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八章,NASA破防了!(2 / 2)

7月20日至7月26日,“科罗廖夫”号停在黑海边上、第聂伯河入海口的斯堪尼斯拉夫七天。从第聂伯河开出来的3艘内河运输船,在斯堪尼斯拉夫与“科罗廖夫”号并靠,完成了内河-海船的货物中转装卸。

“这四个巨型长方体包装箱,显然不是‘质子’号火箭,”查理兹说,“CIA告诉我,他们了解了更多的情况。中国从天津运往海南岛的登月火箭,包装方式和它似乎一样,也是四个大箱三个小箱。”

“是,是的,我们也猜测是这样,”阿夫朗谢只好承认了,“‘科罗廖夫’号运送的是一枚登月火箭,目的地应该是中国。”

查理兹:“你知道这个信息意味着什么吗?你知道这个新闻会在公众眼里产生多大的轰动吗?你知道高层有多震怒吗?”

“不会是CIA已经把U-2的照片和情报分析递交给了参议院吧。”NASA副局长罗伯特·西曼斯说道。

“你猜对了,参议院不但知道了,而且军事委员会和太空技术委员会要马上召开听证会,西曼斯先生,您和詹姆斯·韦伯局长都要出席。”

……

“我有预感,我们会输。韦伯局长,我的感觉对吗?”

参议员休·斯科特说。

詹姆斯·韦伯:“不是,没有,没这回事。我们目前还是占据领先的位置,我们会是第一个登上月球的。”

休·斯科特:“三个星期前,你向我们解释说,中苏即使联合登月,他们的巨型火箭制造速度也赶不上美国,最快也只能一年一次发射,从1967年持续到1971年,最后在他们公布的1971年5月1日登月。”

此前NASA的解释是,火箭由中国总装,苏联把零件运到天津,中国和苏联的零件在一起组装成火箭,制造速度大致一年一发。

现在从黑海突然运出一枚长征-15,这下NASA破防,参议员和总统也破防了。

NASA在七月份的解释显然不成立,不是中苏协力生产零件、天津总装,而是中国和苏联拿着同一套图纸,各自的航天工业各自独立制造火箭。搞不好会是苏联一年产两枚,中国一年产一枚……

“载人登月是一个复杂庞大的项目,并不是火箭制造得多就可以加速的,”詹姆斯·韦伯说,“每一次火箭试射,都要详细地收集和分析当次试射火箭的技术状态,它显现出来的性能是否与设计的理论数值吻合,这个分析和印证的周期至少要100天。”

“至于中国火箭惊人的进度,”詹姆斯·韦伯又补充,“他们的火箭设计时间并不是一年半,而应该从长征-5号的设计开始算,那时候中国就为登月火箭的设计做了一部分的预先准备工作。”

“现在您认为,中国和苏联到底会在什么时候登上月球?”参议员普罗克斯迈尔问。

詹姆斯·韦伯:“1969年下半年到年底,而我们会在1969年上半年登月。”

韦伯局长的这番话引起了现场的一阵骚动,大部分参议员不信韦伯的话。

“韦伯先生,在今年7月份以前,您向我们保证,中国和苏联的第一枚可登月的火箭最早也要在1968年才能发射,然而1967年7月他们就发射了;7月份的听证会上,您又说中苏只能一年发射一枚火箭,现在,中苏的发射频率恐怕是您预料的三倍。”

“韦伯先生,您的发言已经没有多少公信力了。”

……

1966年3月,中苏放出了联合登月的风声;4月份达成协议之后正式宣布。韦伯觉得就算最疯狂的速度,设计100米+、100吨+的巨型火箭也要两年半的时间。

没想到的是1967年7月3日就上天了,当天美军的雷达站、测量船都探测到了火箭,而且美军已经注意到这火箭第一级脱落时分解出来坠落的物体很像长征-5。

7月7日,中国的电视台正式报道“中国、苏联联合登月的第一步圆满成功”,电视画面里的“大三连”印证了美军情报机构的分析。

NASA的第一反应是:火箭还能这么“凑”出来?!

……好像是可以这么凑出来。长征-5号发射过了,雷达监控信号、电视新闻画面都有,美国也大致猜测过长征-5的近地轨道运载能力,估计得有40吨。三个芯一级并联在一起,近地轨道运载能力不就妥妥的100吨+吗?

中间的芯一级结构要加强以承受两侧芯一级的拉力,加强程度要恰到好处,不增累赘重量。……但想想中国的工程设计都用的什么计算机,这也不奇怪。

7月份参议院对NASA的脑瓜子就不抱什么希望了,你们从1957年开始设计F-1发动机,1961年开始设计土星五号,花这么长时间搞的大火箭,中国人一个大三连就给解决了,很明显这是智商压制。

智商不能指望,只能指望美国的钞能力,赶紧完成火箭和飞船的试飞,抢先登月。

“我来看一下你们制定的试飞计划和登月计划,”普罗克斯迈尔说,“18周也就是每四个半月试射一枚火箭,67年6月这次是火箭无人测试1;10月是火箭无人测试2,接下来是载人近地轨道测试,奔月测试,载人近月面绕月测试,1969年4到5月,第六枚土星-5登上月球。”

“我们也估计一下中国和苏联的登月计划。67年7月第一枚试射,如果他们也进行五次试射,如果他们的试射是四个月一次……1969年3月登上月球。”

普罗克斯迈尔说完,全场一片寂静。

“参,参议员先生,”罗伯特·西曼斯说,“中国和苏联的航天计划不可能这么顺利。他们的长征-5号我们之前了解过,在第一级并联了9台发动机,这意味着他们的登月火箭在第一级并联了27台发动机,而土星-5的第一级只需要五台发动机。”

普罗克斯迈尔:“所以呢?”

“所以我认为,中国和苏联的登月工程至少会经历一次发射失败,从而落在我们后面。”

西曼斯副局长的这句话比韦伯局长刚才那句还要招人嫌,立刻就被参议员们轰了下去。

“1957年我就是参议员,”亨利·杰克逊说,“你的前任在这里挨过我的骂,知道为什么吗?因为那时候中国连续发射两枚卫星,连续两次成功,而美国那时候的火箭发射连续六次失败……”

普罗克斯迈尔:“美国不能把希望寄托在中国出错身上,我们必须挖掘潜力,加快进度。”

普罗克斯迈尔低头看NASA提供的资料。无人测试1,无人测试2,载人近地测试……

“土星五号的第一次发射完全成功,既然这样,NASA不如跳过无人测试(2),10月份的发射直接进入载人近地轨道测试的环节。”

“诸位觉得怎么样?”普罗克斯迈尔没看詹姆斯·韦伯,而是左右看看,征集其他参议员同僚的意见。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