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章,这就是传说中的防空导弹?(2 / 2)

普雷斯顿:“当时我看见了一种车辆,以前在识别手册和作战行动时都没有看见过,但并不确定这是不是向我发射火箭的那一台装置。”

……

帕特里奇拿出情报参谋和普雷斯顿两人合作勾画出来的防空导弹发射车简笔画。

左侧的简笔画是两人的原画,右侧则是参谋部经过分析之后补充(脑补)了细节的推测版。

“底盘应该是一辆6X6的载重卡车。”威洛比说。

帕特里奇:“是的。”

威洛比:“车斗圆形平台上的这个圆柱体,很显然是一个回旋装置。圆柱体左右……飞行员看见了两个尖锐的箭形物体,这应该就是防空导弹。”

帕特里奇:“你们认为苏联还没有研制完成防空导弹,但苏联其实完成了并量产投入了战场。情报官先生,现在请把欧洲情报司令部获取的苏联防空导弹的性能指标告诉我们。”

威洛比却没有马上回答帕特里奇。他撇撇嘴,眼珠子转了几圈,最后尴尬地说道:

“抱歉。我想——欧洲情报司令部掌握的情报不准确。”

威洛比看过简报。

苏联“金雕”项目,美国掌握了一些情报。美国知道苏联获得了一些“瀑布”防空导弹的工程师,知道“金雕”项目的启动,知道“金雕”项目启动时,制定的目标性能。

苏联的这种防空导弹,弹长应该在10~12米,固定式发射阵地,最大射程不小于30公里。

弹长10~12米!看看,幸存的飞行员画的这张图,导弹有这么长吗?根本没有!

飞行员看错的概率应该不大。虽然飞机离地有三百米,肉眼观察时距离和长度感会有误差,但这个导弹是有已知尺寸等等物体做参照物的——那辆卡车。能用装在卡车上的旋转发射装置发射的导弹,长度两三米,最多3.5米,这绝对不可能是“金雕”项目的产物。

得马上联系五角大楼了,威洛比想。

……

李奇微和一众军官在东京开会熬红了眼睛,志愿军各军、各兵团、志司也在通信线路上激烈检讨今天的作战。

被说得最多的,是第二番入朝轮战的3兵团、19兵团。

第3兵团司令陈大将之前是在越南指挥过“战五渣”越军的,但今天第3兵团各军的表现,还是让他很不满意。

“一线部队对新通信器材的用法不熟悉,许多连队半天不在对讲机里回应呼叫,甚至有些连长对讲机不开机,电台也不注意使用。上下不通气,通讯联络不顺畅,指挥不顺畅,不能密切协同动作。”

“部分干部不会对照地图掌握方向,部分部队指挥员行军中与朝方小组失联,找不着向导和翻译……”

“教条地执行夜战昼藏的条令,此次白天敌军20架飞机来袭被我击落16架,敌人的飞机对我威胁其实很小,有些部队不管敌情如何,到早晨还是结束战斗隐蔽宿营,而耽误战机。”

此次入朝参加第五次战役的有2个高炮师,每个师各编一个防空导弹团。

突破临津江穿插东豆川的9兵团配备一个高炮师,在正面反击美步24、25、3师的3兵团配备一个导弹团和一个高射炮团,另一个高射炮团分给东线反击的19兵团。5月1号当天,9兵团和3兵团的头顶都很安全,美军飞机来了就回不去。

然而,这次入朝参战的部队,在东北接受训练和培训的时候,教官是刚刚打完第二次战役后,从13兵团抽调的一部分干部战士,以及受伤送回后方、伤口初愈的志愿军……

他们教这些准备入朝参战的部队如何应对美国飞机,第一条就是:白天窝着别动!天黑了美国飞机飞走了才动!

所以5月1日这天,3兵团的作战真是让陈大将生气。不但陈大将生气,在北京的粟峪也恼火。

粟峪制定的全局计划,除了9兵团突破临津江来一个长达50公里的摩托化穿插,正面3兵团15军也要从美步3师和美步40师之间来一个20公里距离的穿插。

两把刀一左一右插进去,美军西线的三个师就被分割开来孤立了。

没错,粟峪和叶TING打算吃掉美步24、25、3师。

志愿军此次一次投入9个军,再加人民军3个军团(军),让第3、9兵团6个军包打3个美军师,19兵团反击牵制东线的美军师,如果计划通,那就能一次性干掉3个师7万美军。

白天的战斗,9兵团圆满完成任务,先秒掉南朝鲜第一师,再急速穿插占领了东豆川和报川,击退了土耳其旅和美骑一师的攻击。

但15军没穿插成,还在一线乒乒乓乓跟美步3师抢山头。

拿下东豆川、报川,西线美军向南退回汉城的路被堵死,但西线美军走东南方向,从下万山洞-加平一路撤回南边去的路没被堵死。

“你们15军军白天头上没有飞机也躺了一天,那晚上就不要睡觉了,一定要拿下下万山洞,封死美步3师!”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