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九章,把张学良放了(1 / 2)

台湾,曾文溪以北。

坦克第3师第7团的七十多辆T-34-85静静地分散在一公里宽、纵深500米的绿地中。坦克兵细致地给坦克披上了绿植伪装,疏散着队形隐藏。在一辆一辆的坦克周围,是以连为单位隐藏待命的20军58师的指战员。

4月13日的战斗如同4月12日,大量兵力和重兵器源源不断从登陆场运送上岛,登陆部队的攻势一波连着一波,我军控制区域迅速向南发展。

20军的58、59、60三个师全部登陆上岸,三个师的炮兵团——两个75毫米轻型榴弹炮营和一个108毫米火箭炮营也从人工码头运了上来。实际上从4月13日中午起,26军正式在台西登陆场上岸,预计到4月14日,台湾岛上就有9兵团的两个军、第78两栖机械化师、陆战队第1师和、坦克第3师的大部分兵力,外加两个重炮团。

4月13日上午,20军和坦克7团、78师的PT-76坦克配合,在空军的掩护下连续击破国军防线。4月12日白天的战斗结束时,我军还在八掌溪北岸,4月13日下午,我军已突破八掌溪、将军溪、海寮溪,一口气冲到了曾文溪北岸。

然后,坦克7团和58师不得不停下来,在曾文溪待机。

因为舟桥部队用完了。

“报告前指,台湾岛西部河流相当密集,今日国军撤退得很快,而且每次撤退都炸毁溪流上的桥梁,造成我军坦克部队过河要么全体安装潜渡装置,要么要花很长时间等待舟桥部队架设浮桥。鉴于中型坦克在河流密集区域使用不便,建议后续行动减少坦克运送上岸的数量。”

20军从台西的指挥部向厦门发报。

“不,T-34-85一定要上去三个团。”粟峪在厦门前指口述指令,“考虑到台湾的特殊地形,我们已经让坦克第3师的重型坦克、重型坦克歼击车全部留守原地不参战了,T-34-85在后续的战斗至关重要,现在坦克7团和8团已经上去了,第9团还是要按计划运送上去。”

“炮兵第7师上去的一个152毫米榴弹炮营现在叫苦连天,我看他们倒真的是出了些问题。”章震说,“我看炮兵第7师的其余一个半团的152毫米榴弹炮就不要往上送了。”

“152重炮在台湾的使用确实有点问题。这个就让后勤部门调整吧。”

炮兵第7师为准备台湾战役,实行大编制炮兵师体系,共有3个122毫米榴弹炮团和2个152毫米榴弹炮团。也可以从另一个角度理解,那就是这3个122毫米榴弹炮团本应该是下放给20兵团的3个军下辖的——现在暂时还没有划归军属,但台湾战役结束后全军的整编,原属于独立炮兵师的122毫米榴弹炮团很可能下放给军甚至师。

122毫米榴弹炮团登上台湾岛之后用起来没问题。152毫米榴弹炮上岸后出了问题。

这些榴弹炮和重型牵引车从登陆舰里开出来挺顺利,开过栈桥和铁板路面也挺顺利,而且也通过台湾中南部的公路网正常机动到了前线参战。

然后第一场战斗之后,榴弹炮团发现自己的152毫米炮拉不出来了……

因为土质过于松软,榴弹炮大仰角开上几炮,炮架和炮轮就杵进了含水丰富的泥巴里,牵引车拉不出来了。炮班的战士们抄起铁锹镐头忙活了半个小时,榴弹炮才能动。

不但如此,152毫米榴弹炮营的指战员还发现,火炮离开公路在野地展开时都很挑地形,稻田肯定走不了,空地也要仔细勘察过,否则牵引车和火炮都有可能陷住不动。

粟峪点头同意暂不继续运送152毫米榴弹炮,后勤部门立即行动起来,将计划表中152榴炮的运输计划挑选出来删除。接着一名后勤参谋修改后续运输计划调补,让其他待运输的物资提前到它们的档期;另一名后勤参谋在电脑上输入命令,和152榴炮有关联的保障物资也从计划表里冒泡排在最前,后勤参谋将保障物资中炮弹运输量删减三分之二,牵引车、备件、燃油等等也相应删减。

“既然152重炮团暂不上岸,那么调整的时候应该优先补齐和平衡登岛部队的火力支援能力,”章震提醒后勤中心,“152炮团的运输计划取消之后,那就把31军所有的108毫米火箭炮营的上岸时间提前。干脆提前到原来152炮团的档位好了。”

……

台北。

李宗仁与海军情报处长密谈。

情报处长进了秘密会客室,掏出身份识别信,证明自己的联络员身份。

“现在国军与贵方在台中和台南在持续交战,而且我不好阻止,阻止会让人生疑。贵方是否理解?”

“上级指示过了,这是完全合理的。请不要为此纠结。”

“那就好。”李宗仁放下心来。“长话短说,那我就一如既往,该做什么做什么。”

国军的实际指挥,这一整天时间李宗仁也没管,是国防部长郭寄峤和美军顾问团团长威廉·柴尔斯包办,可能马上还要加一个孙立人。

不过,国军最高指挥有了替补其实并没有太大作用,

“孙立人此人立场如何?”李宗仁问。

“孙立人确实没打算在美国支持下发动兵变。但他平时与美方多名将领私交很好,需要注意。但好处是,孙立人现在没有自己的铁杆嫡系,相对来说比较好控制。”

“知道了。那今天就谈到这儿。”李宗仁说完又想起了一件事,“你们最好趁我不在总统府的时候,用那种什么很准的炸弹,炸一下总统府。”

……

现在“国军”的兵力是两个兵团6个军、各种杂乱守备部队,郭寄峤和威廉·柴尔斯在试图重新聚合起来进行下一步的军事行动。李宗仁亲率的只有安南军团,而安南军团之内他信任只有警卫营和其中一个团。李宗仁现在靠安南军团控制台北,监视看管民国遗老遗少们。台湾北部虽然还有第5军和第6军,但现在这两个军的战斗力实在是太差了,李宗仁不担心第5和第6军翻天。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