吧。”

其是前翰林孙承宗的儿子,自小的帝师般的教导,对于四书五经可以说是铭记在心,以后早晚也要谋个功名。所以其说完就磕磕巴巴的将《大学》的背了一遍,因为没有准备,其中难免有几个错误。

孙铈乃是孙承宗的儿子,王鹤翔虽然对其十分的不满,但也不敢得罪,想了一下,板着脸道:“孙铈,我一直认为你是一个很好的学生。古言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亲贤人远小人,这都是在启迪我们要分出是非,知道谁是好人,谁是坏人。先生和大家都希望你能站在我们这边,不要一时迷了方向。”

王鹤翔一番“苦口婆心”般的劝说,看起来还真像是为学子考虑的好先生。要是换成几天之前,昔日的同窗情,孙铈可能会有所摇摆,但是这几日等他看到李毅正在做什么之后,已经全然没有了迟疑和犹豫。

要知道大家在这里吟诗作对的时候,李毅可是在救活无数流民的生命。当这些学子附庸风雅的时候,李毅可是在拿出钱粮为乡民建造容身之所。

一方面是夸夸而谈,只知道风流快活的学子,还有那虚伪透顶,麻木不仁的先生,另一边却是实事求是为百姓做事的李毅,自己该选择哪一方,都已经一目了然了。

“先生,能够认识李毅,乃是我此生最大的幸运。你刚刚和所得说的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但在我眼里,他却是一个有着赤子之心的人。你说亲贤人,远小人,而李毅乃是大贤,我甚为佩服。要是非要说有小人,那这些小人定是那些挑拨离间,搬弄是非之徒。”孙铈咬着牙开口道,能说出这等的话,对于他来说也是不易。

其刚刚暗指的那些搬弄是非,挑拨离间的小人,很显然是指桑骂槐,说王鹤翔甚至下面的学子,都是这等小人。

“你…………”王鹤翔听了此言,脸都气青了,满脸愤怒的指着孙铈,好半天都说不出来一句话。

孙铈则能不明白他的意思,无非是以后麻烦与否,笑着道:“王先生,不知道我的功课是否已经合格?”

其刚刚背的勉强过关,王鹤翔又不想招惹这个孙家六少爷,神情闪烁的迟疑半天,才开口道:“算是通过了,你回去吧。”

既然你有孙承宗撑腰,我不敢招惹,那我就暂且放过你,好好把这口恶气从李毅那个乡下穷小子的身上发出来吧。

带着这种想法,王鹤翔放过了孙铈,一脸怨毒的望着缓缓走来的李毅。

旁边的学子也是望着这个手段狠辣的少年,想知道他到底能不能通过功课的考较。

要是没能通过的话,可是有一场好戏要看了。

在人注视之下,李毅却是一脸的平淡,就像是身处风口浪尖的不是自己一样。

“先生,《大学》我只是读过两遍,其中还有许多不明白的地方,还请先生多多谅解。”李毅施礼道。

呵呵,这个时候想要请求自己的谅解了。王鹤翔不屑的看着李毅,冷着脸道:“就读过两遍,怕事连第一篇都没有背完吧。可见你这些时日不专心读书,定是有到处游玩,做了多少的恶事。真是斯文败类,不知上进啊。”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