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8章(2 / 2)

民国不求生 宇文郡主 4000 字 2022-07-24

然而奥匈帝国的种种考虑,最终都由于帝国内部严重拖后腿的民族问题宣告失败。

没错,赢得了世界大战的奥匈帝国,日子过得一点都不好。

第一百七十二章 黑手党

奥匈帝国是欧战的始源地,斐迪南大公在萨拉热窝所受的那一声枪响,最后化成了淹没整个欧洲大陆的血与火,数以千万计的生灵与之一同送葬,足以称得上是人类历史的空前规模的大葬礼。

近六年的血战以后,奥匈帝国终于在德国的帮助下打赢了世界大战,意大利半岛和巴尔干地区再一次回到了它的影响之下,可是这一大帝国内部的民族问题依旧错综复杂。

在世界大战中,奥匈接受了一次大考,虽然在名义上,其掌握着一支强大的军队,但是他们在实际中表现得有些糟糕。不管是在伊松佐的河谷间,还是在加利西亚广袤的平原上,一场现代战争让这个古旧的大帝国显得有些疲于奔命。

1916年,俄国的布鲁西洛夫攻势差一点就要让奥匈崩溃了,还好德国慷慨地帮助这个可怜的穷亲戚守住了防线。在法国和意大利陆续退出战争后,遍体鳞伤的奥匈帝国发现自己幸存了下来。战争的胜利掩盖了许多问题,皇帝也得以推进曾经搁置的奥匈联邦化进程,如果一切顺利,这个古老的国家或许能够在20世纪复兴。

前提是如果一切顺利。

匈牙利的马扎尔人还是那样桀骜不驯,马扎尔贵族丝毫没有因为奥匈帝国在大战中取得的胜利而变得安分起来,正相反,匈牙利人普遍认为奥匈帝国能够打赢这场大战,正是因为匈牙利民族所做出的巨大贡献和牺牲。

匈牙利的议会把战争期间捷克、克罗地亚等地大肆流行的失败主义和泛斯拉夫民族主义情绪,视为了他们这些斯拉夫小民族对奥匈帝国共同事业的背叛,并且以此为借口,匈牙利人强烈要求扩大匈牙利在奥匈帝国内的地位,他们要求进一步扩大匈牙利人在克罗地亚和斯洛伐克的特权,甚至还要求拆解捷克的行政区,将其主要的工业区并入匈牙利。

但如果帝国政府真的遂了匈牙利人的心愿,那么奥匈帝国的二元体制就会彻底丧失平衡,走向崩溃。最终维也纳政府选择了将克罗地亚——斯拉沃尼亚王国和波斯尼亚帝国直辖省、黑塞哥维纳帝国直辖省,合并为一个平行于匈牙利王国的伊利里亚王国,以此在帝国内对匈牙利人形成制衡。

为了加强伊利里亚王国这个一级行政区的实力,维也纳政府还把黑山的海岸线也划入伊利里亚王国的行政范围内。

按照1867年奥地利和匈牙利为建立二元制君主国所缔结的奥匈妥匈协协定,帝国以莱塔河为界,分成内莱塔尼亚和外莱塔尼亚两部分,各有自己的议会和政府,成立共同的外交、军事和财政部,共同财政按七三分担,十年协商一次。

现在维也纳当局却在1927年的奥匈协商日期到来以前,就单方面把原本属于匈牙利议会管辖的克罗地亚,划入帝国新成立的一级行政区伊利里亚王国内,这就令匈牙利议会震怒不已,新的倒阁风潮接连不断。

从1921年柏林会议结束以后直到1924年,短短几年时间内,奥匈帝国已经更迭了十一个政府,其中寿命最短的一个内阁仅仅维持了十四天时间,就连这届内阁的首相都还没有正式发表就职演说,内阁便宣布倒台。

如此动荡的国内政治局势,才使得奥匈帝国才赢得世界大战的胜利以后,也没发对意大利的内战采取直接的武装干涉,德国人既对意大利不感兴趣,又不愿意继续为奥匈帝国火中取粟,结果奥匈帝国便仅仅只能用很有限的物资援助两西西里的保皇派和北意大利的共和派右翼势力。

意大利的内战因此延绵不断,迟迟没有决出一个最终结果,几年烂仗打的各方都毫无脾气,想墨索里尼这样心高气傲的人物,就是被意大利糜烂如泥沼般的内战给折磨累了,才会选择跑到第三国际来“发光发热”。

里德在1922年曾到都灵和热那亚做过采访,也曾深入过意大利北部的左翼起义军内部,和当地士兵同吃同住,他很早就认识过同行的墨索里尼,只是意大利内战时墨索里尼早已放弃了他新闻记者的工作,成为了一名职业革命家。

旧相识在异国他乡重逢,这种意外之喜确实很令里德感动,墨索里尼则觉得有些尴尬——因为他颇有一些在意大利革命中临阵脱逃的意思,万一里德要写文章批评他这一点,就会破坏墨索里尼正为自己努力塑造的革命明星形象。

不过墨索里尼是担心过度了。

里德将他涌入怀中,欣喜问道:“贝尼托!我们又见面了,我总能在革命风暴最中心和最危险的地方看到你,不愧是您。”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