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一章,南昆铁路与南防铁路(1 / 2)

广西,平果县。

平果不是苹果……平果县也不产苹果。1951年,百色专区的果德县、平治县合并,两个县的名字各取一个字,平果县。在南宁市的西北方向,南宁市与百色市之间。

平果县火车站现在还是一栋满是脚手架的四层大型建筑,但是火车站后面的铁路线已经配置齐全。

远远地传来一声汽笛,在火车站铁轨旁边的人群顿时兴奋起来,大声的欢呼、普通话的声音、广西土话呱呱呱的高声交谈,混杂在一起。

不过,场面虽然非常喧嚣,但人群还是井然有序的。广西自治区的副主席、铁道部第十师师长、百色专区书记、平果县长、县委书记在人群的排头,他们也在望眼欲穿地等待着第一列开往平果的、不属于筑路运输的列车。

南宁到平果的铁路是南昆铁路的一段,也是南昆铁路最早开工的路段。

南昆铁路从昆明和南宁同时开工建设,铁道部的大军逢山开路、遇水搭桥,经过两年零10个月的建设,南宁到平果段已可以通车,苹果到百色段铺轨接近尾声。

南昆铁路建设工程的西段,铁道部第十一师正从云南向广西挺进,昆明市石林至施家咀路段9月份完成铺轨。

汽笛声传到平果车站时,列车已在拉闸减速,最后几百米列车越来越慢,最后缓缓停在车站。这是一列货车,车皮有的装着化肥,有的装着大大小小的各种轻工商品,有的闷罐子车皮打开一看,原来装的全都是人。

“从今天开始,平果,平果县,有铁路了!”

平果县县委书记激动得语无伦次地对在场的人宣布。

“再接再厉,用25个月时间攻下最后的堡垒,保证1965年1月南昆铁路全线通车,有没有信心!?”铁道部第十师师长商志功大声问在场的铁道建设队伍。

“有!”

……

“南宁到苹果的铁路等于是通车了,就是客运站大楼还没完工。这是钢材紧俏,有钢都修铁路了,盖楼只能顺延计划。南宁到钦州、防城港的南防铁路,钦州段也通车了,防城港大约会在明年6月通车。”

国家计委,这次是总结广西最近两年的建设情况。

连接昆明与南宁的南昆铁路是国家级的重点工程,它能让昆明连接到南宁,再通过湘桂-京广,接入全国铁路网,摆脱“昆明铁路通国外”的怪现象。

南宁-钦州-防城港的南防铁路,虽然只有100多公里,难度也不算很大,但这能让南宁获得一个距离较近的出海口,加上南昆铁路,就连带着昆明也有了出海通道。

总会计师:“南宁现在四个方向都有铁路伸出去,区域经济中心的大模样就快形成了。如果建设得好,其实河内都可以纳入这个经济圈里面。南宁-钦州-防城港是核心区域,辐射广西、云南以及北越。”

叶继壮:“河内已经很自觉地纳入经济圈里了,从河内往广西运粮,从广西往河内运轻重工业品。越南同志和我们搞外贸真是过分随便,好多进出口单子外贸部都没掌握,广西自己把交易完成了,很晚才通知外贸部。”

李复春:“广西区政府居然还有了外汇储备和自主的外贸交易账户?”

叶继壮:“当然没有,但是,那些越南同志和我们做贸易不用外汇,用人民币!”

……

唐华:“广西的轻重工业都还有不小的发展潜力,以南宁-防城港为核心区,原料和输出产品都比较大宗的工业企业,尽量靠近核心区;精细化工、精密机械和电子产业可以稍微远离核心区。桂林电子工业园区就是按这样的规划建设的。”

总会计师:“桂电园区是个长期工程,现在广西的问题是,柳钢的产能好像又要不够用了。”

平果火车站就是没领到钢材而延期,柳钢实在是忙不过来了。

到1962年,柳钢从1.7万吨的小高炉升级成5万吨的高炉,再上30万吨国产高炉和炼钢转炉,现在有1套30万吨高炉和2套5万吨高炉,年产能40万吨,只供应广西的建设,但仍然供不应求,要从区外调进钢材。

彭总哼了一声:“柳钢的钢铁不够用吗?好像还有富余呢,今年3月来宾的四排山大械斗,后膛炮都用上了,这炮管就是柳钢干的吧。”

总会计师、李复春、叶继壮、唐华:……

四排山离来宾15公里,两个村公用一条河作为灌溉水源,用水矛盾大概是在光绪年间产生的,调解起来很困难。

3月份有点春旱,械斗就自然而然地发生了。来宾武装部、公安局派出的车队赶到四排山时,俩村一共派出了八九百人,正列成横队对冲呢。

其中一方有5门树干炮,另一方有2门下水道水管炮,每一方还有十几支土枪,械斗现场硝烟弥漫,爆鸣声、鼓点声、号角声和哨子声不绝于耳。

武装部派出的三辆吉普车冲到战场中间,吉普车都在车前、左、右都挂了加强钢板。头戴钢盔的武装部长在车上用冲锋枪朝天打了一个点射,才让两个村的人冷静下来。

劝阻、送伤员就医、拘押责任人、缴械、清查。这两门下水道管炮的水管来自于来宾自来水公司,是村民借亲戚关系偷偷搞来的,把水管拖回来后,村民还自己用炽红的钢丝加强过。

……

邓子飞:“广西的农村工作,事情特别复杂。土改解决了阶级矛盾,但还有背后的宗族矛盾、土客矛盾、地域矛盾,这些矛盾延续的时间都很长,中组部在加强广西的干部队伍建设,希望接下来两年能把这些情况给解决掉。”

李复春:“还有农村基础教育,把小学教育的触角伸下乡,对农村管理工作也等于是一个助力。”

邓子飞:“唐华,咱们前阵子发射的那颗卫星,带去太空的种子回来以后都会变出什么好玩意来?”

唐华:“这是没法预测的,宇宙辐射照射过的种子,有90%会被照坏,发不了芽;剩下的那10%,有少部分会产生各种各样的变异,但变异成什么样子事先不知道。我们要把这些种子全种下去,然后观察那些发了芽的种子,长大以后变成什么样,如果运气好,那就会得到一种很强的新品种。”

长征-3号11月底发射的这颗“科学实验一号”卫星,就是纯粹的科学实验,不带军事用途。

3.7吨的卫星有一个900公斤的返回舱,这是比照着载人飞船返回舱的模样做的,里面除了测试仪器,还放了水稻、小麦、大白菜、圆白菜、茄子、莴笋、西红柿、甘蓝、芹菜种子,以及一盒还在生长的平菇。

趁着做航天器返回舱试验的机会,把这些种子送上太空,晒晒宇宙射线。

卫星除了返回舱,还有一个2.8吨的仪器舱,在轨道上做科学观测,进一步完善“九章辐射带”的三维全图,还有就是一套电视系统,镜头对着舱内,升上太空后会释放一些小件物品,它们会在失重环境下飞来飞去。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