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9章(2 / 2)

民国不求生 宇文郡主 4000 字 2022-07-24

第二十三章 一万架飞机

中国在近年的三个五年计划中,都大量使用工程兵兵团参加国内的大型工程项目,所以这些工程兵部队都拥有在多种环境下进行复杂工程的丰富经验,确实比不列颠联盟的共和军工程兵效率更高一些。

大陆红军的工兵部队也大量吸收华工参加,工程兵的军官方面,还有不少地质工程师的岗位,也是由李四光和克兰兹将军带来的顾问团来负责培训。

十多个坑道连和数量更多的工程兵部队已经在麦克阿瑟军队的脚下,埋设好了以几十万磅来计算的天量炸药,随着天空放晴,从金伍德机场以及前线野战机场起飞的大片大陆红军战斗机机群现在也很快起飞。

漫无边际的铁鸟在隆隆的航发声和螺旋桨转动的声音里,组成一道密不透风的云幕,大陆红军使用的战斗机大多数也都是P-36的改进型号,依托五大湖地区强大的工业制造基础,联合工团政权哪怕是在更接近于麦克阿瑟军政府统治核心区的东线战场,也能集结起超过敌人数量的战斗机机群。

里德一手遮挡在眉骨前,抬头远望——为了确保这次的爆破行动顺利,阿巴拉契亚集团军直接一次性出动了三百多架战斗机来争夺战场上空的制空权,同时,这也是为了吸引叛军的注意力,使敌人不至于发现他们脚下即将产生的一场大自然级别的剧变。

一位跟在里德总统、巴特勒元帅以及李四光、克兰兹将军等人身边的陆航负责人,向总统一行人介绍说:“芝加哥、匹兹堡、克利夫兰的飞机制造厂、航空发动机企业还有民用的农药机工厂、教练机工厂,完成战争动员的转产以后,我们希望在明年能够突破一年生产出一万架军用飞机的年产量。”

在内战爆发之前,美国全国每年向联邦军队——包括陆军和海军的航空兵,一年只能交付五六百架军用飞机,全美全国的整个飞机工业雇员总数才只有两万多人,在劳动力数量上甚至还排在针织袜业之后。

所以美军在菲律宾的航空兵力量才会如此孱弱,面对中国解放菲律宾的红空军打击,可以说是毫无还手之力,几乎是眨眼间便全军覆没

但那是战前的情况。

如果从飞机工业诞生的时间算起,内战爆发前美国的飞机制造业并不算老成,对美国各大民用飞机的制造公司来说,他们刚刚凭借可怜的订单撑过了最为凄惨的萧条时代,限制他们产量的并非是美国的飞机制造业工业产能不足,而是需求不够。

所以当内战爆发以后,不管是东海岸的军政府,南方的联盟国,五大湖的红军,还是西海岸两个较小的政权,都一下爆发出了巨大的飞机需求量。

政府订单一下子铺天盖地纷至沓来,南方联盟国休伊朗最重要的支持者福特率先提出动员一批从未从事过航空生产的企业加入飞机工业,福特自己的柳林工厂利用模板化的流水线生产方式,使南军的航空兵在内战初期一度拥有了非常巨大的数量优势,以至于就连工业实力雄厚的大陆红军,都几乎在南线战场丧失了主要的制空权。

不过联合工团、军政府、太平洋政府和西雅图公社都很快跟进,并且联合工团很快就开始发挥出自己最大的优势——工业巨人的力量开始发挥作用了。

里德的麾下拥有全美最多的熟练工人,生产设施和工装设备也最为完善,用诺曼托马斯的话来说:“联合工团的飞机工业被唤醒了,过去它们只生产几十架飞机,现在要生产上千架,并且很快就要生产上万架飞机。”

底特律飞行器公司在萧条时代收购了加州的洛克西德飞行器公司以后,就成为了全美规模最大、生产设施也是最为完备的一家飞行器制造公司。里德在芝加哥建立联合工团政府以后,第一天就颁布了将底特律飞行器公司和洛克希德公司全部进行强制国有化的总统令。

国营化以后的洛克希德公司,也是经过了半年左右的经营转型期困难,由于大批管理岗位和技术岗位的重要人员逃离联合工团的控制区,所以里德不得不要求国营的洛克希德公司从一线车间和流水线的技术工人里面提拔管理者和工程师。

这给初期的飞机转轨生产造成了很大麻烦,工人们可能熟悉具体生产的很多环节,但肯定对如何管理一个巨型企业十分陌生,早期不可避免造成了很多资源上的浪费,甚至是产生不少安全隐患。

但在经过了最早的转型期以后,随着工人们开始适应新的岗位,由一线技术工人大量参与生产管理的国营洛克希德公司,也开始爆发出一种战前它所不具备的灵活、融合制造能力。

新的国营飞机厂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具有很强的应变能力,并在此方面发挥了很高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过去专注于民用飞机生产的企业,在战时生产中面临的另一个问题是设计变更。一款军用飞机的改进完善,会一直持续到这款飞机退役。在漫长的制造过程中,飞机的设计会不断变更。在和平时期,制造企业还可以慢条斯理地处理变更,但战争时期,设计变更就为满负荷生产的企业提出了全新挑战。

设计变更的原因五花八门,有些是原始设计中遗留的缺陷,有些则是使用和测试中提出的改善需求,还有一些则是战场形势的变化产生的修改意见。随着越来越多的飞机投入前线,越来越多的飞行员驾驶它们参战,各种各样的抱怨和建议纷至沓来,设计人员必须对原始设计进行改动。

有些设计变更很容易对付,但另一些属于重大设计变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