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章,闪亮的光头出现在台下(1 / 2)

简单列了一下活动日程,唐华这次在苏联至少要呆一个多月。

1955年已经过去,这是五年计划的第三年。虽然经济统计数据要1月下旬才能出来,但不用担心工业增长率,反正就是一声“嗖”。去年唐华在意的也不是增长速度,而是产业发展速率的平衡。

不过,产业平衡发展也意味着地方工业(少部分重工业大部分轻工业)的增长会高于预期,尤其是在重点关照的那六七个大城市。

1955年最好的消息应该是农业方面,现在农业产值数据没出,但是粮食产量数据出来了,比1954年增长9.1%。其中有1954年大灾之后55年产量的反弹,也有化肥、农田水利、垦殖这些方面的改善。

在去苏联之前,唐华最后一件事是给郭沫若添了个大堵。

“唐院长,这……这是什么?”

这是一份报告第一页的图纸,一个跨度100X200米的椭圆形穹顶结构,剖视图显示出了穹顶的内部结构,可能是钢材,也可能是铝合金,总之密密麻麻的金属大网格,让这个巨型穹顶达到极大的跨度,而中间没有一根支撑柱。

唐华:“这是重型机器局提出的全密封穹顶方案,你们不是要开挖明长陵吗,还找重机局要工程机械……重机局就给你们做了个全套的穹顶设计方案,要发掘明长陵,就得在地宫上头盖一个。”

郭沫若:“发掘明长陵之后再在上面盖这个穹顶吗?”

唐华:“不,在发掘之前。首先,用挖掘机减薄封土,土山接近被削平之后,开始施工建造穹顶。穹顶的尺寸是可以把整个地宫包裹在其中的,工程队在地宫四周挖掘椭圆形深沟,其实也就是穹顶的地基,我看至少要下挖20米。”

“建地基、然后将穹顶建起来,这就对地宫以及其上的残存封土作了彻底的密封。然后,往穹顶密封的空间注入惰性气体,可以是氮气,但我认为最好是注入氩气。之后的发掘工作,发掘人员就佩戴封闭循环的呼吸面罩进入穹顶内工作。”

“这是整个穹顶的中央大气过滤器和气体交换机,在发掘中打开内部的空腔时,混入穹顶内空间的其他杂质气体都能在这里过滤消除,然后再补入相应的氩气。”

“最后,在穹顶内把封土移除,让朱棣的地宫外部轮廓全部显现出来,然后,土全部刮干净了,就不存在找不到墓道的问题了,所以地宫内部也就可以顺顺当当地进入了。”

郭沫若和吴晗大概从来没见过这么“盗墓”的。这不是打洞,这是把当年朱棣死后修建长陵的过程:盖地宫,送棺椁、封口、填土——再倒着播放一遍。

“我们……是想用一些探测手段找到长陵的墓道入口,然后挖掘正确的探洞,打开入口,”郭沫若说,“只是长陵很大,人力挖掘困难而且有一些危险,所以想到了工程机械……”

“那种探洞不仅危险,技术上我觉得也很落后。”

唐华决定继续把水搅浑。“所谓的文物,就是埋藏在地下的信息,比如长陵……发掘的建议是吴委员提出来的,所以它最重要的信息一定是《永乐大典》,对吧。”

“信息熵和热力学熵是相似的,二者也是可以相互转换的,总的规律就是,熵不可逆,能量无法被再利用,且永远在增加。那么,文物在出土之后的熵增是在加速呢,还是减缓呢?”

显然,郭院长一定是被搅晕的。因为和他对线的是信息论和信息熵概念的提出者。

郭沫若:“那这个穹顶的造价……算了,我们现在大概是没有这么多经费的。”

唐华的态度就是,打洞发掘长陵不行,得建穹顶,完全密封并在惰性气体保护下整体发掘。中国工程院和重工业部只支持整体密封发掘法。

这种方法……也就21世纪才用得起,比如南海一号沉船。不要说巨型穹顶的造价了,里面灌注的氩气花的钱就是个天文数字。

……

伊尔库茨克-新西伯利亚之间。

“不行了,不行了,这火车开得太快了,我头晕。”

李复春面色不太好看,换了个座位,把窗帘关得死死的,不看外面的白桦树就不会晕。

唐华:“李副总理,这火车一点都不快啊,我还嫌慢呢。”

这次从北京到莫斯科,代表团坐的火车比以前快了——西伯利亚铁路去年大提速,特快专列的行驶速度达到了史无前例的70公里/小时,平均运行速度也超过了50公里/小时。不但李副总理,同行的其他人,年纪较大的同志头也有点晕。

这要是把你们丢在300+时速的列车上,那不是要当场晕倒……

但是话说回来,高铁的路基平整度不是现在的普通铁路能比的,西伯利亚铁路以前行驶速度55公里/小时,现在提到70公里/小时,路基看得出来并没有进行全面改造,是比1954年的时候颠了点儿。

李复春:“之前在北京的苏联国家计委同志说了大致的情况。计算机和数字通信网络对我们国家计委的工作有很大提升,对苏联国家计委的工作效率提升更大。可是我们这边的计委工作计划还没法做到苏联那么细致准确。”

唐华:“苏联干部总体的素质和学历都比我们高太多,用苏联国家计委那一套管理方法,我们这边大学生远远不够。邓主任之前也说过这个问题。”

李复春:“去年在北戴河,邓主任还跟主席提过意见,说一下子把合作社扩充到130万个,我们在农村都很难找到那么多合格的会计。”

这是去年北戴河会议前的事儿,那时候唐华在导弹试验基地。

邓子飞和主席争执辩论了三天,主席坚持他的农业合作化的进度表。但是,主席把邓子飞弄到农村工作部去了,不再兼任国家计委代主任。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