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六十三章 何家被抓(1 / 2)

当天深夜,王横遇袭的消息就被辅国社的探子知道,马何文不敢犹豫,立刻前来找牢中的李毅。

李毅静静的挺着马何文将打探的消息说完,眉头轻皱。

“这样说来,这件事是何耀祖听到了,后来和谦和发生口角,才找了王进去阻止杀手。”

马何文点点头,看着李毅阴沉的神情,道:“确实如此。杀手乃是何家的人马,何耀祖得知之后本想告知孙铈,可是孙铈对于他一直有偏见,不愿相信。最后马何文没有办法,只能去找了王进。”

李毅轻轻叹了口气,站了起来。

这次的事情本来从一开始就能避免,但是就因为孙铈的偏见,却让辅国社没能掌握情报。如果不是何耀祖找到了王进,何家很有可能得手,这样一来,好好的形势就将发生惊天的逆转。

杀死张横家伙自己,何家这条计谋不可谓不毒。可想而知,张横一丝,朝廷绝对不可能善罢甘休,自己将会陷入新的危机。

孙铈这次做的,实在太过分了。

想到这里,他问道:“现在情况如何?张横怎么样了?”

马何文道:“张横的护卫全都被杀死了,王进手下也死了五个人,好在张横没有什么大碍,已经由王进护送着京城地界。”

听到这个消息,李毅不由笑道:“前些时间我和张横还是斗得你死我活,结果现在我却要多谢我那表哥保护王进,时事转变,实在让人措不及防。”

这句话说的好笑,马何文脸上也是露出一丝笑容,有些后怕的道:“这次实在太过惊险,我们都在防备张横和薛濂的后手,完全没料到何家竟然走了这样一步险棋。可是属下也是奇怪,何耀祖怎么说也是何家之人,竟然会背后拆自己家的台子,要不是他千方百计找到援手,如今的轻视恐怕将会不可收拾。”

“哈哈,若是你这么看就是小瞧了何耀祖了。”

李毅笑着道:“何耀祖虽然名声不好,但那大多是因为尚未明志。这些时间他时常来辅国社,已经被辅国社宗旨深深感染,心中大志,牺牲些许家族利益也就不是那般奇怪了。”

马何文也是笑着点头,相比于孙铈的鄙视,他对于何耀祖却是很欣赏。

这些公子哥虽然习气不好,可是头脑灵活,手段繁多,这次救灾,何耀祖也是帮助了好多事情。

“对了,谦和知道这件事了吗?”李毅突然问道。

说到孙铈,马何文的脸色变得尴尬起来,道:“已经得知了,可是他并不认为何耀祖是真心帮助我们,我能看出来,谦和是真的很厌恶何耀祖。”

“何耀祖真心做事,有何不对,谦和怎能如此偏激?”听到孙铈不愿承认错误,李毅有些气愤,道:“我认为何耀祖能够如此做,已经是难能可贵,应当让他加入辅国社。”

马何文闻言苦笑道:“如今若是让何耀祖加入辅国社,谦和定是恼怒,怕是会坏了你们师兄弟之间的感情。”

马何文这句话也是提醒,李毅愣住了,半天才长叹一声道:“那这件事先放一放,你先着手收拾残局,准备人力开始重新安顿灾民。”

“属下明白……”

李毅看马何文好似有话要说,重新坐下来,端起茶碗道:“有什么话就说,不要婆婆妈妈。”

马何文确实心里有事。

在他看来,李毅这次打退了朝廷的干涉,已经在保定府树立了权威,只要接下里好好收拾何家等保定府大户,那么同时掌控安新和辅国社的李毅拥有的力量,在保定府可以算是如日中天了。

但是让他一直不明白的是,李毅到底想要做什么。

在他看来,李毅用安新商品赚取暴利,明明可以安心做一个富贵翁,但是他又抽调钱粮组建辅国社,为保定府的百姓修路搭桥,接济贫苦。要说他是有些许野心,但是得到巨大的民望,却并没有借机收买人心,反而花费的钱粮救济灾民,还将仁义的名声给了官府和朝廷。

他不明白李毅做这些到底是什么。

“公子,属下认为,既然朝廷已经揽下了赈济灾民的事务,我们就不需要再接过这个烂摊子。”马何文突然道。

李毅微微一怔,转过头看着马何文的神情,目光有些严厉的道:“何文,你这是说的什么话?”

马何文好似没听懂李毅的语气,依然拱手道:“公子,这次张横封锁商路,不仅是我们辅国社,安新也是损失惨重,如此一来,我们应当将仅有的用在恢复元气上,而不是用来赈济灾民。”

“够了。”李毅低喝一声,打断他的话。

他完全没有想到马何文居然会说出这等话,辅国安民,这是自己成立辅国社的初衷,如何到了现在,就要考虑自身利益,却将灾民生死视若不顾。

将灾民交给朝廷安顿,朝廷有这个钱粮精力赈济灾民吗?

一直对马何文能力十分满意的李毅,第一次发现自己并不了解他。

马何文听到李毅这般反应,有些失望。

李毅并不知道马何文再想些什么,还以为他是在担心如何恢复损失,便道:“你是不是认为我重新安顿灾民,花费钱粮,又将名望让给了朝廷,乃是出力不讨好?”

马何文点点头道:“属下认为正是如此。”

李毅冷冷一笑,道:“若是你如此想,那才是目光短浅。重新安顿灾民,我们花费钱粮不假,但是获得的好处更加。”

“好处?”马何文一时间没有想通。

李毅叹了口气,道:“你可知道安新是如何发迹的?”

马何文点点头,道:“属下当然知道。乃是公子手里有水泥等技术,建立作坊,销售货物。”

“那你知不知道,安新为何有了技术和作坊,发展到现在,还要和保定府的大户合作?”

马何文想了想,道:“一是大户手里商路通畅,二是公子立足未稳。”

这两点都是事实,马何文能想到这亮点,也算是聪明。

李毅点点头,“这两点确实是事实。但是更的是,作坊生产不仅要技术,还要人力。保定府虽然人口众多,但是大多是有土地居所的当地人,关系复杂,而流民们无法定居,实际上能够入作坊做工的人力十分不足,这也是为什么安新作坊规模一直没有增大的原因。”

马何文最近文书账本,对于这些也是十分了解。

“公子的意思是说,你打算将灾民安顿在保定府,增加人力,扩大工坊?”

李毅脸上露出笑容,点头道:“是的。灾民家园被毁,人口众多,短时间根本无法返回,只能靠接济为生。但是若我们出面赈济灾民,将灾民安顿在保定府,那保定府就多了十余万无田无宅的人力,官府无力安顿,而我们却急需人力。到时候将这些无根无底的灾民筛选出来,充当做当的工人,不用一年,安新货物就将增加十倍。现在付出这些钱粮,两年之后,我们获得的将是十倍百倍的回报。”

听着李毅的打算,马何文惊讶的瞪大眼睛。

作坊扩大十倍,到时候不仅会有十倍百倍的收益,而且在保定府还会有十万二十万靠着安新作坊生活的工人,也就是安新将会掌握保定府一半的人口。就算是朝廷也不敢轻易触动这个庞然大悟。若是时机成熟,只要李毅振臂一呼,保定府将会瞬间被李毅掌握在手中。

如此一来,李毅不仅每年能够得到巨大的收入,还将构造一个庞大的组织,一石二鸟。

到这个时候,马何文才明白李毅到底想要做什么,眼光是有多么的长远,相比之下,自己心中的计谋简直上不了台面。

李毅说完自己的构思,也是有几分兴奋。

他明白,这个没有先进科技的时代,农业的发展已经达到了一种顶峰,要想解决眼前的问题,就要用商业的繁荣来吸收大明过剩的人口,然后稳定局势一步步建设。

在他的构思中,以后不管碰到怎样的天灾**,保定府的人们都将靠着商业的繁荣生存下去,给自己的帝国增砖添瓦,而自己也会用积累的财富帮助百姓渡过难关,维持安定的生活。

这是双赢,没有苦难,没有剥削,而是一种寄生和反哺的稳定。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