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6章,苏维埃的重锤(2 / 2)

B-29的轰炸、两万发重炮炮弹的轰击,然后是迫击炮、轻型榴弹炮、坦克主炮用榴弹持续压制掩护,换来的结果是泰国团两个步兵营全军覆没。

现在1700人的泰国团,只剩下三百多后勤、运输、勤杂等等人员,以及21团的团长、王子阁下。

……

涟川。

在这里,志愿军第一次围住了一个完整的美军步兵师。既不是长津湖的两个加强团级战斗队,也不是清川江-介川的半残美军师,而是美步24师的全部三个团、两万一千多人。

说起来美步24师是投入朝鲜战场最早的美军师,6月25日朝鲜战争爆发,没几天美步24师就从日本运到了韩国。志愿军入朝之后,美步24师全程经历了第一到第五次战役,打满全场,……久病成医。

现在是1951年5月,美步24师已经不是1950年6月的那支在东京养废了的“榻榻米师”,全师从师长到参谋部到基层官兵,都对朝鲜战场的游戏规则熟悉无比。5月1日夜,美步24师突围失败后,师长布莱克希尔·布莱恩立即下令就地转入防御,迅速构成了一个环形防御工事,外层是步兵营、战斗工兵营,夹杂以坦克作为火力支撑点,内层是炮兵团的105毫米和155毫米炮兵阵地,中间还有用于救火或封堵突破口的预备队。环形防御工事有沙包、有土墙、有战壕、有交通壕,利用涟川未倒塌的建筑还设立了储备库和野战医院。

志愿军这一面,作战条件也比一到四次战役改善太多。最大的变化是头顶飞机基本可以忽略,其次炮兵第8师把所有的日式75毫米野炮扔了,换上了105毫米和155毫米榴弹炮各一个团,加上原本入朝时就有的一个105毫米美制榴弹炮团(这个团是国民党送的),炮兵第8师实现了全美械化。

5月2日、3日、4日,围困美步24师的26军、12军、60军各发动了一次试探性攻击,一是为了探明美军防御的虚实,搞清楚美军防御的重点在哪里,二是让新入朝作战的12军和60军找到在朝鲜战场进行攻坚战的节奏。

时间进入5月5日,今天晚上,志愿军要“来真的”了。

虽然白天进攻美国飞机也不敢来轰炸扫射,但前几天的试探攻击,陈赓发现夜间作战对我军还是较为有利。夜间更利于隐藏接近美军阵地,即便美军发射大量照明弹,但毕竟不能覆盖全战场,对黑夜中的未知的恐惧还是让美国大兵出现一定程度的慌乱。

5月5日,志愿军美步24师的包围圈又增添了几台“大家伙”。

“好长啊!”

“好粗啊!”

“打起来一定很爽!”

四辆ISU-122突击炮历尽千辛万苦,终于从后方运动到了前线。这几辆四十多吨的突击炮开下公路,发动机顿时就发出巨大的吼声,排气管的黑烟也更浓了。突击炮努力在崎岖带坡的野地前进,向预设阵地进发。跟在ISU-122身后,是6辆IS-2重型坦克,它们在野地里走得也不轻松。

ISU-122在苏军中是个挺尴尬的突击炮,它是用IS重型坦克的底盘改的,43年底的IS-1重型坦克装的是85毫米炮,打德国虎式比较吃力,所以就把IS-1的炮塔去掉,换上大尺寸固定的战斗室,塞进去一门122毫米长管加农炮。可ISU-122搞出来的时候,装122毫米炮的IS-2重型坦克差不多也出来了,前后只差几个月。于是苏军士兵就把ISU-122戏称为“这就是一台炮塔坏掉了的IS-2”。

……但说实话,ISU-122比IS-2还是有一些优点的,例如ISU-122有两名装填手,比只有1名装填手的IS-2射速快。

配合第3兵团作战的独立坦克第一团有一个T-34-85营、一个ISU-122突击炮连和IS-2重型坦克连。三十辆T-34-85早就投入战斗了,然而突击炮和重型坦克落在半路,边走边修,今天才吭哧吭哧运动到位。

……

5月5日夜,水原,第8集团军临时指挥部。

李奇微乘坐的小飞机今天下午在水原附近的野战机场降落。朝鲜的战局发展成这样,李奇微必须亲自到朝鲜坐镇,现在不只是美步24师头上一个“危”,联合国军也十分不妙,甚至李奇微本人联合国军总司令的头衔也危险了。

李奇微:“按现在的推进速度,反击集群什么时候才能抵达永平?”

永平在涟川的东边,两个韩国师、两个美军师带着300多门重炮如果抵达永平,美步24师基本上就有救了。

范佛里特:“按现在的推进速度,5月8至9日。”

李奇微:“两小时前,我们刚刚失去了汉城。如果不能在一星期内重新夺回汉城,朝鲜的战局、联合国军的声望、乃至美国在战争中的威信都会受到严重影响。”

范佛里特:“这也是我一直在思考的问题。如果放弃救援24师,我们能够获得一定的战役主动权。让反击集群脱离战斗,快速从沿江公路转移到云吉山、礼峰山、磨石隅里,从磨石隅里出发,向西发动攻击,就可以从北汉江平原的东部楔入。占领汉城的中国和朝鲜军队要么被包围,要么只能快速撤到北部山区。”

李奇微牙齿轻轻咬着嘴唇,一双眉毛倒拧,陷入反复权衡和沉思中。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