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一章,从60熊到50雄(1 / 2)

吉林,辑安。

两天前,38军114师的大军就是从这里跨过鸭绿江。现在,江边又来了一支队伍,在鸭绿江西侧集结,准备入朝。

“今晚就要过江吗?这才10月25号!你们的时间太紧了!真的太紧了!”通信部部长王征摇头叹息。

“这是志司的命令,今晚必须过江,然后我们马上要一夜强行军,天亮之前就要运动到江界。”

50军后勤部长刘耀东和王征完成了装备的交接,最近36小时他就没歇下来过,不但没睡觉,饭都顾不上吃。

“对讲机,对讲机没给你们配哇!”王征举着手里的D-1,“10月10号我从南京带了三千台对讲机过来,给入朝的四个军配齐,就差不多用光了,现在手里就剩一百来台零头。我算好了的,一个军应该配备690台对讲机……但没想到你们第二批入朝参战走得这么急,我要求南京补运的1500台对讲机还在火车上,三天以后才到。通信器材不足,你们打起仗来不够舒服的。”

刘耀东笑笑,拍了拍王征的肩膀,“没事的王部长,你给我们配发了110台,各师侦察营装备上这个,那就比以前好多了。至于还缺的部分,我们不是还有美制步话机嘛,虽然笨重了一点,但也凑合着能用是不是。”

“老刘,暂时先委屈几天,”王征说,“那1500台步话机到货之后,立刻就给你们运600台到前线去。步话机不是大炮,送到朝鲜境内也不算太麻烦……”

50军,原长春起义的果军60军。建国之后,50军没有剿匪任务,奉命在河北河南修水利和屯垦、老兵精简复原回乡,5万多人的军只剩下3.3万人。1950年9月,考虑到东北越来越紧张,中央一纸调令将50军调到了东北。10月4日苏联决定援助我国3个炮兵师,军委最初是打算让50军改编成3个炮兵师接收苏械的,但入朝之后发现13兵团4个军不够用,于是刚调到东北担当预备队的50军和66军接到命令:马上入朝参战。

在决定改编为炮兵师时,50军所有的步枪机枪迫击炮都上交了。这样也好,直接发半自动步枪和轻机枪下去,就不用收旧步枪上交了。

鸭绿江西侧,要先过江的50军148师已经来到了桥边集结。就在等待的这段时间,战士们还在“哗啦、哗啦”地熟悉手中新发下来的50式半自动步枪。

“哎,这枪比三八大盖轻不少呢”

“这轻机枪才是真的轻呢,你掂掂,我真没见过这么轻巧的机关枪。”

“刺刀……谁告诉我刺刀怎么打开?是按这儿吗?然后呢?”

“这是半自动步枪吗?只要不断扣扳机就可以不断打出子弹吗?连长,咱们连能找个地方打两枪试试吗?”

……

50军是36小时前才全面下发新枪的,到现在为止,全师还没进行过实弹射击训练。前天下午,东北边防军后勤部门一大溜卡车直接开进军营,每名战士都晕晕乎乎接下一个大包裹,打开一看有保暖衣、棉服、靴子、帽子、手套一应俱全,还有一个背囊和7块小砖头,看说明书是压缩干粮。第二天清晨,战士们空手空包步行向辑安行军,后勤部的卡车在路边早就设站等着了,干部战士空手走进装备站,从那头出来的时候,手里要么一支枪,要么一支火箭筒,要么六筒火箭弹。每个排发两本步枪使用手册和一本机枪使用手册,火箭筒手也能领一本火箭筒使用手册。

至于训练,抱歉,没时间训练啦,赶紧走吧。

虽然换装得很仓促,但148师官兵的兴致都很高。全新的军服,烤蓝发亮的崭新步枪背在身上,感觉自己的部队一下子就升格成解放军的一等主力了。从傍晚到入夜,疾步行军的148师在各团政委的带领下,唱起了解放军军歌,接着又开始唱老滇军的军歌:

我们来自云南起义伟大的地方,

走过了丛山峻岭,

开到抗敌的战场。

弟兄们,用血肉争取民族的解放,

发扬我们护国靖国的荣光。

不能让敌人横行在我们的国土,

不能任敌机在我们的天空翱翔。

云南是六十军的故乡!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