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章,激光冷却试验中心(1 / 2)

1963年,中国钢铁产量首次突破3000万吨,是从1962年的2685万吨一下子跳到3120万吨。

但是日本和中国差不多同样生猛,钢铁产量从1962年的2755万吨跳到3150万吨,还是压中国一头。

唐华对日本的钢铁业发展速度是有预计的。日本经济在持续高速增长,1964年应该也会高速增长,但1965年以后,因为没有越战红利,增速可能就会不如原历史位面了。

1963年,世界钢铁产量的排名是:

美国还是世界老大,一亿吨;苏联8080万吨,西德3580万吨,日本3150万吨,中国3120万吨,英国2300万吨,法国1750万吨。

苦逼的大英帝国,曾经让中国立为奋斗追赶目标的大英帝国,1961年就被中国和日本超车了。

“在朝鲜战争结束10年之后,中国人在报纸上公开了他们1963年的主要经济数据。”

“在十年前,美国在朝鲜半岛与之战斗的中国,是一个只有小部分现代工业项目的农业国,但就是这样一场实力极不对等的战争,让美国付出了惨痛的代价,甚至惨痛到1963年美国人仍对中国介入战争深感畏惧。”

“从1963年中国公布的经济数据,我们应该意识到,中国的工业化进程正在飞速向前。今天的中国已与我国、英国、德国并驾齐驱,跻身世界的二等工业国之列。而且,中国仍在高速发展。”

“从大国阵营对比看,中苏拥有1.12亿吨钢铁产量,美、英、法为1.4亿吨。但如果西德和日本被纳入西方阵营,那么西方主要国家就拥有超过2亿吨的钢铁产量。”

“或许在未来,将我国和德国拉上美国的战车,是美国必然做出的选择。”

“但我郑重建议,我国的政治家应谨慎考虑纳入美国的战车,这可能会使日本陷入毁灭之火。”

……

“日本人的杂志把我们列入了二等工业国,其实我们哪有这么厉害。出了北京到河北走走,一大片一大片农村还是老样子,和十几年前比,大概也就是能吃饱了、身上不至于衣不蔽体了。”

唐华评论《读卖新闻》的这篇重头文章。

“中国现在大概七亿多人,三千万吨钢分摊到七亿人头上,也就那么一点点。而且,我们钢铁产量好歹到了美国的三分之一,可发电量只有美国的五分之一。”

刘鼐:“但是日本的这个作者非常反对日本纳入美国的军事同盟体系,这和当年我们打的鬼子可不太一样。”

唐华:“那是自然啊,老刘,当年顽固死硬的老鬼子都被你们打没了,就算没死也不能再步入政界,现在日本政界倒是活跃着一批当年被你们俘虏的受过教育的鬼子。”

王鹤寿:“按说我们人均钢铁产量确实很少,但三五计划钢铁产量还要翻一番,想想以后一年六千万吨钢铁,怎么组织生产,钢铁怎么用出去,还是头大。”

三五计划的规划里,钢铁产量的年增长幅度是不低于15%,工业总产值的年增长率也是15%,大约是5年翻一番的样子。因此到1967年,钢铁产量会增加到5500~6000万吨。

这个钢铁产量,钢铁工业局局长表示hold不住了……

唐华:“五年之后我们的基本建设投资也会比现在高得多,现在一年投资500个亿,投资全部落实了;1968年我们可能一年投一千亿,而且也会全部落实。1967年六千万吨钢也一定用完。”

王鹤寿:“所以现在感觉,钢铁企业还是做大的好,企业做大,全国钢铁企业总数就少,而且大钢企的劳动生产率高,产品技术和平均质量也容易提高。”

唐华:“从北到南,鞍钢、本钢、唐钢、包钢、马鞍山、武钢、重钢、上钢,八家的钢铁产量占了全国钢产量的四分之三,三五期间还是这样的比例,这8个钢铁企业产量还是维持在总产量四分之三的规模。”

三五期间唐钢新厂三期和上钢宝山区的新一代钢铁线会陆续投产,中国会第一次出现单厂年产量超1000万吨的钢铁企业。

马鞍山也会仿效唐钢,上马第三期和第四期工程。

然后就是还有个不太大但也很重要的钢铁企业:台北钢铁厂,这是依靠拆船废钢、输入煤炭和进口铁矿石运转的钢铁厂,预期年产量200万吨。

台钢其实不算台湾最亮眼的基础工业项目。1959年中美缓和,台湾的封印解除后,水电+进口铝土矿的电解铝业是有色金属局的五大重点铝厂之一,相对排名比台钢在钢铁工业系统里的排名高多了。

……

三五计划开始后,王鹤寿这样的“恐高症”患者不是个例。

毕竟这个干部群体大都是从一五甚至49年建国起就在一线搞经济的,国家工业规模越来越大,一个超巨规模的工业体系正在成型,这个体系的门类之纷繁超出了很多人的想象,而且每一个工业小类小项的规模都在急速扩大。

所以现在唐华得耐心对他们做心理疏导,反复对他们说“这是小场面,淡定”。

要是他们自己慌了,懵了,那他手上的一摊子事可能就乱了。

最后,李强也找上门来了……

不过李强倒是没得恐高症,他从上海回到北京,找了一圈,在清华大学物理系的激光研究中心找到了唐华,是确认一下出口型计算机的型号更新。

“C65计算机?是啊,是该采用集成电路技术了。”唐华说。

出口型计算机5年更新一代,C55、C60,接下来就是1965年推出的C65。

李强:“从营销的角度出发,今年4月的广交会,我们应该发布C65计算机的预售信息,10月秋季的广交会可以摆一台演示样机。”

唐华:“C55叫Hurrie,飓风,C60叫台风,C65你们琢磨出什么名字没有?”

李强:“tornado,龙卷风。”

唐华:“哦对了,还有出口型的超算。应该是叫CU-65吧。”

李强:“CU-65是thuorm,雷雨……设计也还没结束,谭浩强小组正在根据我们定的指标搭配各种模块。CU-65运算速度也分了四档:1000万次、1500万次和2000万次,另外还设了最高一档,定制机,想要多快,看给多少钱。”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