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三章,先全歼一个团再说(2 / 2)

美骑5团2营营的车队在公路暂停,看着这队韩国士兵通过,营长在努力辨认他们当中哪个军官军衔最高,他好从他口中问一些前线的情报。

“哇啦啦啦!哇!”——营长听不懂这些士兵在说什么,但这群人好像都挺激动的。接着,一个黑点从士兵手中抛出,钻进了他的吉普车!

在最近两天的作战中,343团俘虏了一大批南朝鲜士兵,缴获了不少军服。看着这些衣服和帽子,2营3连连长就有个强烈的愿望,假扮南朝鲜军队坑美军一回。清晨,343团发现美军在龙头洞前,以营为单位停下整队,大概是想派侦察部队侦查此地是否安全再通过,2营的一个加强连就全穿上南朝鲜军装,装作队形涣散的样子,朝公路上停车的那支美军部队走过去。

……

10分钟之后,附近的美军开着坦克向美骑5团2营靠过来的时候,343团的加强连已扬长而去,留下几十具美军尸体、一百多哀嚎的伤兵、一公路的汽车残骸。在撤走之前,加强连还把美骑5团2营的迫击炮全炸掉了。

11月2日的朝鲜北部,“每一寸草皮都在爆发着激烈的战斗”。在云山,美骑一师8团只剩团部和半个营的步兵,以据点和坦克作为火力支撑固守待援;在云山以东几十公里,120师和119师的一个团向宁川的南朝鲜军发起攻击;在泰川、龟城,66军设立了多处阻击线,阻止和牵制马上就进入这里的美军第24步兵师;50军148师前几天在古场战斗中,打了个酱油,现在149师和150师进军新义州,然后准备进攻大馆洞地区。

在清川江,四野的头号主力38军正在攻击南朝鲜第7师和第8师设下的阻击阵地。

志愿军的连续突击,使得美军第一次见识到了中国军队的战斗力。

同一天,北京,十三陵。

唐华其实并不想在皇帝们的坟头放炮仗。但放眼北京,居民较少、远离市区和机场、又有比较方便的交通,可以建立战术导弹试验场的地方,大概暂时能想到的就只有十三陵了。

其实导弹试验并不是在陵区里,而是在十三陵旁边一点。

一队汽车来到了刚刚落成的导弹试验场。

“各位,这就是我们今天要试验的防空导弹。你们在过去的两个月研制出来的东西,现在是导弹系统中的一个关键部件。”

唐华特地用了一辆大卡车,把北京计算机所和通信电子所负责导弹计算机研制的小组拉了出来。这段时间他们确实累得够呛,除了安排后勤让他们吃好喝好,最好的激励,其实还是让他们看到自己亲手做的东西有多厉害。

“电影组,是否就位?”唐华拿着对讲机,亲自协调现场各小组的准备工作。

“三部电影机已经就位,拍摄人员就位!”

这是从北京电影制片厂借来的三部电影机和三个摄影师,他们负责在发射命令下达之后全程摄像,如果导弹的第一次试射出了些毛病,还可以看录像发现问题所在。

“靶组是否就位?”

“器材和人员就绪!”

“释放靶标。”

三四公里远的一座山头,刚才爬上山的2名工作人员释放绳子,一个巨大的氢气球慢慢上升。这氢气球直径超过2米,外表覆上了锡片或锡膜,在冬日太阳的照耀下闪闪发光。当升到距地约300米时,绳子的长度到了极限,工作人员将气球固定好,然后稍微下坡走了十几米,躲进此前挖好的两个猫耳洞藏起来。

“这就是防空导弹的发射车。”唐华带着计算机所的研究小组,先参观今天要试验的武器。“导弹是由大连生产的,最大射程8.5公里,最大射高4500米。发射车是从苏联进口载重卡车之后,由北京汽车修理厂改造导弹发射架和回旋俯仰机构。”

“防空导弹系统除了发射车,还有雷达、火控指挥车……指挥车的火控计算机也是你们组装上去的,你们也参与了改造工作对吧。”

研究小组成员纷纷点头,但他们的目光还是没能从导弹发射车上移开。现在,发射车上挂装的可不是木质模型了,而是红旗-1防空导弹的自导弹第一批次样弹。

唐华看过手册数据,红旗-1一枚导弹重达180公斤。

这个重量可能苏联人会觉得轻得不可思议,但唐华知道,那个法国的“响尾蛇”弹重只有85公斤,这还是同时在响尾蛇系统的导弹上安装了两种制导系统……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