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五章,第一条光纤通信线(2 / 2)

“不是,是苏联女同志厉害。”

这可能也是环境原因,苏联1920~1925年出生的男人现存数量实在太少了。

总会计师:“红旗歌舞团的同志说了,不会处理那个女演员,还解释说就亲了一口而已,又不是……”

“陈副总理,我们谈正事谈正事,”唐华说,“随团带来的计算机和其他商品,计算机卖完了,电视机还剩一些,该交接给大使馆了。交接完我们就可以回国了。”

……

2月25日返程,3月9日抵达北京,一个工作访问,一个半月。

在这段时间,赵忠尧、周光召在长春悄悄完成了第一条试验光纤通信线路。

“接入电话线路50部。”长春邮电局为了配合试验,在机场搭起了电报和电话通信站。

周光召:“再增加50部。”

检测仪器表明这100对电话机都处于接通状态,它们的通信都通过长春邮电局到长春宽城子机场的20.5公里长的光纤线路连接。

100条通信线路还远远未到这根光纤的容量上限。

“再接入100部电话。”

“200部了,全都接通状态。”邮电局测试组说,“要不要试试音质?”

“再接100部,300部之后我们再测试通话质量。”

……

周光召在邮电局的光纤房,赵忠尧带着几名队员沿着光纤线路巡查。

其其实也用不着巡查,现在哪有偷电缆的人。就是赵忠尧想看看从自己手中诞生的杰作。

光纤是临时铺设的试验线路,当然不用埋在地下,就是竖起电线杆从地面直接拉过去。

“这个……叫光缆对吧?真的一点铜都不用?”邮电局副局长问赵忠尧。

“对的。光缆的主要成分是玻璃丝,然后还有一些胶皮、绳线来加强光缆的强度,基本上不用铜。不过信号中转增强器有一些电路和部件是铜制的。”

副局长:“那可太厉害了,不管其他的,这省铜就是很大的一个优点。”

赵忠尧笑道:“老方,你眼里就只有铜啊。一条光缆能同时接通几百路电话和电报,这还是现在的试验品,以后说不定还要加一个零。”

“哎,我以前是东北工业计划局有色处的,我们的铜一直很紧缺,你们可能只是略有听说,我可是感同身受,各个行业各个工厂到处都喊着要铜,我们国内使劲开采,到头来每年都还要从苏联进口不少铜锭。如果通信线不用铜,那输电线那边的用铜可就宽裕多了。”

……

邮电局内,300条电话线路全部处于通路状态。邮电局的测试电报机在正常收发报。

“那我们试试看通话音质吧?”周光召说。

邮电局测试组来到一大面墙灯全亮的交换机面前,随机选定了其中一路。

“喂?宽城子机场吗?”

“是的!我是宽城子机场!”

周光召:“我现在的声音清晰吗?”

“非常清晰,就像是新修的市内电话线路。”

周光召:“了解。我听你的话音也非常清晰。”

……

“明天我们激光二组就要回北京了。这一转眼四个月,大家在长春冻了一季,但是也做了一冬天的事情。”

赵忠尧说完这句话,激光二组的学生们鼓起掌来。

“回去就该准备写论文了。”一名学生说。

赵忠尧:“物理系这届本科也快毕业了,所以我着急赶回去。……这一届学生很重要。”

因为着急赶回去,长春光学仪器厂分出的长春光纤厂的建设赵忠尧也不在现场了。但是看施工蓝图,就足以让赵忠尧和激光二组的成员心情澎湃。

光纤厂主要分四个区块(分厂):光纤玻璃分厂,光棒分厂,光纤拉制厂,光缆厂。

光纤玻璃分厂用的工艺还是超高纯度石英玻璃,但赵忠尧认为超高纯度只是低损耗的一种途径,一定可以找到另一种玻璃的配方让损耗率降得更多。这大概就要激光二组的成员在未来两三年继续研究了。

光棒分厂制作含有光纤纤芯和包层材料的玻璃棒。建光纤厂当然是要大规模量产,原来在实验室生产光纤的流程就要全改了。

光纤拉制厂是两座高二十多米的“墓碑”,这个厂建起来之后大概会是长光和长纤里最有特色的工业建筑。二十多米高的厂房里是光纤拉丝塔,顶端吊着的是卡盘,光棒就卡在这里,从上往下依次是加热炉。退火管、检测纤芯直径的激光测量仪、冷却管、一次涂层涂覆区、固化灯。涂覆了涂层之后在检测一次纤芯直径,然后进行二次涂覆,再检测纤芯直径。完成这些工作之后,光纤就从拉丝塔底部出来,由导向轮和牵引轮带动卷成一大卷,送到光缆厂包覆做成光纤。

“赵老师,我回去以后,就该忙彭桓武教授那边的事情了,今年我要拿到第二个硕士学位。”周光召说。

赵忠尧:“对的。你该去那边了。彭教授给你安排的是什么课题?”

“相对论螺旋散射振幅和相对性粒子螺旋态。这个我去年理论计算和试验都差不多完成了,就等最后一步。”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