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五十七章 安新(1 / 2)

现在局势复杂,东虏入侵,袁崇焕确实有过错。

李毅也有些担忧道:“这般说来,曹叔认为皇上怕是对袁崇焕也过多埋怨?”

曹鸣雷毫不犹豫的点头道:“子正,你好好想想。皇上之前任用袁崇焕为辽东督师,要钱给钱,要粮给粮,满足了袁崇焕的一切要求结果五年复辽还未看到进展,东虏就打进了京畿,皇上性情如何,你也是知晓的,如今怕是已经气得火冒三丈,只是还要倚重袁崇焕,这才没有发作。”

曹鸣雷的话并非没有道理,多次和朱由检交谈过的李毅明白,皇上虽然刚愎自用,但是若信任一人,就会全力。而一旦此人辜负了自己的信任,他就会怨恨恼怒,重重惩治。

这次东虏入侵,崇祯对于袁崇焕怕是积累了许多的怒火,等到东虏被击退,定然会是一场不小的动荡。

曹鸣雷见李毅一副若有所思的样子,道:“子正,此事对于你可是一个天大的机会。”

李毅一时没有反应过来,疑惑的看着曹鸣雷。

曹鸣雷立刻道:“你想想,如今知兵事的文臣,除了袁崇焕,朝堂之上没有几人。而你身受皇上信赖,又有文臣的身份,若是袁崇焕被惩处,能够担负起边关事务的除了你,怕是没有其他人了。”

李毅闻言神情一肃,连忙摇头道:“曹叔,此言怕是不合适,还请不要再说了。”

曹鸣雷哈哈一笑,并意道:“你看看,这么好的机会不把握,岂不是可惜了。我看你小子还是好生想想如何去做,不能只等着皇上想起来你,也要多多在京城露面才是。”

李毅微微一怔,倒是没想到曹鸣雷和老师的建议居然想通。

老师让自己多多与文人们交往,曹鸣雷也让自己呆在京城,如此看来,自己恐怕真是要去京城为好。

之前李毅就已经觉察到自己在朝廷中孤立无援,所以当初朝中众臣没有人为自己说一句话,使得皇上也无法包庇自己,只能坐看一群大员奸计得逞,罢免了自己佥都御史的官职。李毅自然明白今后自己要是还想当官,就必须要在朝廷中结交一些盟友,所以后来他专门通过陆长风,找机会和周延儒见面。

两人同属于崇祯心腹,而周延儒乃是崇祯最为满意的内阁首辅,李毅则是崇祯最满意的封疆大吏,想要李毅帮助自己推动改革,所以两人之间也算是有了结盟的基础。

但是一个周延儒,并不能让自己在朝中有力量自保,以李毅看来,自己还需要寻找一群帮手,能够在朝中真正站在自己的利益上,为自己说话的人。

这也是为什么李毅当初收服了林元磊和杨常继这两个人才,就是希望能够有自己的人在官场上自己。

但是眼下他们两人还没有用处,最为实用的办法,就是在京中,凭借着老师的人脉,和自己的能力,组建自己的力量。

离开曹鸣雷的大营,李毅返回安新。

就像曹鸣雷所说的,如今东虏势大,自己随时可能被皇上召回京师,所以在此之前,还是要早作打算为好。

而自己手里的武装力量,虽然人数并不多,但是战力已经很强了。

虽然岳步凡和齐沙木已经投靠自己,但是西北的布局,李毅将他们二人全都调到西北,配合师兄李自成。

所以自己最为主要的战力还是铁旅。铁旅如今有三营,分别是勇营、悍营、民营,另外还有军法局和军情局两部。

勇营的营正是张明德,营辅是李四,一共六百余人,乃是以原本勇丁为骨干,组建起来的强军。勇营之人皆是选择流民中勇力过人者,称为勇丁,编入勇营之中后身披甲衣,手持利刃,勇往直前,战无不胜。

悍营的营正是陈红燕,营辅分别是赵友林和王奎,兵力一共六百,以陈红燕亲随为骨干,重在坚持匪兵悍不畏死的作战风格。

民营乃是平常守备兵力,营长乃是张三,全是以原本乡丁为骨干搭建起来,主要操练火器,对于格斗、战阵之法要求不是很高。

至于军法局,乃是铁旅人数众多,难免有纠纷过错,违反军纪之事,设置一哨,正好处理此事。

而军情局,则是针对保定各势力的一个监视、打探的特务机构。虽然兵力增强,但要是没有探子为自己打探情报,很可能遭到阴害,所以军情、民情都需要掌握清楚。

如今悍营驻扎在白洋淀各坞堡,民营则被自己调去了东阳镇,勇营一般力量在太行山守卫矿区,一部分驻扎在安新城中。

当时成立三个营的时候,李毅将高大魁梧的铁兵皆是给了其他两营,之后民营的铁兵普遍不似其他两营那般魁梧雄壮,在大比武中战技、勇武都不敌其他两个营。

但是李毅却不认为民营战力会比勇营和悍营弱。要知道民营虽然近身战力较弱,但是输出火力却是铁旅最强的。

他当时的设想就是将民营成一支火器部队,专门用来攻坚和支援,强弱之分并于其他,乃是作用不同而已。一旦战局变幻,民营恐怕比其余两营造成的伤害更大。

李毅这段时间一直在集中训练铁旅,三天一小比,五天一大比,所以铁丁皆是身穿战衣,将装备佩戴整齐。

铁旅重视纪律,所以列队整齐,无令不得妄动。敢有违抗军令者,轻则关小黑屋,重责全家没收财产,驱逐出安新。

火铳兵皆是身背迅雷铳,腰间挎着腰刀,身穿棉甲。

长枪手身披铁甲,手中握着长枪,长枪的长度如一,形成一片密密威武的枪林。

重甲步兵则是身披两层甲,手握长杆朴刀,如同唐之陌刀兵一般,占尽前敌。

民营有四百火铳兵,两百长枪兵,五十火炮兵。

至于悍营,则是步兵近战部队,建制有六百人。有两百轻甲步兵,两百长枪兵,两百火铳手。

而勇营兵力较为多些,除了两百重甲步兵,两百长枪兵,一百火铳手,还有三百马军。

这就是安新的作战兵力,大概在两千人左右,是常规兵力。至于民兵之类的,闲暇时训练,战时入伍充当辎重兵,则是有三千人。

其实安新还有一支部队,只不过没有人能够想起来罢了,那就是奴隶兵。安新现在共有奴隶四千人,其中多是一些恶匪和违反乡约之人,战力虽然不强,但是一旦立下军功,就能够获得赦免,并有机会加入铁旅,所以作战时可以充当前锋,不容小视。

两千常规铁兵,三千民兵,四千奴隶兵,这就是整个安新的作战力量。

看到装备精良的铁兵,李毅也不由感慨。

当初创立勇营的时候,一干勇丁还只是一群拿着简陋兵器作战的农夫,很多人竟然连一件甲衣都没有。但是两年多的时间过去,安新不仅人人身着甲衣,精气神也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当然,这些都是银子堆出来的。

现在民营在东阳镇,所以李毅能够直接调用的只有一千四百余铁丁,而且这也是理想情况下,实际上真正能够带出去打仗的,恐怕是有一千人,剩下的四百人还需要维持各地秩序。

就在李毅对铁旅进行集训的时候,孙承宗派人前来召他前去。

十一月十一,朝廷征召孙承宗去往京师,担任督理兵马钱粮,保卫京师的重任。

等到李毅赶到孙府门口的时候,马叔已经套好了马车。

孙铈站在门口,看到李毅到来,连忙迎上来道:“子正,你怎么来了?”

李毅闻言道:“老师叫我来的。”

孙铈闻言神情有些暗淡,看了看院内,见父亲还没有出来,低声道:“我想要跟爹一同前去京师,但是爹没有答应。没想到他叫来了你,也好,有你陪爹赴任,我也能放心了。”

李毅拍了拍孙铈的肩膀,道:“谦和,我已经听说了,你辞官回来之后,老师并没有责备你。这说明老师尊重你的选择,所以并不希望你照顾老师,就丢下辅国社事务去京师,你要明白老师的用意。”

孙铈闻言眼睛一亮,道:“我爹真的是在这样想的?”

李毅笑着道:“西北流民安置的工作已经展开,你现在是辅国社的总理,这件事要摆在第一位去办。所以最好抽时间去看看。”

第一批流民已经迁移到铜仁,当地经历了连年战乱,土地荒芜,又是少民和汉民杂居,朝廷的力量并不强,也不受赋税,很适合作为第一批流民的安置点。

孙铈点头道:“这件事我自然明白。”

李毅笑着道:“正事不能耽搁,但是私事也不能不做嘛。你这次去,正好能够见见庄柔。”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