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六章 口外风光(2 / 2)

民国不求生 宇文郡主 2590 字 2020-12-26

续桐溪和弓富魁对视一眼,举起马鞭遥指北方:“那就打吧!君汉先生给了我们这样一个机会,把我们这群没有本事和头脑的人,从山西勾心斗角的内耗里解放出来。我只想快些打仗,趁我手脚还灵活的时候,多为这个老大国家做几分贡献,北京的事情太复杂,我们不懂,但我们懂得君汉先生是为国家着想的,边防军人不怕牺牲,只怕牺牲的于国家无益。”

续桐溪的声音里带着一丝悲壮,但当他的眼睛扫过草原骑兵集团那些精壮强悍的战士们时,马上又浮现出一层强烈的自信心。

他们都知道大总统袁世凯和经略使林淮唐并不对付,北洋政府和社会党据说在关内斗得很厉害,这段时间以来原本驻扎在绥远的其他北洋军部队,除了吴佩孚和冯玉祥各一个营坚持留了下来以外,其他部队都被那个所谓的蒙疆经略副使曹锟陆陆续续撤回关内,续桐溪就知道同志们是没办法指望中央援助的。

可大家并不气馁,走吧,北洋军都走才好呢!草原骑兵并不惧怕库伦那群马匪,大家只怕北洋“袍泽”来拖后腿,这场民国开国以来最光荣的边防功勋,就要让草原骑兵集团独享才好呢!

漠北苦寒之地,却比被袁世凯统治的关内,空气更为畅快。

战士们都在往前进发,自打《内蒙古善后章程》公布以后,绥远的局势就逐渐走向稳定,这之后经略使公署又陆续发表了《热察绥特区借贷利益临时规定》和《热察绥特区借贷纠纷解决办法》等规章法令,在内蒙古地区严格限制了高利贷的利息上限和借贷范围。

对于不少晋商的那些陈年借贷纠纷,公署则在上一波对山西高利贷商人的舆论打击以后,又公开捧了好几个主动表示将蒙古牧民所欠债务自动勾销的“爱国商人”典范。

剩下一些死硬晋商,经略使公署只能表示口外地区的贷款纠纷问题构成复杂,必须要相关的债务、债权各方代表全部在限定的十五天时间内到公署参加解决会议,才能设法加以解决。

但公署要求除了债权人以外,债务人、担保人也必须来参加会议才算符合规定,这样的高门槛和极其严格的时间限制,实际上等同于直接宣布晋商手里的债权全部作废。

这样的决定当然立刻引发轩然大波,晋商们可不是平头小民,怎么可能白白吃这么大的亏?虽然他们当初在蒙古凭借清朝皇商的垄断地位高买低卖,早已剪了蒙古人两百年的羊毛,可现在林淮唐要求将这笔债务一笔勾销,还是惹怒了绝大多数的晋商群体。

很快,除了山西大量报纸开始攻击林淮唐在绥远“玩寇自重”外,又有许多晋商组织各色请愿团到北京控告林淮唐。

更重要的,按政保局山西站的调查情况来看,还有不少晋商正在向北洋政府疏通贿赂,希望罢免林淮唐的蒙疆经略使一职。

只不过对于老袁来说,让林淮唐在绥远待着,可远比让林淮唐在北京待着更省心。

如遇断更,未更新,可到新站www.yumitxt.com(玉米小说网)查看最新内容。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