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五章 新派遗老(2 / 2)

民国不求生 宇文郡主 2842 字 2021-05-01

理所当然,张謇对社会党和林淮唐都充满恨意,他躲在外交部中偷领津贴之余,也不忘每日同林森、章炳麟等人一起编排林淮唐的不是。

但今天威廉来信在国内外各大报刊上公开发表以后,不要说是张謇,就连另外一个极其痛恨社会党政府的遗老康有为,据说都专门在益世报上发表了一篇文章吹嘘新政府的外交手段了得,还托他的弟子梁启超向新政府送去了捐款若干。

这群国民党遗老本来每周都会来外交部聚会一次,讨论一些“中兴国民党”的狂言妄语。但自从威廉回信登报以后,章炳麟便首先失去了踪影,再也没有出现在国民党遗老的聚会上过了。

张謇仰天长叹,愤愤道:“人都说太炎乃当世狂士,不意他也攀附林莆田!”

民国时常有以籍贯作为人物代称的习惯,例如称呼袁世凯为袁项城、称呼黎元洪为黎黄陂,皆是此类。只不过社会党较少沿袭这类旧文人之间相互唱和形成的潜规则,也很少有人用籍贯来称呼林淮唐,至多有些攀附者管林淮唐叫“汉公”而已。

当然张謇坚持管林淮唐叫“林莆田”,也是因为莆田这地方向来以宗族械斗的凶残狠辣而著名,虽然也有过所谓文献名邦的说法,但多数时候出名还是和宗教、宗族械斗及海盗有关,风评并不算好。

汪精卫苦笑:“季公,太炎先生从来主张限制财产之说,他虽然不赞成社会党夺富者之田分给贫民的所谓土地革命,但却对林淮唐这类古时所称的雄猜之主很是欣赏。否则太炎先生过去也不会支持袁慰亭了……唉!他算不上攀附中央,不然早在林淮唐入京时太炎先生就该去投名刺了吧。”

章炳麟过去曾是一名无政府主义者,和坚决支持社会党革命政策的陶成章曾经是战友。但民国建成以后,章炳麟的政策就发生了一个急剧右转的变化,从无政府主义者一下调头变成了保守主义者,开始主张什么“中国本因旧之国,非新辟之国,其良法美俗,应保存者则存留之,不能事事更张也”,不然就说是什么“专制非无良规,共和非无粃政”、“政治法律,皆依习惯而成”云云。

特别是在当初袁世凯组阁的时候,章炳麟在用人问题上甚至提出“取清时南方督抚有材名者以充阁员之选”,说什么“汉之良相,即亡秦之退官;唐之名臣,即败隋之故吏”,主张“循旧贯”,“用老吏”。

这就很反动了。

历来无政府主义者就很容易在理想破灭以后,政治立场发生一百八十度的重大变化,从极左一下跳到极右的方向去。

但总体而言,章炳麟的思想中很重要的一条,就是他希图中国出现一位封建意义上的“雄主”,由这位“雄主”来保证国家的稳定,也就是章炳麟曾对袁世凯所说的“以厝中夏于泰山磐石之安”。

过去章炳麟把袁世凯视为自己心目中最理想的“雄主”,但一场解放战争,北洋军被红军打得威风扫地,袁世凯外强中干的面貌也完全被林淮唐所戳穿。

那么章炳麟转而把林淮唐视为他心中一位全新的“救时雄主”,便不足为奇。

唐绍仪对张謇的喋喋不休有些不满,板起脸说:“红军入京以后没有坚持追查咱们的责任,已经是林主席网开一面。你们现在还挂着外交部职员的头衔,我劝诸公少说些对政府不满的话吧!”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