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3章(2 / 2)

民国不求生 宇文郡主 4000 字 2022-07-24

冯白驹亲自指挥部队占领了诗巫,过后英军展开反攻,他们派出飞机进行轰炸,又用机关枪扫射。然而英国人很明显是低估了婆罗洲红军现在的实力,只派了几个连队就贸然进行反击,一名少校乘坐汽车率先进入,增援部队跟在他后面,第一师便在诗巫附近部署伏击,很容易便易将英军部队歼灭。

阵地暴露以后,英国人又尝试派出飞机进行轰炸,可是效果并不明显,红军里也装备有不少从荷兰控制区走私来的中国产防空机枪。粮食问题则靠原住民的支援解决,红军官兵多是吃木薯粉,但总体而言由于集中的部队过于庞大,粮食还是十分紧张,特别是在返回沙捞越地区以后,由于英军的封锁,第一师的状况其实相当苦。

来自城市地区华人社会团体和各类地下组织的援助,也在此之后如约而至到达,这大大减轻了第一师的负担,使得冯白驹有信心对古晋、文莱进行超过十五天以上的长期作战行动。

而英军的反应,除了紧急向新加坡方面呼叫增援以外,就是大大加强了空军飞机出击轰炸的密度,在婆罗洲红军解放古晋和文莱前的最后一段时间内,他们几乎每天都要遭受十轮以上的轰炸。

在这样高强度的空军轰炸下,英军飞机不免出现种种意外,除了有十几架飞机被婆罗洲红军第一师使用中国援助的防空机枪击落意外,还有六架飞机由于种种意外,被迫迫降在了红军控制区内,飞行员也被红军俘虏,其中还有三架飞机保存完好,尚能使用,今后还会成为婆罗洲空军部队的种子。

古晋是沙捞越的首府,市内新旧建筑交替,河渠纵横,近河口处建有本丁港,沿河两岸的高脚长屋是马来人的聚居区,再往外就是华人的生活区。古晋的华人以客家人居多,他们大多来自福建、潮汕和海南岛地区,其中许多人都和中国革命早期的社会党人存在密切联系,毕竟中国社会党最早就是兴起于潮汕地区。

在中国确定对南洋输出革命的战略方针以后,马来亚半岛、爪哇和暹罗等地的华人侨民,都有计划的向北婆罗洲地区移居。到1925年时,古晋、文莱两座城市中,华人均占到了城市人口的百分之五十以上,这些华人都是婆罗洲红军最坚定的支持者,在他们的帮助下,大量地下组织遍地开花,也使冯白驹可以随时掌握城市内的情况和英军的一切动向。

另外一部分游击队队员则从荷兰一边的边境进入英属控制区,部队早晨出发后,尽是在大山里转,翻过了好几座山。中午时吃的是饭团。下午下起雨来,道路泥泞,吃过晚饭以后天就黑了,游击队只得在树林中露宿。一片荒山野岭,没有人家,直到当地和解放同盟有联系的土著居民送来许多木薯和衣物,才使游击队渡过难关。

这部分游击队与冯白驹的第一师汇合以后,即开始进攻古晋郊区的实巫友煤矿。当地煤矿守敌不过140余人,冯白驹派出的一个团战士在游击队和当地地下组织的引导下遂定于当夜发动攻击。不料前进部队在途中受到了英军炮火的拦截,不得不隐蔽起来等待天色完全黑下来再接近攻击地点。到了天黑行动,经过一条小河时,炮火阻塞道路,耽搁了时间。

等到步兵团主力通过了阻塞区,带路的尖兵却迷了路,直到第二天凌晨3时多才进入攻击阵地,红军得不一进阵地即投入战斗,体力受到很大的消耗。

没有想到,实巫友煤矿守军顽强抵抗。外围阵地被婆罗洲红军突破后,本来就为数不多的守军退入矿区一幢三层小楼房死战。婆军攻击部队一度占领了这座楼房的底层和第二层,守军退到顶层,以手榴弹顶住了婆军战士的进攻。

冯白驹获讯以后,才命令战士们运上炸药爆破,但没有炸塌楼房,退守房顶的守军一个反击反倒把攻进了底层和二层的婆军杀伤了不少,并将红军官兵赶出楼房。

天亮以后,英军的轰炸机飞来,又把楼房四周炸成一片火海,阻抑了红军的攻势。到中午,英军一个营赶来,在一辆坦克的支援下救出了煤矿里的守军。

此外,英军江河舰队的炮火也对婆军产生严重威胁,夜色里实巫友争夺战一度胶着,将近天亮,冯白驹又亲自指挥调上预备队,并向实巫友煤矿附近的城镇区增派一个营援军。但是这个营进攻中走进了英军江河舰队的预设射击阵地,在炮火中遭受了很大的伤亡。由于这个损失,婆罗洲红军不得不在天明后撤出战斗。

这一战的结果不得不让冯白驹紧张起来,第一师和游击队、地下组织武装共出动了五千人左右的力量,近五百名战士受伤,一百多人牺牲,其中还有一名营长,敌我双方的损失比例也在一比一左右,这证明驻扎在婆罗洲城市地区的英军正规部队依旧是北婆罗洲解放同盟的强敌,不是那么容易就能轻易打败的敌人。

婆打不下去了,只能撤出战场;英军兵力不足,不敢追击,实巫友战役就这样草草结束,冯白驹原定的古晋攻坚作战计划也只能先行推迟。

冯白驹没有气馁,他感到古晋河流密布,继续强攻不利于婆罗洲红军,便把目标转换向文莱。文莱的华人人口比古晋更多,而且文莱有大量原油油田,工业相对发达,暗中接受北婆罗洲解放同盟领导的地下组织人数也更多,各方面的攻坚条件都比古晋更好,于是第一师立刻调转矛头,自实巫友东撤,进入砂劳越南部美拉牙一带的湖泊地区后,迅速向文莱挺进。

英国人也没有坐以待毙,在实巫友的战斗中英国人已经发现婆军装备了一部分75毫米口径的野战炮,所以他们紧急通过海路向文莱增援了一个工兵营,用于构筑坚固的野战工事。根据欧战的经验,英军针对婆罗洲红军的重武器火力,相应的防御工事必须敷设两层15厘米以上的原木,原木上面是夯实的接近两米的土层,工事顶部还必须有将近两米厚的沙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