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七十九章 明面上的计谋(1 / 2)

李毅点头道:“这些都只是猜测。可是无论如何,现在的局势已经十分的明了,袁督师不会再回来了,辽东的局势也将变化。”

“所以你就倒行逆施,要搅得辽东天翻地覆吗?”何可纲冷声道。

“对,我就是要搅得辽东天翻地覆。穷则思变,没有变,如何能够走出困境?”

“可是你所做的,是在将辽东拉入万丈深渊。”

两人的冲突越来越激烈,何可纲并非是偏激之人,但是他不明白李毅为什么要这么做。辽西将门才是关宁稳定的基石,和他们做对,对于局势没有半点的好处。

李毅倒是不这么认为,在他看来,没有改变,辽东的局势根本不可能好转。

“督师,你要知道,单单依靠东江军,对于辽东的局势也没有多大的影响。没有大明一众官员的,你根本没有本事和祖大寿他们斗。”何可纲索性将话说明白了。

李毅看着何可纲,冷声道:“既然何大人不愿意帮我,那我自然是不会劳烦您的大驾。”

两人不欢而散,李毅没有获得何可纲等官员的,何可纲也没能劝动李毅改变做法。

送走何可纲,李毅有些疲惫的返回后院。

朱齐龙道:“大人,何可纲管着辽东军队的军务,他要是不我们,那接下来该怎么办?”

李毅回头看了一眼朱齐龙,道:“什么怎么办?”

朱齐龙疑惑的道:“大人不是要更定军制吗?”

李毅的嘴角露出一丝狡黠的笑容,道:“我什么时候说过,要改辽东军的军制?既然祖大寿想要和我耗下去,那我们就耗着。但是无论如何,东江军的计划一定要尽快实施。”

接下来几日,李毅和刘兴祚、陈继盛和徐敷奏之间进行商谈,对于第一步的整编军队进行安排。

等到事务安排妥当,三人分别回去准备。

李毅接下来的重心定然是放在东江镇上面,但是对于辽东来说,他这个督师也不能太没有存在感,所以李毅还是需要做一些事情的。

而李毅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打仗。

他当初跟何可纲说过,这次东虏虽然抢掠大笔钱粮和人口,但是皇太极和代善以及莽古尔泰之间的关系并没有缓和,反而加剧了。

李毅要做的,就是让他们之间的关系更加恶劣。

但是,对付皇太极这种狡猾的人,在阴险的手段和心机都无济于事,所以李毅并没有打算真的能够骗过皇太极,他想要用的只是十分明显的阳谋。

大明崇祯二年1629年,少年“英主”崇祯皇帝还没有从用雷霆手段消灭魏忠贤集团的辉煌中清醒过来,一场空前的浩劫便降临到颇有“中兴”气象的老大帝国身上。因为一直以来几乎吞并了大明辽东领土的后金帝国,第一次冲进了山海关以内地区,并直接兵临京师城下。

崇祯二年己巳十月,当袁崇焕还在山海关整饬防务的时候,皇太极亲率10万大军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绕道科尔沁草原突破了遵化以北的大安口今河北遵化县北境、洪山口遵化东北境和龙井关河北迁西县西北境包围了明帝**事重镇遵化。

十一月初四,遵化陷落,顺天巡抚王元雅、蓟镇总兵官朱国彦死难。

十一月初八崇祯皇帝启用经验丰富、德高望重的原内阁大学士兼兵部尚书孙承宗为兵部尚书、中极殿大学士,主持通州防务。

十二月初一,崇祯皇帝演了一出“诱捕”的好戏,宣袁崇焕、祖大寿、满桂、黑云龙进宫,四人刚进大内,将袁崇焕捆绑下狱。

崇祯三年1630年五月,已经在关内掠夺了无数人口财物的后金军终于撤退了,此次历时近七个月的战争,后金不但蹂躏了明帝国京畿附近两府十几个州县,在人口和财物上大大充实,还以微小的代价消灭了明帝国数万军队,其中包括一名侍郎、一名巡抚、三名总兵官,并迫使崇祯自己杀掉了兵部尚书王洽、督师袁崇焕、蓟辽总督刘策、山西巡抚耿如杞、总兵官张士显、张鸿功等一大批高级文武官员,至于被罢官、流放的高级官员更多。

在经济、军事上的打击之外,又有极大的人才方面的打击。尤其对于袁崇焕冤杀,更是严重打击了明帝**队的士气,从此以后,成编制的部队投降后金清的事件开始频频发生。

而后金在俘获的数十万人口中,有的明朝下级官吏、举人、生员,他们几乎都受到了后金的优待和任用,成为后金后来内政的得力工具。

并且,这次入寇,犹如一次回报很大的长期投资,投入较少的成本后,便等着源源不断的回报了。孔有德、耿精忠、尚可喜直到吴三桂、洪承畴,精兵悍将都以袁崇焕自比,有了充分的作“汉奸”的理由。

这是后金第一次入关,而之后更是一发不可收拾,先后四次长驱直入,祸乱整个北方和京畿地区,使得数千万百姓陷入水深火热之中。

而就在东虏因为获得人口,开始建造新庄园,加大耕种面积的时候,李毅已经将亲卫队派出去数股,开始了自己来到辽东的第一战。

天气转暖,身穿后金正红旗甲衣的一队骑兵飞快的奔驰,李四身穿一层棉甲,后面的驽马上还有一套铁甲,他带着二十五名骑兵,飞快的向着一个方向奔驰。

“李四,你确定马贼们说的就是这个地方?”李毅回过头问道。

李四看向一个蒙古人,那个蒙古骑兵点点头。

李四点头道:“马贼们说的就是这里,说是一支十个披甲兵押运着五百汉民去屯田,就是要通过这里。”

这时候,两个骑兵飞快的奔驰回来,蒙古骑兵飞快的归队,其中一个铁丁道:“发现了,十个披甲兵,三十无甲兵,就在前面。”

李毅点头道:“披甲换马,准备战斗。”

一声令下,骑兵们纷纷穿上铁甲,检查武器,上马备战。

骑兵缓缓前行,李毅因为眼神锐利,已经能够看清楚愿望队伍。

一队后金骑兵们披着甲,马鞍上全挂有长弓,除此武器还有枪,也有比较少见的长斧和流星锤。

三十个无甲兵背着弓箭,手持腰刀押运着汉民前进。

“杀!”

没有多余话语,命令就只有一个字!

后金骑兵们反应很快,发现李毅队伍后,立即挥刀割断马后相连着俘虏的绳索,整队相迎。

等他们看来奔来的是正红旗的披甲马兵的时候,神情一松,正要高喊,为首的一个拨什库却看出对方并没有减下马速,反而一个个抽出兵器,向着自己杀来。

“是敌人,准备战斗。”拨什库大喊道。

马甲兵纷纷大吼着催动战马,迎了上去。

李毅部骑兵两倍于后金骑兵,可后金兵悍勇,并不见惧色,两队骑兵几乎同时放开马速,踏一地泥土迎对方奔驰过去。

后金人的马术并不强,甚至和长期训练的铁丁都不如,但是他们都能弯弓射箭,而且所用的弓与汉人不同,为方便在战马上骑射,上弓臂及下弓臂长短不一,看着不对称,上弓臂略长些,此时在上风头,就着风力,射程上占便宜,两军越来越近,率先出手的是他们。

因为马速太多,冷风呼啸,箭根本没什么准头,铁丁们下意识低头让过面门,只有两个倒霉的坐骑受伤,惊马将骑士甩到泥地中。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