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1章,再见,奥托·韦兰德(2 / 2)

美军也差不多,在汉城北郊的北岳山上建起了炮兵前方观察哨。这北岳山高度还不如北汉山,只是个77米的小山包。

更让南朝鲜人心疼的是,这北岳山不是一般的山。

北岳山的南麓有一群古建筑,它们在高丽王朝时期叫离宫,在朝鲜王朝时叫后苑,日据时期叫做朝鲜总督官邸,大韩民国成立后叫景武台,是总统官邸。以后它还会改名叫青瓦台。

景武台的主人现在不在汉城。李承晚1951年3月底兴冲冲回汉城,5月1日又火速撤回釜山,之后就再没回过汉城,即便东豆川反击战后志愿军主动撤出了议政府和杨州,李承晚也没敢回去。

北岳山的观察所不但是制高点,位置也最突前,因此志愿军总想轰掉它。但后面是青瓦台,因此志司还是稍微克制了一下,没用炮群覆盖,而是用斯大林-2重型坦克和ISU-152自行火炮,在远处直瞄射击。虽然ISU-152也是装152毫米榴弹炮的大喷子,但靠近了直瞄轰击,落点还比较可控。

但ISU-152炮弹打多了,还是有几发榴弹越过山顶,飞到了后头的景武台。这种古旧的砖木建筑在152毫米高爆榴弹前简直不堪一击,一发炮弹就塌一大片房子。

……

1952年7月8日,远东空军直接使用重轰炸机,从汉江南岸,也就是距离联合国军-志愿军控制区域的交界线25公里处的上空甩出98枚滑翔炸弹,想用这种方式消灭一部分志愿军的重炮。

滑翔炸弹这个精度,炸后勤储存站、交通枢纽还能造成点损坏,攻击以营团为单位分散布置的重炮,效果实在是不咋地,98枚滑翔炸弹只毁损了1门152毫米榴弹炮。

1952年7月9日,远东空军司令奥托·韦兰德中将向空军参谋长柯林斯发电报递交了辞呈。

“在很久很久以前,远东空军曾统治着朝鲜的天空与陆地,或许还有东西侧的海洋。这可能是美国空军的伊甸园时代。很幸运,我在伊甸园时代的远东空军呆过一段时间。”奥托·韦兰德递交辞呈后,与联合国军司令克拉克进行了一次坦率的谈话。

“到后来,据说发生了非常大的变故,远东空军只统治朝鲜半岛一部分的天空,确切地说,是五千米以上的天空属于美国,五千米以下属于禁飞区。但是,倔强的乔治·斯特拉特迈耶将军还在坚持,远东的战术空军不存在了,至少还有战略空军可以轰炸地上的目标。”

“当我来到东京时,这种日子也一去不复返了。那天我第一次走进空军的参谋部,朝鲜半岛上的四个大红圈区域让我觉得很不舒服,但我没想到,半年多之后,整个朝鲜半岛都会变成红圈地带。”

“最近一年多,美国空军在朝鲜毫无建树。我们无法应对对手所做出的改变,不,对手总是先于我们适应他们之前主动做出改变。或许是我们变得不够快,或许是我们变化的能力不够强。或许……”

奥托·韦兰德在克拉克面前将他想说的话全部倾诉出来,“没有或许了。我不想当美国空军远东高空侦察机队的队长。是时候离开了。”

……

最后一次走进远东空军司令部,奥托·韦兰德例行巡视,又到参谋部观看毫无激情的日常运作。军官们已经知道他们的上司辞职了,但在交谈时没有一个人主动提起此事。

奥托·韦兰德把该处理的最后一点交接工作处理完毕,离开司令部,所有军官立正敬礼。

美国空军副参谋长托马斯·怀特被任命为新一任远东空军司令,从美国搭乘运输机赶往东京。

也在同一天,唐华从大连上火车回北京。

在火车上,唐华听到收音机里播报了一条简短的新闻:

联合国军司令克拉克委托停战谈判联合国军首席谈判代表特纳·乔埃向中朝方递交信函,对平壤和元山平民居住区被炸事件进行了解释,并表示愿在华川谈判会场上解决此问题。

“平民居住区被炸是因轰炸机遭到空中拦截打击,错误地将坐标未修正的炸弹投放出去,这是一个令人惋惜的失误。尽管有许多真实存在的客观理由,被炸事件还是与我方远东空军司令奥托·韦兰德采取的高风险战术有直接的关系,韦兰德在此事件中需负一部分责任,而且他现在也离开了远东空军……”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