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一章 赌国运?(2 / 2)

民国不求生 宇文郡主 3289 字 2021-05-09

“日本对协约国地位之重,远过于我国,因之英人纵容日本侵犯我国中立地位。协约国不欲平白再树一敌,因之英人虽纵容日军侵暴山东,但英国军队自己却并不进入我们划定的山东省非交战区中。协约国此等优柔之心态,正可为我红军的作战提供一极良好的条件。”

陈更新所说的这些话,已经关系到了红军生死存亡的大量关键机密问题。所以在座的不少人,都把目光锁定在唐绍仪身上,显然是觉得唐绍仪这样的非党人士实在不适合听到这么多军事机密。

但林淮唐摇了摇头,直言:“目前外交工作均由少川主持,此前我国对协约国的抗议和对德国的联系,也都由少川经手。该出问题,那时候就该出问题啦。”

林淮唐望着唐绍仪笑道:“少川先生,你意如何?是要继续在这里听下去,还是要暂时避一避?”

唐绍仪的眼神微微一动,他对林淮唐那种无可无不可的磊落态度向来敬服,这种时候就更从林淮唐举重若轻的表态上,感到了社会党人那股子强烈到了极点的自信心——他们好像真的相信,救国的唯一道路就在他们的脚下,林淮唐好像真的有百分之二百的把握,他能带着这个国家走上一条最正确的快车道。

唐绍仪咬牙道:“诸君……!此国战也,非比寻常,若中央不信任我,会议结束以后可派警卫对我进行二十四小时的贴身监视。”

林时爽闻言大笑,局中调和说:“我们请少川先生来开会,就是对您有充分的信任……汉郎,你继续讲吧。”

陈更新点点头,喝下茶水润了润嗓子后,继续说道:“戈本号事件对协约国、同盟国今后对待中立国的态度,肯定会有很大影响。德国从戈本号事件中获利巨大,德国政府必然会希望在中国重新复制一次戈本号事件,他们只需要付出一个青岛,至多是再把囤积在青岛的军火和停泊在胶州湾的军舰,全部转交给中国,就能换取中国加入同盟国的莫大好处,我认为以德皇威廉过去表现出来的行事作风,德国人必会接受与我合作!”

林淮唐当然知道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结果是什么,不管德国此时表现出多么有利的形势,也难以改变其最终战败的结果。

即便中国加入同盟国,但以中国的国力,就算红军超常发挥,打出三倍、四倍……以上的战果来,也不可能帮助同盟国赢得大战的胜利,所以林淮唐坚决反对中国和同盟国有太多瓜葛。

他此时甚至是对陈更新战略能力的整个评价,都严重下滑,很不客气的批评说:“荒唐!中国若加入同盟国,不仅是为帝国主义不正义的争霸事业白白流血牺牲,而且很可能毁掉我们来之不易的革命成果。德国国力有限,在远东更是严重缺乏军事投送能力,不管欧战接下来怎么打,中国都不可能加入同盟国一侧阵营。”

陈更新抬起头,直视着林淮唐的双眼。在社会党中,由于林淮唐过去做出的几乎每一次决策,都被历史证明了是最正确的选择,所以在社会党内部,党员们普遍对林淮唐产生迷信心理。

这种迷信心理甚至发展成为了社会党人的一种“懒惰”心理,发展到现在,就算是像林时爽、蔡绮洪或姚雨平这样的中革军委领导人,也只会附和林淮唐的战略决定,亦步亦趋,名为民主集中制,但实际上所有人在林淮唐面前都丧失了自己的想法。

陈更新大胆提道:“我们不能继续等待了!我明白主席的想法……在日军攻克青岛要塞以前,我军先行拿下青岛,或者等待日军攻克青岛以后,我军再对日军进行作战。但前者,我认为极不现实,红军虽然为反干涉战争做了大量准备,但绝对无把握在侧翼日军的威胁下拿下青岛,除非我们对日军不设防、不留预备队,但这岂非是对山东前线十余万革命官兵生命的不负责任?!

后者,日军在青岛伤亡越来越大,增兵规模也越来越大。红军若继续等下去,等到日军在胶东半岛的兵力越来越厚实,那结果就是以现在集结的十几万红军兵力,很可能就无法完成击溃日军的战略目标了。

我认为唯一正确的策略,就是通过外交工作取得德国人的谅解,我军要在短则三天长则七天的时间内,立刻配合德军作战,全线出击,重重打击日军暴露在胶东半岛中部的漫长补给线。

对于协约国,戈本号事件发生以后,只要我国不公开加入同盟国,协约国中除日本以外的国家,反而会对我国态度更为友好!如此才能争取我国不加入同盟阵营,红军只要集中力量打击日军,我不相信英国会主动对我国宣战。”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