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3章(2 / 2)

民国不求生 宇文郡主 4000 字 2022-07-24

墨索里尼指着阁楼上悬挂的一副欧洲地图,目光扫视了东南欧方向一圈,最后落在了塞尔维亚的位置上——更具体一些来说,是塞尔维亚的首都贝尔格莱德。

“第三国际已经通过线人掌握了非常确切的一条战略情报,就在这里,贝尔格莱德,现在塞尔维亚、罗马尼亚、希腊三个国家的代表团,正在贝尔格莱德进行一场极为重要的秘密谈判。更明确一些的公开消息,也许十天半个月以后就会完全公布,这三个国家将结成一个针对保加利亚的军事同盟。”

墨索里尼这话一说出口,葛兰西的表情立马就变得不一样了,塞尔维亚、罗马尼亚和希腊都是在上一场世界大战中参加了协约国的倒霉蛋,塞尔维亚战败后被迫将马其顿割让给保加利亚,希腊被迫将希属马其顿和萨洛尼卡割让给保加利亚,罗马尼亚也被迫将整个多布罗加割让给保加利亚并把喀尔巴阡山脉的通道让给匈牙利。

可以说一场欧战下来,巴尔干的局势完全改变,保加利亚成为最大赢家,一跃成为巴尔干地区的顶级强国,但是塞尔维亚、希腊和罗马尼亚三国被严重削弱的同时,同盟国也给这三个国家内部种下了极端敌视保加利亚和中央同盟的仇恨种子。

葛兰西完全相信塞尔维亚、希腊、罗马尼亚三小国结盟包围保加利亚的可能性,然而保加利亚的背后就是中央同盟,就是德国和奥匈帝国,就凭塞希罗三个小国难道能够打破德国制订的欧洲新秩序吗?

光是塞尔维亚人他们胆敢这样想象,就已经是匪夷所思的大逆不道。

墨索里尼冷哼一声说:“就像你说的那样,比利时和阿尔萨斯去年以来就进入了史无前例的军事对峙,德国人自顾不暇,根本腾不出手来。奥匈帝国则被内部分裂严重削弱了,对巴尔干三小国来说,再没有比这更好的历史机遇,他们如不有所行动,就一定会被钉在民族历史的耻辱柱上——就像您和陶里亚蒂同志险些变成的那样。”

墨索里尼长期在第三国际工作,通过第三国际的情报网络,他可以掌握陶里亚蒂和葛兰西都不清楚的许多国外情报:

“第四次巴尔干战争已经箭在弦上,安东尼奥同志,您应该看得清楚吧?贝尔格莱德条约公布的那一天,很可能就是塞希罗三个小国对保加利亚发动复仇战争的那一天,而奥匈帝国的态度将变得至关重要,如果奥匈帝国把自己置身事外,中央同盟建立的欧洲新秩序就会顷刻垮台,假使奥匈帝国出兵干预,去保护保加利亚的话,他们就没有足够力量再到波河河谷来保护威尼斯伪政权了。”

墨索里尼脸上又浮现出笑容:“陶里亚蒂同志在巴黎也会了解到这些事情,您现在还认为战争不是迫在眉睫的问题了吗?事实上,乐观来看,欧洲的全面战争可能会在一年或一年半的时间内便全线爆发,从大西洋海岸直到乌拉尔山麓的尽头……这肯定会是一场比上次大战更大规模,也更为血腥和惨烈的战争。”

巴尔干半岛在历史上一贯都是欧洲的火药桶,一而再再而三的点燃欧陆战火,葛兰西也不会奇怪巴尔干有可能再度引爆一场世界大战的可能性。

“巴尔干的那些山民,他们的胆大包天有时候真让人没法想象。”

“从上一次战争结束,到今天,也差不多过去二十年时间了。”墨索里尼说,“二十年!足够全欧洲舔舐伤口,也足够意大利人做好休整,准备我们的第二次千人远征运动。”

葛兰西苦笑:“可是我们的战争准备严重不足,尤其是燃料问题,我们军队的石油几乎全部要从国外进口黑色金属、有色金属和稀有金属工业的发展,在这十年来虽然非常迅猛,可是由于矿石原料不足,我们目前仅能生产不足一百万吨的生铁和二百万吨的钢铁,很难应付长期的世界大战。”

陶里亚蒂、葛兰西时期的北意,工业化发展很快,红色北意利用阿尔卑斯山脉的地形,与法国合作,修建了大量水电站来改变燃料的困难状况,三十年代以来,红色北意的发电量增加了将近一倍之多,达到200亿千瓦每小时,但在许多工业部门,特别是在冶金部门,电力还是不能代替煤。

红色北意的煤产量仅有区区二百多万吨,每年的工业消费量却超过一千二百万吨,自产煤炭仅能满足北意总需求的零头而已。

其他方面的工业原材料,诸如橡胶、铜、锡、镍和其他有色金属,北意也都十分缺乏,需要依赖从外国进口。

农业方面,北意经过了土地改革以后,粮食产量有所增长,去年谷物的收获量突破了八百万吨,还算可以,然而牛、猪等牲口的存栏量,还有棉花的产量,就又都远远达不到自给自足的标准。

军队方面的情况就更加糟糕了,陶里亚蒂和葛兰西时期北意确实不是特别重视军备发展,北意在十年的高速工业化以后,虽然拥有了相对发达的机器制造业,然而制造业的实力却没有如实转化到军队的军备水平上。

直到去年为止,北意军队的武器相对欧洲甚至是亚洲许多国家都还是很落后的,全国的重炮生产能力不超过每月一百门,而且完全不具备中型和重型坦克的生产能力,只是从英国和法国引进了几条轻型坦克的生产线。

第四十四章 第三国际的大战略

空军的状况最好,不过也是相对而言,北意空军总共拥有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