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传8:中国核潜艇发展史(上)(1 / 2)

加拿大《大唐防务评论》2011年特刊:《中国核潜艇发展史1960-2010》(China nuclear submarine:1960-2010)

编辑:福可平

中国的核潜艇发展最初落后于美国和苏联。其第一艘核潜艇项目启动于1960年,反应堆的前瞻性研究启动于1958年,此时美国和苏联的第一代核潜艇已批量服役。不过,据最新解密的中-共党史披露,1946年上半年,前往延安的唐华在延安科学院演讲授课时,就与学生就核潜艇的原理、结构、使用方式进行过深入的讨论。由于在延安科学院听课的不只有大学学生,还包括毛、朱、刘在内的诸多中共高级干部,因此从1946年起,核潜艇的概念就和其他现代工业、军事装备的概念一起,灌输入了中国高层领导人的意识中。

在具体的核潜艇工业方面,1958年之前中国有两个重要节点。第一个节点是1950年重工业部船舶工业局成立,并同时在上海成立中国船舶研究院;第二个节点是1953年,随着钱学森归国,“钱唐”组合成型,中国国防高级技术研究院成立;第三个节点是1954年,中国从苏联购买了一座核反应堆及其他的一些核工业设备,这是中国研制核武器和核动力舰艇非常重要的前期准备工作。

在人才方面,中国的准备工作包括:首先是唐华作为顶层的工业管理者及技术导师,每当面临重要技术路线抉择时都为核潜艇的研制指出正确的方向;中国船舶研究院自成立起就聚集了一大批优秀的青年舰船设计人才;1953年,日本著名舰船设计师牧野茂来到中国,成为船舶研究院唯一的日籍技术专家,他在中国船舶设计史上具有极其重要的历史地位。

【上篇:中国攻击型核潜艇发展史】

一、091型攻击型核潜艇(3艘)

401艇(长城一号),1966年4月26日服役,1996年退役

402艇(长城二号),1966年4月26日服役,1996年退役

403艇(长城三号),1968年7月1日服役,1996年6退役

1953年成立的中国国防高级技术研究院最初下设三个中心,其中的核武器研究中心承担了核潜艇反应堆的早期设计工作。1958年,该中心试制了一座面向核潜艇设计的体积紧凑的核反应堆,并成功达到临界运行。虽然在核潜艇项目正式启动后,这座反应堆被证明其实并不适合安装在核潜艇上,但它为中国的设计人员提供了重要的练习设计机会。

1960年,聂荣榛、唐华宣布从核武器研究中心分出部分骨干人员,成立海军核动力研究中心,091型攻击型核潜艇的设计工作正式启动。

091型潜艇的线型已在此前中国建造的高速常规验证艇上通过了验证,最终采用了单堆、单轴推进、水滴型艇体、十字形尾舵、前水平舵位于指挥塔围壳的方案,这使得091型的外形完全不像同时期的苏联核潜艇,而类似于美国的攻击型核潜艇。采用单堆单轴的理由是简化设计、降低建造难度,至于单堆带来的全系统可靠性问题,中国决定用严格执行反应堆设计和建造质量规范的办法来解决。

091型的动力系统采用一座热功率11万千瓦、输出轴功率15000马力的压水反应堆,设计小组预估091型潜艇最终的水下最高航速在25~30节,这个速度在当时各国的核潜艇中属于中游水平,不高也不低,作为中国的第一艘核潜艇,能开到这个速度已是非常让海军满意,因而这个航速指标很快得到肯定,设计工作继续向前推进。

当设计工作进行到武器系统的配置时,艇载武器领域传来了一个不太好的消息:中国自行研制的第一代533毫米反潜/反舰两用鱼雷首次海上试射很不成功,基本是完全失败。这意味着第一代核潜艇交付海军时,很可能只有仿苏联的53-39直航鱼雷可用。为解决第一艘核潜艇很可能没有像样的武器系统的问题,设计小组大胆提出了增加单独的导弹垂直发射装置的想法,并得到了唐华的肯定。为此设计小组又推翻了此前设计好的潜艇首部图纸,将艇前部拉长、插入12个导弹垂直发射装置。

最终,091型潜艇形成了一套极为完善的武器系统:共有6个533毫米鱼雷发射管,备弹12+6枚,可发射各种533毫米鱼雷及4.8米级海军导弹;12个不可再装填的专用导弹垂直发射装置,用于发射7米级的海军导弹。

091型形成了中国早期和中期攻击型核潜艇的基本特征,即潜艇武器种类多样、火力充沛。在6、70年代,美苏中三国的核潜艇各有各的特色:美国核潜艇最终走向了静音型潜艇的路线;苏联在大潜深和高航速方向发力;中国则给自己的核潜艇装上了花样繁多的武器系统。

根据中国船舶工业60年史料集的披露,401艇在建造过程中并不顺利,首次试航之后因艇上出现诸多问题,被迫回到船厂进行全面检修和重建,再次下水的401艇解决了建造工艺问题,不过这也使得401艇和402艇几乎同时服役。1965年底,印尼人道主义危机爆发时,401艇和402艇虽已交付海军,但还在渤海和黄海进行训练试航,艇上的作战系统尚未完成调试。由于前线急需水下作战力量,最后401艇和402艇还是被调去参战,其中只有鱼雷发射管、导弹垂直发射装置不能用的一艘用于在苏比克湾外监视美国海军第七舰队;只有导弹垂直发射装置、鱼雷发射管不能用的一艘进入印尼海域,并在作战中发射巡航导弹攻击了印尼陆上目标。

总的来说,尽管091型核潜艇有噪声大、水下俯仰操控不够灵活、水下自持力差(主要是给养携带量和艇员生活空间较差)等问题,但该艇齐全的武器系统使得它成为各国首艘核潜艇中最具实战价值的,并由此奠定了中国攻击型核潜艇的基本发展思路。

二、093型攻击型核潜艇(2艘)

404艇,1970年10月1日服役,1998年退役,2000年再次服役,2004年第二次退役后拆除

405艇,1971年4月20日服役,1998年退役,2000年再次服役,2004年第二次退役后拆除

091型核潜艇开工之后,海军核动力研究中心就开始为第二代核潜艇进行预先研究,主要工作集中在研制新一代核反应堆。根据唐华指出的发展方向,新一代核反应堆除应具有更高的功率密度外,还应具备初等的自然循环能力,以降低潜艇在低速航行时的噪声。

093型核潜艇从本质上说,就是将反应堆从第一代更换为第二代的091型。第二代艇用核反应堆输出轴功率约16000马力,体积与第一代核反应堆保持一致,在主循环泵不工作的情况下仍可输出小部分功率,让潜艇在水下以10节左右的速度安静航行。武器系统配置与091型完全一致:6具鱼雷发射管和12具导弹垂直发射装置。

093型服役投入使用后,中国核潜艇开始频繁从高雄附近进入太平洋,在远海追逐和跟踪美国的弹道导弹核潜艇。在093型出现在远海的头几年,中国一直有意隐瞒093型核潜艇反应堆已具备自然循环能力的事实,直至1976年的菲律宾追逐事件中,美国海军才惊悚地发现,一艘093型核潜艇竟然以安静的姿态,用10节的航速悄悄跟在自己后头!

三、093A型攻击型核潜艇(2艘)

406艇,1973年3月1日服役,2004年退役

407艇,1974年3月10日服役,2004年退役

093A是093的小幅度改进型,反应堆和艇载武器均无变化,但大幅度更新了水声系统和作战指挥中心,在尾舵安装了一部拖曳声呐,大幅度提升了水下探测能力。

值得一提的是093A型的首艇404艇,它的实战经历极为丰富:1974年的印度核危机中,406艇依联合国安理会授权,使用巡航导弹摧毁了维萨卡帕特南的印度重水处理厂;1981年的缅甸战争中,406艇发射了12枚巡航导弹,摧毁了缅甸中北部的12个陆军目标,炸死军长1名、师长1名;1988年的东印度战争中,406艇先是在安达曼群岛海域击沉印度“维克兰特”号航空母舰,又向西里古里走廊发射巡航导弹摧毁了十余个地面目标;2002年的斯里兰卡危机中,临近退役的406艇老当益壮再次出航,发射鱼雷击毁斯里兰卡反政府组织的1艘18000吨海上游击母船,一次击毙反政府组织人员多达2300人。

由于406艇历次作战均在印度洋,因而被业余战史爱好者起了“印度洋话事人”的绰号。又因其四次实战有三次是与印度有关,因而又有绰号“印度之友”。退役5年后,406艇确定收入青岛海军博物馆,现在这艘潜艇的反应堆已拆除,艇体也已进入青岛海军博物馆的干坞,预计不久之后就会向游人开放。

四、093B型攻击型核潜艇(2艘)

408艇,1976年4月1日服役,2006年退役

409艇,1977年4月15日服役,2006年退役

093B是093A的继续改进型,但此次改进的幅度颇大,实际上当时是在为已开始前期规划的新一代095型攻击型做部分艇上系统的试验评测。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