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1章(2 / 2)

民国不求生 宇文郡主 4000 字 2022-07-24

英国的殖民地从北非纵贯到南非,把整个非洲大陆劈成两半,也就使得德国在西非的喀麦隆殖民地和东非的坦桑尼亚殖民地无法从陆地上直接连接在一起。

虽然由于欧洲各列强之间的势力平衡博弈,英国最终没能建立从地中海向南好望角的大陆桥,但鼎盛时期的大英帝国非洲殖民地包括埃及、苏丹、乌干达、肯尼亚、赞比亚、津巴布韦、博茨瓦纳、南非,距离“2C计划”的完全实现就只差一点。

并且英国还利用其盟友比利时的刚果殖民地和葡萄牙的安哥拉殖民地,一起分割了德国的非洲殖民地,德国的西非殖民地、东非殖民地都形成包围之势。

“如果德国要保护我们在贸易和经济方面的利益,就必须迅速采取行动。”汉堡商会的代表向宰相发言说,“现在是一个最好的机会,德国应该必须迅速占领中部非洲,如果可能,我们应该沿着刚果河深入非洲腹地,控制整个中央非洲地区。”

“公海舰队现在正赶往喀麦隆,如果英国失去对非洲殖民地的控制力,那么帝国就需要承担起白种人的负担,挽救黑暗大陆。”

提尔皮茨微微颔首,如果英国陷入瘫痪,那么非洲殖民地势必成为德国人的囊中之物,他说:“皇帝陛下支持海军的战略,利用英国动乱的时机扩大德国在世界上的威望和海外属地。像今天的德国这样一个伟大的国家,我们所拥有的殖民地未免过于狭小,既配不上德国的国际地位,也难以供给德国工业所需要的原材料和市场,这一切都要求德国海军为德国取得更多阳光下的土地。”

外交部的官员则有更多其他方面的考虑:“不列颠的情况正十分混乱,各方面的消息都表明总罢工已经瘫痪了这个国家,而且我们从很多渠道搜集到的情报都证明了一件事情——法国和中国的匪徒们都在不遗余力的援助英国的叛乱者。”

第一百九十一章 东进

过去鲁登道夫为德国制订的欧洲战略,一大原则就是在外交上彻底孤立法国,为此德国才纵容乃至于是支持了法国的社会主义革命,这样就使红色的法国永远不可能再和白色的英俄两国成为铁杆盟友,德国在欧洲大陆上的中心主宰地位和国防安全也就得到了彻底的保障。

“鲁登道夫将军曾经说过,对德国来说最重要的只有一件事情,那就是在下次战争中避免双线作战。如果我们对英国坐视不管的话,等到英国也堕落为一个被赤匪把持的红色国家时,英法两国就有可能又重新走到一起。”

“鲁登道夫,波兰人的老一套已经落伍了,跟不上德国今天世界霸主的战略需要。”

海军中不少野心勃勃的少壮派军官,都对鲁登道夫的大陆战略不屑一顾,即便是在陆军当中,容克军官们一般也不把拥有一半波兰血统的鲁登道夫当做自己人。

德国军队在大战以后面临着拔剑四顾心茫然的无敌之感,德军在欧洲大陆上想要达成什么目标,就几乎一定能够办成什么目标。

现在这群军人又打算把这种野心,从欧洲大陆进一步扩大到全球范围,至于说英法有可能出现的新同盟,年轻的德国少壮派军官们也不太在乎。

大战已经证明了国力巅峰时期的英国、法国和俄国加在一起,也不是德意志帝国的对手,更何况是今天已经分裂并且深陷各种内忧外患之中几经削弱的英法俄呢?

即便有什么新同盟,也不会是德国主导的中欧霸权的对手。

提尔皮茨作为德国海军的精神领袖,他的战略思想当然不会像这些年轻人一样莽撞、短视,可是英国庞大的海外领地实在令人眼红。德国海军为了打造出今天这支全世界最大规模也是最新锐的公海舰队,已经投入了无数资源,当年公海舰队的力量弱于英国皇家海军的“大舰队”时,提尔皮茨还能够忍受德国海军“存在舰队”的地位,可今天双方海军经过这一轮造舰竞赛,实力强弱已经翻转,提尔皮茨自己的内心深处也按捺不住不一股冲动——

一定要试试公海舰队这把利刃的锋芒,究竟如何。

海军的另一位重要人物冯施佩伯爵此时还在海外出任苏伊士总督的要职,不过他的副手,大战期间的海军战争英雄,还为中国红海军当过几年海军顾问的原埃姆登号轻巡洋舰副舰长赫尔穆特·冯·穆克将军,则提出了他的见解:

“……不管英国革命朝着什么方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