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五章,人大开会(2 / 2)

第一届人大第一次全体会议第一项议程: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宪法的起草是1953年12月杭州会议上就开始了。虽然有政协共同纲领打底,但每一处条文新增和变化都是字斟句酌。比如国家主席“统帅全国武装部队”还是“统帅全国武装力量”,在语言方面拿不准,就先找刘帅、聂帅商议,再把法律小组拉过来讨论,最后语文组的叶圣陶和吕叔湘也参与审议,大家达成共识,才将第四十二条的“武装部队”改成“武装力量”。

宪法草案下发给每位代表,审议三天之后投票表决。

电子投票计票系统的学习培训又足足花了一小时时间。这还是北京计算机所派出了四个指导小组,分区教人大代表如何按投票器。

“哎呀哎呀,我看见我名字在屏幕上出现了了,可就是闪了一下,能再按一下试试吗?”

“可以,好,现在您可以再按一次了。按下按钮之后,就是您要发言表达意见,工作人员会从那边把话筒递过来。”

和1951年的电子投票计票系统相比,今年的计票系统功能增强了。带一块硬盘,装了汉字系统,实际上是一个专用的文字处理和显示机。

此外,电子投票计票系统是订制的,不是现在普装的ZK6425——录入6425个汉字的字库集,而是有7500个汉字。

两万七千个汉字的全字库正在一个字模一个字模地制作,还没到完成的时候。字模制作完成了也要等硬盘足够大的时候才发布。电子投票计票系统的字库是针对此次参会代表中出现的生僻字姓名而临时添加的。

“中国人民经过一百多年的英勇奋斗,终于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在1949年取得了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人民革命的伟大胜利,因而结束了长时期被压迫、被奴役的历史,建立了人民民主专政的中华人民共和国……”

一千一百多个到场的人大代表按下面前的投票器,记名投票,屏幕上一千多个色块变换颜色。

三天的审阅审议之后,1954年版宪法表决,通过。

……

宪法通过之后,是表决通过人大组织法、国务院组织法、法院组织法、检察院组织法、地方各级人大和人民委员组织法。

总理做政府工作报告,由代表审议通过。

第四项议程,选举。

以往的无记名投票,都得在会场前方设投票箱,在座的一千多个代表排好队依次走上台去把自己的票投进票箱,然后开箱唱票,然后确定票数。

现在可好,念完候选人名字之后,各位代表想好了就直接摁。效率成倍提高,不过新闻记者就少了好多拍代表性镜头的机会,只好转身对着墙上的大屏幕拍。

而且大屏幕截屏的照片还会被用在第二天的人民日报解放日报上面。

主席、副主席、人大委员长选举。

人大副委员长选举。

这一届的人大一共有14个副委员长。

宋国母排第一位,当然只能是他。然后是林波渠林老、李济琛、张澜……张学良。

哎,不知不觉,他都从台湾回到北京一年多了。

张学良高票通过当选时,会场响起经久不息的掌声。

“吉尊降白·阿旺洛桑益喜·丹增嘉措……”

又念出一个候选人,唐华鼓掌的手停了下来。

“咦,唐部长,”隔一排的正后面,荣益仁代表好奇地问,“藏传佛教两大活佛之一嘛,抬他一个副委员长很合理啦。刚才赛福鼎·艾则孜投票的时候你不也热烈鼓掌嘛。”

“我……我就是有点,不太喜欢这个人。”

投票环节。唐华的手在赞成和反对之间移动了好几次,最后按了个赞成。

按不按这一票,他总是会高票通过。

唐华投个赞成,是看在主席的面上……

1951年喇嘛XIV同意《十七条》,西藏和平解放的进程画上句号。1952年,主席隔空递话:“我们不能强迫人家信什么,也不能强迫人家不信什么,宗教问题归根到底是一个认识问题,当前只能采取说服教育的方法,不能采取压服的办法。”

9月份西藏代表团来北京,9月11日主席特地接见了喇嘛XIV和班禅X,双方交谈非常融洽。主席勉励他们要坚定地站在反帝爱国的立场上、要搞好团结,为祖国、为西藏人民多做有益的事。

而且主席还强调西藏不要只挂毛主席和朱总司令的像,还要挂喇嘛和班禅的像。

喇嘛XIV向主席献了哈达和一个刻有铭文的金法轮,称颂主席是文殊菩萨转世。后来他回到西藏还亲自写了一首《主席颂》。

……

人大会议一天一天地开,因为议程都很重要,唐华也没有翘会的可能。

但是开会也就仅限于开会。唐华是有一些事要做,要怼人和抬杠,但不是在会场现场。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