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0章,联合国军总司令要换人(2 / 2)

“杜鲁门担任美国总统将近8年,他在任期间可以说是积极发起了对苏联和我们的围堵、军事进攻。在欧洲他响应丘吉尔的铁幕演说,成立的北约组织,对苏联和东欧的社会主义国家实施封锁包围,在东方他也执行了类似的政策,只不过他在中国和在朝鲜都遭到了失败,尤其是朝鲜战争打到现在,对杜鲁门的声誉乃至民主的声誉都是很大打击。现在我们讨论的问题,他下台之后,可能的继任者都有谁,美国对欧洲和对亚洲的政策都会有什么样的变化,尤其美国现在深陷的朝鲜战场,他们以后打算怎么应对。”

杜鲁门很早就签署通过了一个法案,从法律条文上限制了总统的任期限制,而且加码了。以前约定俗成是总统最多连任一届,当8年,但如果上一任总统去世,继任总统的副总统在下一届大选的时候参与竞选,那么他继任的这半届总统是不算一个完整任期的,这样他最长可以当11.5年的总统。

杜鲁门的法案就明确了,如果是原总统去世而接班的副总统,他的这半拉子任期也算在内,如果继任之后又竞选下一届总统成功,那么他不能竞选下下一届总统连任。

这个法案首先针对的就是杜鲁门自己……因为他是1945年罗斯福去世之后接班上来的。

王若飞:“从目前美国国内的舆论来看,因为杜鲁门最近这4年干得不是太好,因此民主党在竞选运动中也欠缺一些底气。加上罗斯福之前当了12年多总统,杜鲁门又当了近8年,民主党已经在总统的位置上呆了20年,按照美国统治阶级轮流坐庄的规律,这一届应该是轮到共和党坐上去了。”

王稼祥:“民主党这一届推出的候选人是史蒂文森,这个人的特点是意识形态非常反动,可能比杜鲁门还反动。上个月他刚刚说,1952年地球最大的问题是共-产-主-义,美国需要防范共-产-主-义。他这种死硬的态度是迎合了持有同样立场的人,但对相反立场的人,则会非常讨厌他。史蒂文森的竞选策略,我感觉他是在剑走偏锋。”

总理也在会场,他先听外交部其他同志的讨论。听到这里,总理接过话:

“美国这种两党轮流坐庄,本质上换汤不换药,我们没有必要纠结他们竞选口号、选民策略这种细枝末节的事。今天的会议主要是讨论两党候选人所表现出来的对外政策的走向,为我们今后的工作打个底。”

伍修权:“对外政策尤其是对朝鲜半岛的政策方面,史蒂文森目前已经间接地表示了态度,他认为美国以后要继续维持目前在朝鲜的军事态势。而如果艾森豪威尔当选,他可能希望尽快在朝鲜半岛停战。”

总理:“美国大选对朝鲜半岛的影响只在1953年1月以后才会出现吗?”

伍修权:?

总理:“因为唐华和海军萧司令员已经启程前往苏联谈判了,所以今天的会议他没有来。不过我让他写了一份报告,也是关于美国总统大选对我们的军事方面的影响。我先念一下。”

总理打开手里的两页纸。

“1952年的美国大选,共和党方面基本可确定会选择艾森豪威尔为候选人参加大选。艾森豪威尔参选之前从未担任过任何一种民选职务,这是这一届总统大选很特殊的地方。另一个特殊的地方,是艾森豪威尔到目前为止,仍还是美国的五星上将、北约总司令。而按照美国的政治规矩,军人不能担任总统。而艾森豪威尔已经表示有意参与总统大选,因此他会在1952年5至6月,也就是大选最繁忙的第一个关键期,辞去军职以及他北约总司令的职务,同时加入共和党,开始从事选举活动。”

“艾森豪威尔如果从北约总司令或者说欧洲盟军总司令的职位上退下来,立即产生的问题是谁继任这个职位。”

“由于北约总司令的级别极高,因此只能从美军现役的四星上将中挑选一人担任。就目前美军的将领,主要有以下四个人选:约翰·赫尔、阿尔弗雷德·格伦瑟、劳顿·柯林斯、李奇微。”

“约翰·赫尔是美国陆军副参谋长,劳顿·柯林斯是美国陆军参谋长,阿尔弗雷德·格伦瑟是北约参谋长。阿尔弗雷德·格伦瑟是一个参谋长的人选而不是总司令的人选,他任北约总司令的优势可能就是比较熟悉北约组织的运作,但他调去当总司令之后,北约总参谋长就要又经历一次人事变动。劳顿·柯林斯现在手头的工作还没完,现在美军正在酝酿军事改革,使军队尤其是地面部队适应核战环境下的作战,这个军事改革可能要持续三到四年。约翰·赫尔是柯林斯的副手,而且从另一方面来说,约翰·赫尔还未到升迁的时间点,让他一下子去当北约总司令,与柯林斯平级,还是太快了一点。”

“李奇微从麦克阿瑟手中继任联合国军总司令已经一年多,虽然战绩平平,第四次战役有功第五次战役输得很惨,但现在美国军界和政界把他该背的锅分出去很大一部分给了美国空军。所以从长期评价来看,李奇微好歹还是制止住了联合国军从清川江的溃败、让战线稳固下来,是立了一些功的。李奇微去年已经升任上将,如果他从联合国军总司令到北约总司令,这一步跨得比较顺理成章。”

“在今年初,洛奇未经艾森豪威尔的许可,把他列入了新罕布什尔州初选的名单中。结果在艾森豪威尔未到场造势甚至毫不知情的情况下,初选的结果是艾森豪威尔大比分领先。如果艾森豪威尔本人之前怕竞选失败丢脸而犹豫的话,新罕布什尔州的这次选举会促使艾森豪威尔下决心辞职参选。可以认为艾森豪威尔参加总统大选已经是基本确定的事……”

……

美国总统大选刚开始,11月决出结果,明年1月新总统才上任,但在1952年5月,美国大选的影响就会体现在朝鲜。

由于艾森豪威尔辞职选总统,联合国军总司令会换人。

李奇微极端仇视苏联和中国,也仇视志愿军,但客观地说这个人智商还真是比较高。在唐华看来,李奇微比他的继任者马克·克拉克厉害。同样的,从范佛里特手中继任第8集团军司令职位的泰勒,也没有范佛里特厉害。

克拉克既不够狡诈也不够勇猛,其实二战中他的战绩大半是从意大利军队身上刷来的。二战结束后这位四星上将先去了奥地利,在那里做出的成果是立法“只要联合国还存在,就永久禁止德国和奥地利合并”。然后返美,先任司令部设于旧金山的第六军团司令,两年后出任美国地面部队司令,这是准备摸鱼养老的节奏,然而突然被拽到朝鲜当联合国军总司令,喜提上甘岭战役,第二年夏季反击战、金城战役,最后荣获“美国史上第一个在没胜利的停战协议上签字的将军”成就。

再联想到志司彭总和叶TING在酝酿的动作,唐华估计,如果李奇微如历史那样就任北约总司令,那么朝鲜战场/朝鲜停战谈判是真的要迎来转折了。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