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五章,埃及空军没了(2 / 2)

埃及向西奈半岛调了2个装甲师和5个步兵师,加上后勤部队,现在半岛上已经聚集了11万人,进攻迫在眉睫。

以色列空军的第一波攻击没有漏掉阿里什镇,不但因为这里是埃及陆军的指挥部,还因为在阿里什附近有埃及的一个野战机场。

在阿里什镇,以色列空军受的挫折挺大。

曼苏拉空军基地是埃及空军的五大主力基地之一,以色列战机零损失把这个空军基地废掉了。

阿里什镇只有一个野战机场和一个军团指挥部,前来攻击的18架以色列飞机掉了8架。

这又是埃及军队难以捉摸的脑回路搞出来的:因为埃及军队的红旗-4防空导弹单元数量不太多,为了保证西奈半岛就要发起进攻的十万大军头顶有防空保护伞,埃军把几乎所有的红旗-4野战防空导弹都派到了苏伊士运河以东。

机场裸奔?不,埃及人觉得并没有裸奔,我这不是有S75远程防空导弹吗?而且有三个营呢。

……

特拉维夫。

“吉洋里斯空军基地,摧毁,我军损失1架飞机,2架被击伤。西开罗空军基地,摧毁,我军损失2架飞机。曼苏拉空军基地,摧毁,我军无飞机损失,仅2架神秘-4轻伤……”

以色列空军莫迪凯·霍德少将向摩西·达扬介绍今天的战果。

“阿里什野战机场和埃军指挥部,野战机场摧毁,指挥部不明,我军损失8架飞机,1架被击伤。”

“哈斯那野战机场,摧毁,我军损失10架飞机,1架被击伤……”

摩西·达扬忍不住了,指着西奈半岛地图上那两处位置,问道:“这两个野战机场我们损失的飞机,比运河以西的7个机场破袭损失数还高2倍!空军是否需要改进你们的战法?”

莫迪凯·霍德:“是的,我们对红旗-4的重视不够。没想到这种10年前的防空导弹,现在仍然很难干扰。”

“从明天起,停止对运河以东的埃及地面部队的打击,这个工作就交给以色列陆军去做吧,”摩西·达扬说,“空军该准备对约旦和叙利亚的行动了。”

开罗。

“哈克瓦总司令,人们从今天上午到中午,陆续听到埃及郊区传出多次爆炸声,苏联大使馆想确认,埃及现在是否处于战争中?开罗是否安全?”

6月28日下午3时,苏联驻埃及大使打电话问武装部队司令穆罕默德·哈克瓦。

“是埃及空军与炮兵在进行实弹投弹训练。埃及很安全,开罗,也很安全。”哈克瓦咬牙切齿但又竭力用平静的语气说了这句话,挂掉电话。

“叙利亚总参谋部。例行确认,你们是否能在7月2日准时发动进攻?”

哈克瓦:“地面部队集结和准备工作正常,计划无误。”

哈克瓦抬起头,与纳赛尔总统在办公室四目相对,两个人脑瓜子里都一团乱麻。

……

文昌。

“中东那帮子国家搞什么鬼,乒乒乓乓,一言不合就打起来了,这可千万别耽误苏联火箭运输船的行程啊。”

钱学森现在最担心的就是苏联火箭运不过来或者迟到。

唐华:“我现在比你还急。都7月2号了,报纸广播还是只能看到6月29号的战况,消息传递的速度太慢了。……不过也是现在不在北京,我们驻埃及大使馆传回来的信息没办法及时看。”

钱学森:“埃及说以色列侵略他们,不会是真的吧?”

唐华:“埃及和以色列互相说对方入侵自己,但以犹太人的尿性和1956年他们的前科,很可能又是以色列先动的手……”

第三次中东战争,莫名其妙地从六五战争变成了六二八战争。不过,头两天的战况还仍然是惊人的相似。埃及虽然没直接报自己的损失,但从他们官方6月29日咬牙切齿的发言语气猜测,现在埃及应该已经没有空军了……

现在的悬念是,苏联会怎样动手干涉?干涉能不能逆转结局,或者至少改变一部分战争的结局?

苏联海军对以色列海军有心理优势,这是1956年打出来的。

苏联的常规军力也比原位面的苏军强一点。但最重要的是,苏联需要苏伊士运河,无论是海上贸易还是登月火箭运输都离不开它。有这个需求驱动,唐华相信苏联总参谋部和苏共中央都会做出“最后救场”的决定。

如果估计得没错,现在黑海舰队的苏联军舰已经在土耳其海峡外面排队等待通行了。除了军舰之外,苏联还会怎样支援埃及?

——还是由苏联国防部和总参谋部那一帮元帅大将们想作战方案吧。

唐华:“先别管埃及那破地方了。这玩意儿明天就要上天啦,想想看,有没有什么工作遗漏的或者没做到位的?”

钱学森:“这光想可不行,得回去看那几百页的文档。……文档还是由他们质检组的同志看吧。”

唐华和钱学森此刻站在第一枚长征-15脚下。

三个和长征-5号基本相似的大圆筒并排,把身后的发射塔都衬托得小了一圈——这可是专门改造过的百米高塔。

中间的圆筒比左右两个高出一截,登月飞船在鼓囊囊的整流罩里面,看起来像是放大一点的神舟飞船。

唐华:“第三级氢氧火箭,假的,是配重;逃逸塔,假的,是模型;指令舱和服务舱是真的样机,但服务舱没有燃料;登月舱,假的,是模型。”

钱学森:“17个月做到这样,已经不错了。哦,第三级氢氧火箭在承德试车表现良好,今年底就可用了。”

唐华:“那是第二枚长征-15才考虑的事了。现在第一枚能顺利发射才是最重要的,如果第一枚砸了,今年底也不需要第三级了,因为我们得继续再射和第一枚一模一样的火箭上天纠正错误。”

钱学森:“不至于那么倒霉。我还想看用长征-15发射的指令舱能否准确降落在南海海面呢。”

唐华:“我的要求更低一些,这次发射,只要火箭能把东西打上近地轨道就算成功了,降落不成功都可以……”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