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野战炮兵计算机(1 / 2)

唐华的吉普车又一次开进军委大院,这一次不是去总参,而是在另一栋楼前停下。

司机和秘书一起使劲把一个大铁箱子从车上抬下来,下车的唐华则上下打量这栋既不高外表也平平无奇的楼。

这里是解放军炮兵司令部。1950年8月才成立的。

炮兵司令部的组建,意味着炮兵成为解放军陆军的一个兵种。到后来它成了“第一炮兵”,而“第二炮兵”就不是兵种了,而是与海陆空并列的第四个军种。

50年8月炮兵司令部成立的时候,全军一共就4个炮兵师,其中3个还马上被派到朝鲜参战,此外就是几十个老破小火炮的炮兵团。现在短短几个月过去,在苏联的帮助下,已组建和正在筹建的炮兵师数量已突破两位数,估计再过不久,就要超越日军全盛时期的重炮兵规模了。

“苏参谋长你好。”

“唐部长,你好啊。”炮兵司令部参谋长苏进在门口迎接唐华。虽然唐华现在做的东西有一多半是秘密项目,但在军内尤其是军委总部里头,唐华“科学大王”的名头已经传开了。“唐部长,陈司令员已经从四川回来了,一会儿他也要来看这个野战炮兵计算机的演示。”

“是吗,那可太好了。”唐华回道,“陈司令员也来看计算机演示,那我们得好好表现,可不能掉链子。对了,冯科长前天就回吉林了,说是那边炮兵训练的事情太多,他得赶回部队,所以不能一起来找你了。”

“这样啊。小冯是我在四野炮纵时候的营长……他既然这么忙,那就以后有机会再见面吧。”

炮兵计算机的研制,得拉个熟悉炮兵业务的干部来做顾问,唐华在长春下车之后,就去东北炮兵训练基地拉了个人回北京。

现在的炮兵司令部是领导全军炮兵部队的业务部门,同时又是炮兵直属部队、院校和科研试验、后勤保障单位的领导机关,负责归口管理全军的炮兵业务。10月底,唐华就和苏进搭上了线。东野炮纵司令员出身的苏进,对大口径远程炮比其他几个野战军都要熟悉得多,听了唐华画的野战炮兵计算机的‘饼’立刻就来了兴趣。当时司令员陈锡连还在重庆市委、川东军区司令员的职位脱不开身,就由苏进拍板同意搞这个计算机。

现在是1月初,所以这个炮兵计算机的研制周期也就两个多月吧……和T50、T51相比,炮兵计算机不算太复杂,况且还有FADAC这个现成的参考品。

“这就是PJX-1炮兵计算机,是一种小型晶体管数字式计算机。”在参谋部准备的房间,唐华指着这个大铁箱子对苏进和陈司令员介绍计算机的情况。“全重是……八十五公斤,是有点沉。但是上次苏参谋长跟我说了,炮兵用的计算机要有一定的防护能力,所以这个计算机的外壳是钢板做的,能防子弹和炮弹破片。内部的晶体管和电路也做了防震设计。使用的电源可以直接使用交流电,耗电量大约是1千瓦。一般来说,最好把这个计算机装在吉普车上,这样不用费力去搬动它,吉普车上的发电机也能顺便给它供电。如果没有摩托化车辆,用驮马运输携带,那么除了计算之外,还要再驮一台小型发电机。”

陈锡连司令员走过来,好奇地打量着这个放在桌案上的大铁箱子。唐华走过来,扭动铁箱子的卡扣,然后用力往上掀开了铁箱子的半个面。现在,PJX-1的操纵和显示面板全露出来了,中间部位是一个数字键盘,数字键盘旁边还分布着几个写了中文字样的圆形按钮,左边是一个方形的小灯显示板阵列。上方则是一长排16位的7段段码屏。

“一支炮兵部队,观察员相当于他的眼睛,火炮是他的拳脚,射击指挥机构则是他的头脑。远程火炮弹丸在空中飞行时,求解它的弹道是一个复杂的立体几何问题,而且天气、海拔、气压、温度、湿度、弹丸种类都会影响弹道,他们彼此之间还会相互影响,这就让炮兵指挥机构的计算工作量变得非常繁重。PJX-1计算机可以为身管火炮、重迫击炮、火箭炮自动计算和显示射击数据,错误率为零,而且再复杂的计算,也能在几秒钟之内获得正确的结果。”

陈司令员这时候也看清了,面板上数字键盘旁边分布着的按钮,分别写着天气、海拔、气压、温度、湿度、弹种种等等字样。

“天气、海拔、气压,这些参数苏参谋长之前告诉我了。火炮种类已经刷成了日式100毫米加农炮,弹种是普通榴弹。温度和湿度,苏参谋长说,现在没有这个数据……但以后的火炮,尤其是苏联重炮,是会有这个参数的,我就先预留这几个按钮在这里。”

PJX-1当前的状态只计算一种火炮的弹道,如果要换给其他火炮使用,比如从122榴弹炮团换给105榴弹炮团使用,要刷机。不刷机搞一机兼容制也是可以的,但第一这样会重很多,第二,PJX-1的内存只有8KB……

“唐部长,参谋小组就位了,那我们开始对比比赛?”苏进问。

唐华点点头。苏进拿出三张纸,一组参数,一式三份,递给唐华和隔壁的炮兵参谋小组各一张。

参谋小组就紧张地工作起来,先在图板和地图上标出位置情况,参看射表,算出距离以及非标准气象和弹道的影响的近似值,再用这些数据使火炮获得射角和方位角。算出这两个数字之后通知炮兵调整火炮,完毕之后才能开炮。

这里头的计算包括三角函数的运算和微分方程的数值解,这俩都不是好算的工作。三角函数可以翻查手册,微分方程就只能人肉,顶多借助一下计算尺。

而且,如果再考虑海拔差、气压、温度等奇奇怪怪的参数,那计算量又得嗖嗖地往上涨。

唐华就是看了一眼纸上的参数,用数字键盘输入几行数据,按了周围的两个按钮,得出了结果。这个时候,隔壁参谋小组还在查三角函数表。

苏进和陈锡连就在唐华身后,他们开始还看着手表计时,但唐华用了不到1分钟就搞定输入、计算,这手表计时也没意义了。

“陈司令员,这左边的小灯显示板阵列是存储现成数据用的,比如现在我计算得出的这个结果,炮兵按这个参数射击了,接下来要切换火力打别的,但再过一会,又要按第一个参数打几轮,那么就可以把存储结果重新调出来。或者,我们的炮兵团的火炮按营布置在几个地方,那么我们可以给每个营各自做计算,计算出三个结果分别存储起来,在需要全团齐射的时候,依次读取这三个参数,用步话机对讲机给三个炮兵营发送指令同时开火。”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