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为另一位诺奖得主写的歌(1 / 2)

唐华还在三亚的时候,三人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的消息在全国已经掀起几波新闻热潮了。从官方报纸广播电视到民间老百姓的街头话题,诺贝尔物理学奖的热度都高得不行。

如果用简单比喻来形容的话,就好像是中国人第一次获得诺贝尔奖一样。

当然不是,唐华三人算是第二次获奖。但显而易见,这次获奖大家的开心程度要远超过1957年。

原因可能这是第一次在中国国内完成的物理学研究,但更可能是——激光技术的发明对中国的生产以及每个人的生活都产生了影响。

有些弄不太清科学原理的工人,在食堂侃大山的时候还信誓旦旦地宣布“抗美援朝那时候的防空导弹就是激光的!把美国鬼子打老惨了”

或者说“钱教授的原子弹爆是炸用了激光吧?”

对了,在浙江湖州——钱三强的老家,以及浙江诸暨——赵忠尧的老家,还有广东罗定,真有不少闲的蛋疼的大妈带自己的娃去看三位的老宅,说他们是文曲星转世,带娃来沾点仙气。

乡镇党组织赶紧劝阻,批评“你们不要搞封建迷信”,这才把这些人劝回去。

……

诺贝尔奖项在现在的国人眼里,还是挺权威的。尤其是1962年,正任清华客座教授的朗道获奖后,中国媒体对诺奖做了很完全很详细的介绍,很多电视观众记不得朗道的中名是啥,但都记住了诺贝尔物理学奖是很厉害很难得的奖。

至于1963年,诺贝尔委员会把和平奖颁给了肯尼迪,一开始国内是嘲讽了几句的,说和平奖给一个刚刚威胁要对中国发动核战的人,简直太开玩笑。

但一个月之后,肯尼迪被砰砰砰砰,国人对诺贝尔和平奖的态度,好像又稍微有点反转:

“原来肯尼迪真的不想打仗啊,怪不得颁发诺贝尔和平奖给他。美国的资本家不允许美国总统不发动战争,所以把肯尼迪干掉了。”

……

“哎,我这几天可是寝食不安,只要一出门,就是前呼后拥的,累啊。”

在文昌,唐华和赵忠尧通了电话。

“赵老师,这些清华的学生也这么不淡定呢?他们又不是没见过诺贝尔奖获得者。”

赵忠尧:“见过的那是苏联人嘛,这次是中国人,而且咱们这几个人,老百姓以前还都是听说过的,甚至知道我们都做过什么。”

唐华:“……好吧,好吧,那就让大伙儿高兴高兴。能让全国人民乐呵几天,那也不错。”

赵忠尧:“对了,你和三强说要让我一个人去,我替你们代领证书和奖金,这个事现在可没定,听说中央也在开会讨论呢,你跟主席他们熟,最好你也问问。”

……

“总理,瑞典领奖,这个没什么特别的必要去。”

在三亚航天发射中心,唐华用专线拨到了总理的办公室。

总理:“你们做出的贡献全国人民都在看眼里。科学研究获得了国际的认可,然而还只能在国内不能亲临现场,对你,对三强有点不公平。”

唐华:“不是不让去吧,是我不想去。领个奖这件事情,真没什么特别值得去一趟的。还有啊总理,我要是去了瑞典,肯定买一堆鲱鱼罐头邮寄回来……”

总理:“……”

……

诺贝尔物理学奖公布的时候,唐华在三亚、钱三强在罗布泊,只有赵忠尧在北京。赵忠尧回复物理学委员会,三人接受物理学奖的奖金和证书,但是由于工作和其他因素的影响,三人是否前往瑞典领奖暂不能确定。

物理学委员会主持日常事务的秘书长很快回电,说三人不能一同前来那太遗憾了太尴尬了。诺贝尔物理学委员会主席埃里克·卢德伯格还亲自另写了一封电报,说虽然知道身份十分敏感,但大家都想见到唐华。

这……

“埃里克·卢德伯格主席,您好。厄兰德秘书长、诺贝尔物理学委员会的委员们,你们好。”

在镜头前,唐华戴一顶巨大的遮阳草帽,上身短袖T恤,再加一条大裤衩,站在袁隆平的籼优二号试验田田埂上。

“获知今年我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的消息,我十分高兴,同时也感谢诺贝尔物理学委员会对我们的研究成果的认可,对激光物理这一学科领域的认可,以及对中国科学研究能力的认可。”

“我满怀恭敬和感谢地接受今年的诺贝尔奖,但很遗憾,12月10日我可能无法亲临现场接受证书和奖金。”

唐华伸出手,向后方的稻田指了指:“12月初,今年的第三季水稻就要收割,我必须在那时候收割稻谷、脱粒并尽快晾干,如果耽误了农时,水稻稻粒就会发芽,烂在田里,那损失可就大了。”

在摄像机后面藏着的袁隆平、张先程咬着牙,嘴巴帮子鼓鼓的,显然憋笑憋得很痛苦。

一想诺贝尔委员会的老头们看到这盒录像带后气歪鼻子的画面,唐华自己也忍不住笑了。

镜头切换,摄像机先拍拍一望无际的稻田,唐华则忍痛从身边的稻田拔下一根稻穗。

再次开录。

唐华手举刚才拔下来的稻穗,注视着。稻穗还没到收割季,田里的稻花刚褪不久,稻穗是嫩绿色的,稻粒干瘪。

“刚才只是开个玩笑……但是,先生们,请你们多多关注这棵水稻,它所包含的技术虽然平平无奇,但却也凝聚了中国最优秀的研究人员的心血。并且,这株水稻将会改变整个世界。”

“通过对杂交和育种技术的巧妙应用,这种水稻在其他生长条件相同的情况下,产量比传统天然水稻高25%,并且具有很强的抗病虫害能力。”

“现在,中国有1亿人口处于季节性饥馑状态,也就是俗称的吃不饱肚子。”

“我们正致力于改变它。如果杂交水稻能在中国普及,那么中国人就有望解决自己的吃饭问题,而不是对外输出难民或者战争。这就是对世界和平的最大贡献。”

“科学家们的使命,除了探索未知世界,拓展人类知识的边界,还有责任为全人类谋福利,让我们的世界变得更美好。这也是诺贝尔先生创立诺贝尔奖的初衷。”

“所以,无论它所采用的技术是粗陋还是高级,我认为,杂交水稻在未来,都值得一个诺贝尔生物学奖加一个诺贝尔和平奖。”

……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