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五章,沈飞和沈弹(2 / 2)

科长拧着眉头苦笑几声:“首长同志,您是第一次来东北,现在11月初,再过半个月,天气还要冷一截,到了朝鲜,还得再冷十几度。”

把军长和参谋长劝走,20军的全体兵员也一齐下车安顿。

“裤子,外套,行,穿上合适。”在20军的临时营地,第58师第172团3连屋子里乱七八糟,到处是换下来的三野军服和未穿上的新冬装。

“这东北的大棉衣就是暖和,”杨根思捏捏袖子,再捏捏裤子,“蓬松得很。”

旁边的战士穿上了衣裤,又把靴子套上脚,“连长,这靴子,有点重。”

“那当然,你以为是步胶鞋那。看这鞋帮有多高,一看就轻不了。”杨根思再摸换装的包袱,又找到一个东西,“这是什么?一副眼镜?”

……

11月4日,中午。

“真是紧张的一天,好在完成了。”边防军后勤部长擦擦额头的汗。从11月1号开始,每隔12小时有9兵团的一个军进入沈阳,每个军都要在36小时内完成从被服到轻武器的换装,整个沈阳城南都成了9兵团的宿营和换装场所。今天中午,27军也换装完毕,送到车站,马上就要出发。

“李部长,辛苦辛苦。”宋世伦这一天也没合眼,他随20军第一个抵达沈阳,和27军一起上车走,60个小时也是连轴转,“现在的问题就是,武器换装就立刻进入朝鲜,我怕战士们来不及熟悉武器操作呀。”

“之前入朝参战的部队,有的提前训练了一个多月,也有的军拿到武器第二天就入朝参战的,”李部长说,“这两天这些仓促入朝的部队也参战了,部队反映也还可以,都能正常使用。不都是枪嘛,不都是三点一线扣扳机嘛。至于拆修维护这些工作,在行军的时间里慢慢熟悉就可以。”

宋世伦也只能点点头,现在也只能发牢骚而已,总不能要求再把我们的三八大盖还回来吧。“步枪机枪是没问题的,就是……那个,打坦克的东西,叫什么来着,有点复杂。”

“哦,那个叫反坦克火箭筒,红箭-1,不过战士们现在都叫它四零火。”李部长说,“那玩意儿,也很简单,真的简单。上个月,我自己拿起一具40火,对着说明书鼓捣鼓捣,就会用了……”

开往集安的闷罐子车,满满坐着27军的干部战士。现在是下午,两小时后抵达边境,9兵团就要徒步进入朝鲜境内。按计划,入朝之后要连续行军,直到凌晨才得宿营,所以此时战士们应该在火车上补个觉,这样晚上才能连轴转走夜路。但战士们显然兴奋得根本躺不下去,手中的半自动步枪和轻机枪到他们手上一天多,新鲜劲还没过。

“咔嚓”“哗啦,哗啦”

有试着拉枪栓和压子弹的,有熟悉瞄准具的,有的高手开始试着学习不完全分解武器和擦枪。轻机枪手则在耐心地学习怎么装拆弹链。

“划拉——”

“哎哟”,一名战士大叫起来。

“都注意点!都注意点!”连长看不下去了,把所有人动作叫停,“在火车上,可以熟悉武器,但不许把刺刀翻开来!就这点大的地方,人又这么多,你枪一甩一甩,割着人了你怎么办!”

……

“刘司令员,现在大连建新公司为朝鲜前线生产弹药,任务很重,所以导弹武器的生产打算在沈阳开辟一个新厂,需要把空军第三十八厂整合进来。”唐华第二天就去找刘业楼了。

“嗯嗯,你那个规划里面的三型导弹的生产厂是吧,”刘业楼还没忘记那个新概念武器的规划报告。“现在就办。是用三十八厂的厂区,还是奉天兵工厂的厂区?”

“在三十八厂吧。正名沈阳战术导弹生产联合体,对外可以用三十八厂第一分厂的名字。奉天兵工厂的部分设备和技术人才,让刘鼐调过来,加入到三十八厂里。”

“第一型导弹什么时候要?是什么导弹?”

“防空导弹,打飞机的。”

刘业楼翻翻白眼,不知道该说什么好。

唐华呵呵一笑,“刘司令员,这个防空导弹我的意见是,以后中远程防空导弹和空军高炮部队一样,隶属于空军,伴随野战部队前进的近程低空防空导弹隶属于陆军。你们不吃亏的啦。”

“我知道,我知道,”刘司令员说,“你的重型反舰导弹、轻型反舰导弹也抓紧时间吧……”

唐华:“说到这个反舰导弹,刘司令员,咱们的图-4什么时候移交?”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