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晚上吃醋,谁家借点饺子(1 / 2)

这次会议最后拍板,国家计委牵头,工业部门、科研部门做一个详细的调研,预估上马核武器项目需要投入多少资源、需要多长时间、需要多大程度上获得苏联的支持。

“核武器是现在威力最强的武器,从技术和威力上讲它都是跨时代的,苏联会不会有所保留,在研制核武器方面不愿意对我们出手相助?”会议开到快结束的时候,聂帅问了一个问题。

这个问题,很重要……

果然,聂帅提出这个问题之后,与会的各位都多少表示疑虑。

在50年代中后期,苏联对核武器数量的迅速增多一直是很担忧的。斯大林在的时候根本没这问题,主要就是马林科夫和赫鲁晓夫上台后,担心因为核武器数量太多、拥有核武器的国家太多,下一场战争无论输赢苏联自己都被打得稀烂,所以开始缩手缩脚。

所以苏联拥有核武器之后,马上就和美国隔空喊话,建议双方签个条约限制核武器的数量,最好是搞核裁军。核裁军是苏联首先提出的建议而不是美国。

“主席、总司令、刘副主席,这个问题我打算写一篇论文以及几篇科普类的文章,发表在苏联的期刊上。”

唐华提出自己的解决方案。

“很多科学家对核武器有畏惧的态度,这种态度也影响到了苏联的一部分高级干部。在1949年之前这种畏惧的心理尤其比较重。在1949年苏联拥有核武器之后,又觉得最好是和美国签一个协议,大家同时限制核武器的数量,最好今后的战争中不再使用核武器。”

“其实我一向赞成主席的看法,核武器也没什么,不要神话它。原子弹氢弹都炸不穿地球,也烤不焦地球,顶多也就是让世界某个或某几个国家遭受严重的伤亡。只是在未来有一天战争来临时,我们不希望中国是被核武器攻击而伤亡严重的那个国家,所以我们要搞一点核武器。”

“苏联对核武器的畏惧导致他们对其他国家,包括苏联的友好国家发展核武器都有一种抵触心理,我发文章的目的,就是在科学理论上讲清楚这件事,不要因为我们提出发展核武器,他们就神经过敏。但要写的文章是论文,肯定是要论据扎实、论证严密,所以我撰稿的时候可能需要科学院地球物理的专家、大气学、气象学的专家参与和协助。”

刘副主席:“唐华这是旁敲侧击,先给我们造个舆论氛围出来,我们跟苏联谈的时候会好说话一点。”

唐华:(微笑)

这次的文章是以论文为主,科普文章就是把论文用通俗化的语言提炼出主旨来。

论文要写的是地球历史上的几次重大地质灾难与核武器破坏力的对比。

从1945年起,就有科学家认为“核武器会毁灭地球”。在氢弹试验成功后,科学家们的担忧越来越重,最后在60年代发展出了“核冬天”理论。

“核冬天”理论的主要观点是,大量(上万枚)核弹短时间内爆炸会吸起大量地表粉尘,这些尘埃进入高空到达平流层,会在平流层滞留几个月到几年之久,让地表接受的太阳光辐射骤降,全球气温可能会降低20℃,摧毁所有国家的农业体系,让几乎整个地球都无法居住。

核冬天理论的计算,其实一开始就很不严谨,只是当时科学家群体中持和平主义立场的太多,都不愿意去深究计算的过程和给这个理论挑错。

到20世纪90年代,印尼的巨型火山喷发,进入平流层的尘埃数量比地球所有核弹爆炸产生的量还多好几倍,然而地球屁事没有。再加上地球物理学的理论越来越准确,核冬天理论基本上就破产了。

不过现在唐华需要对付的不是核冬天理论,这是10年后才会诞生的歪理。

唐华现在需要对付的,是……

爱因斯坦。

20世纪最伟大的物理学家、原子能科学家紧急委员会主席阿尔伯特·爱因斯坦。

原子能科学家紧急委员会是爱因斯坦在1945年成立的呼吁销毁核武器、和平利用原子能的组织,这是老爱在目睹了广岛和长崎遭受核打击之后的状态,心理受到极大打击,就拉一群物理学家签署了《希拉德请愿书》,原子能科学家紧急委员会也同时成立。

这就是为什么唐华要请一堆有头有脸的地球物理学家、气象学家出来站台的原因。这篇论文可不能马虎,也不能直接把后世研究出来的结论没头没尾地甩出来了事。每句话每个字都得有谱才行。

……

关于核工业可行性报告的调研,首先从查阅资料开始……

162项重点工程,数百项从苏联引进机器和有苏联专家协助的其他工程。——156项只是“重点”,还有没列入其中的“非重点”呢。历史上这种一般类的苏援工程多达920个,现在因为出口增加外汇稍微宽裕,恐怕苏援工程总数还不止920个。

重点工程当中,预计1957年完工的富拉尔基特钢厂、预计1958年完工的武特钢对和计划有帮助。

此外株洲硬质合金厂、杨家杖子钼矿、吉林染料厂、太原化工厂也可以提供一部分工业原料。

机械方面沈阳第一机床厂1954年投产,洛阳滚珠轴承厂1958年投产,西安高压电瓷厂预计1960年投产。

不过这些加起来好像都还不够。

假设苏联援助到黄饼生产这一阶段,那么需要一个专门的化工厂生产氢氟酸,再在隔壁建一个化工厂,氢氟酸加黄饼,做出六氟化铀。

假设这两个二星级难度的化工厂办妥,接下来就是三星级难度的同位素分离厂,目前唯一可用的工艺是气体扩散法。

气体扩散同位素分离设备这玩意国内根本就是零起步……

再接下来,六氟化铀235变回金属铀235。金属铀块铸造成型加工。难度稍低,二星级的样子,其中有一颗星还是因为铀235的毒性和危险性。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