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4章,叛乱与起义(2 / 2)

“我们还有腰果。香水。榴莲。”

叶继壮:“……”

……

“我还以为越南只想买枪炮呢,他们看来自己的发展路线也是有章法的。”

总会计师对越南提供的农产品感兴趣。当听说越南不但要枪炮弹药,还想买钢材、水泥、廉价机床、机电产品,甚至想从中国买两座小水电的关键设备,不由得啧啧称奇。

李复春:“我发现和越南的外贸,能把重工业品变成轻工业品。如果多一些像越南这样的国家,我们轻重工业的弹性就更大了,如果重工业生产过量而轻工业生产计划不足,贸易可以把这个比例平衡过来。”

唐华:“如果和西方国家的贸易打开,那另一个方向的平衡手段也建立了,出口轻工业品,换得外汇再变成工业母机。”

总会计师:“在想这些事情之前,我们还是先讨论讨论,越南有什么我们真的需要的东西吧。”

唐华:“其实差别都不大,如果下决心和越南搞一笔贸易,越南给的肯定是农副产品及加工物,用来给您回笼货币减轻财政压力用的。”

“那种类当然有讲究了,难道我们会买榴莲?要是一船榴莲停在天津,连北京城都是臭的。”

“不至于不至于,援越抗法的时候我在越南吃过榴莲,很香的。”

……

没想到国家计委的日常会议也能跑题。

日内瓦和约是规定了,印支半岛以外的国家不得向印支半岛四国输出重型进攻性武器,但是中国和美国都在偷偷干这事,除了军用飞机和军舰这种没法藏的武器不好运,其他的都在干。

我方向北越提供的武器都是1954年7月之前生产的,这样一旦闹大了,联合国去核查,也找不到实锤证据。50式半自动步枪、50式机枪、108火箭炮和75毫米榴弹炮现在越军装备了不少,更重的武器就是苏联提供的122和152毫米榴弹炮,当然也是1954年前生产的。

据现在北越收集的情报,美国向南越提供的武器装备也是这个路数,南越军队清一色的加兰德,如假包换的40年代出厂产品。

但北越进口民用产品就没那么多限制,想买花钱买就是。

这么多年来,中国从很少有出口工业设备换取农副产品的先例——朝鲜不需要中国提供工业设备,苏联全包了。

但这一次是总理拍板定下来的,本质上是扶持越南,满足他1500万元的工业设备订购需求,然后看看越南有什么特产,凑够1500万发过来,就齐活了。

斟酌了一个上午,国家计委和外贸部列出了一个单子:

300万人民币的咖啡豆,虽然中国人不太习惯喝咖啡,但不买咖啡豆真的很难凑齐1500万。

500万人民币的果干,芒果是大头,不含榴莲干。

腰果属于坚果类别,这个进口了150万。然后还有七七八八的农产品150万,最后是400万人民币的大米。

进口大米三年前还很匪夷所思,1954年还在向罗马尼亚和匈牙利出口大米呢。今年要不是总理拍板一定要从越南买够1500万元的东西,也不会买。但特事特办,就友情支持一下越南吧,叶继壮和总会计师都是这样想的。

很多年以后,外贸部的物资进口部门变成全球吃货采买团的时候,想起1958年和越南的这笔双边贸易,还觉得很不可思议,新贸易格局的开端竟然是由一次高层拍板的“政治贸易”拉开的序幕。

……

10月15日,拜科努尔航天发射场。

1号发射架上,新一枚月球号运载火箭起竖,灌注完燃料,几分钟后就要点火发射了。

科罗廖夫专程从莫斯科来到拜科努尔,现场监督第二枚月球号运载火箭的组装、运输和起竖。

和上次发射间隔45天,但这45天科罗廖夫以及所有苏联的航天人员都很不轻松。和钱学森、唐华第二次通话时,中国同志认为火箭很可能某些零件有设计缺陷,没有做好应对更大幅度的振动的准备。

要排查所有零件的抗震能力是个巨麻烦的事情,所有零件的图纸和性能指标手册被重新翻出来,一项一项地做排除。排查工作展开后,果然找到了有缺陷的零件,还不止一个。什么螺丝的强度不够啊,焊点有问题啊,但最致命的缺陷液氧管道没有相应地提升强度。

科罗廖夫看完液氧管道存在缺陷之后直觉就觉得这肯定和第一枚火箭凌空爆炸有关,因为液氧管道抗震极限值不够,飞行过程中就会渐渐松脱,然后液氧喷出,火箭全毁。

第二枚月球号火箭紧急修正了这几个缺陷,增重大约30公斤,这在火箭的允许范围内。

“点火发射!”

月球号火箭轰隆隆地起飞。

助推器脱落,火箭消失在空中。90秒,100秒,120秒……第一级脱落,第二级脱落,第三级正常工作……

月球一号B卫星在运载火箭的推动下,达到了11.2公里/秒的速度,开始脱离地球引力,向月球进发。

6个小时后,根据测控站测量的数值,拜科努尔向月球一号B卫星发送无线电控制指令,修正航线以对准月球直撞过去。

第一次发送指令,月球一号B没有反应。

第二次发送,还是没有反应。

根据时间的变化,拜科努尔修正了控制指令的末位数字,第三次发送。月球一号B还是没有反应。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