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三章,你们的氢弹才1千万吨呀(1 / 2)

6626基地。唐华考察的第5天。

这里是名副其实的“激光之城”,一座小而全的城市,不像乌梁素海那种单纯的武器测试基地。6626基地不但有激光武器测试中心,还有装配生产工厂、研发中心,其中包括非常基础的激光物理研究室。

可能是因为激光本来就是中苏高度机密的研究项目,激光武器又是机密中的机密,建6626基地时,苏联干脆就把科学家也送到这里来了,一百公里内除了6626,连个像样的村镇都没有,安全而且保密。

基地的常驻人数两千出头,包括护卫部队400人(一个摩托化营)、900多工程/操作/维修等技术兵种。基地里的军人符合苏军5、60年代的性别配置惯例,有不少女兵,目测超过三位数,而且这些女兵非常主动。

咳……好像说了什么不该说的话。

但这可是6626基地,一个地图上都不存在的地方,无论唐华在这里做了什么都不会传出去。

基地其他几百人都是科学家:院士、研究员、高工、各种工艺工程师,这些穿常服的基地驻扎人员里,博士就有近百个。

……

“Kosmos-84的核电池功率这么小吗?都不到100瓦?”

唐华看一本厚厚的器件数据手册,ЛА-3大型空间激光武器平台的分系统、零件一般情况下都取自这本手册,看到核电池那一栏时,唐华忍不住问普罗霍罗夫。

“是的,原型机在乌拉尔已经做出来了,56到80瓦特的电功率。”普罗霍罗夫说,“毕竟Kosmos-84整个卫星重量才200公斤。”

唐华:“那看来只有等RORSAT项目的热离子堆,而且看这情况,热离子堆也只能作为辅助能源。”

唐华把ЛА-3的概念模型鼓捣出来了。卫星的主体是一根长37米、直径4米的圆柱体,这尺寸已经赶上长征-3运载火箭了。重量如果用纯太阳能+电池+电容储能是80吨,如果要核电池供电,大概要奔着100吨去。

卫星入轨之后打开两片大型太阳能帆板,整个卫星呈大“T”字形,那一竖是大圆柱体,尖端是激光器,中间有电池、储能装置、观瞄通信控制装置,控制系统连接着四组十几个小型姿态控制火箭。

ЛА-3平时就像根大炮管,始终瞄着下面的地球,当美国和苏联发生核大战,正好掠过美国-苏联之间的卫星就进入发射状态,稍微转一转卫星的炮管,大致对准拦截区域,卫星头部的激光器再根据导弹速度和方向微调,基本就可以盯住弹道导弹了。

核电池这个东西现在不是什么科幻玩意,上个月美国刚刚往天上打了一发,苏联也做出了原型机。

最简单的核电池是衰变电池,它不是核反应堆,就是在电池芯里放了大量的强衰变元素,比如钋210、钚238,在启用状态电池芯是烧得通红的,然后在电池芯外面围一圈太阳能发电板。

衰变电池电池功率太小,后来出了升级版热离子反应堆,电池芯换成铀235,可发生链式反应,产生的热量把铀棒周围的钾、钠烧到红得发光,然后在外面围一圈太阳能发电板……

“如果RORSAT项目的热离子堆功率还是太小,我们可以等比例放大它。如果还是太小,那就在ЛА-3上面带两个反应堆。其实我还有个更大的方案——”

普罗霍罗夫拿出另一张草图,“根据现在弹道导弹的技术发展以及导弹数量的增幅,激光反导系统在部署的时候,会面对数量极其庞大的弹道导弹群,单台ЛА-3的最大拦截数量是有限的,而在同一个轨道,同时运行的航天器数量也是有限的。我们要在一个航天器内集成多台激光拦截器。”

唐华目瞪口呆地看着普罗霍罗夫拿出来的草图。达瓦里希,歼星舰都给你设计出来了?

这艘“歼星舰”尾部的五个大圆形不是发动机喷口,而是五套激光拦截器。歼星舰内装两台反应堆。由于系统极其复杂,这艘歼星舰是载人的。

“达瓦里希,你想过这样的歼……天基战斗基地,重量有多少吨吗?”

普罗霍罗夫:“八百吨左右,但是单个部件不超过100吨。它的5套激光拦截系统供能充足,拦截频率是ЛА-3的两倍以上,只要呆的位置合适,一部战斗基地在一个周期的作战中就可以击毁100枚弹道导弹。”

……

老普啊,你设计的东西这么牛,科罗廖夫知道吗?

科罗廖夫肯定不知道,要是知道了,他一定会从莫斯科飞过来掐死普罗霍罗夫,土星-5那么大的火箭要连发8枚才能把这艘太空战舰发射上天。

其实就算是唐华画的80~100吨的ЛА-3,要打上天也得超重型运载火箭。

这其实是苏联80年代设计的Skif-DM激光反导卫星,预定要用能源号火箭发射升空的。但1987年,Skif-DM的缩小版,20吨级的验证星发射失败,在设计局调整卫星和火箭技术状态准备打第二发时,苏联解体了。

对天基拦截项目的前景,唐华觉得,在1967年《外太空非军事化条约》签署之前,要是能把20吨的验证星发射上天,试试在太空中用激光烧导弹,那就圆满了——做到了原历史位面都没做过的事。

80到100吨的ЛА-3,可能最后是一个战略忽悠武器。如果那时候(再快也得70年代了)的苏联领导人智商在线,或许可以反过来,苏联拿这个概念忽悠美国……

……

从6626基地返回莫斯科,邓稼先和彭恒武刚好从北京赶到,汇合在一起。

别尔乌辛在北京时,双方商定互访核武器设计单位,别尔乌辛和库尔恰托夫先访问了房山的原子能科学研究院。现在中国专家回访。

苏联核武器的主设计单位是第504科学研究所,这个研究所是……苏联由农业机器制造部下属的。

参与了一些分系统设计的第326中央设计局,是邮电部下属的。还有中型机器制造部的几个研究所,也是苏联核武器的辅助设计单位。

“苏联同志说,参观504研究所还需要等两天,”唐华说,“下个月,苏联就要恢复核试验了,他们研究所确实比较忙。”

除了工作忙,504所大概在努力拾掇各办公室,把一些连中国同志也不能看的东西收起来吧。

“唐部长,又逛列宁墓啊。”

这两天空闲的时间,唐华在红场参观了一次列宁墓,上上下下拍了很多照片。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