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向东北进军(2 / 2)

“首长们前段时间应该是挺紧张的,”唐华说,“东北、中原都有很大的事情发生,现在的每一个决策都很关键。”

……

“我就说了,这个广东伢子什么都知道。”总司令打破冷场。

唐华笑笑,“我从公开的和半公开的信息渠道,做一些军事形势的分析,如果这些分析能给首长们提供参考决策,那就最好不过了。只是我这边的情报与信息,如果能和贵部的情报系统放在一起进行分析比对以及判断,那么获得的结论应该更准确。”,

主席:“我们的情报,其实也没有那么神神秘秘,之前我和少奇、总司令谈过了,获得情报的过程、渠道可能需要保密,但情报本身,与你讲讲也无妨。把所有已知的信息合在一起,心里才有底嘛。”

总司令:“常凯申下一步准备对中原军区部队做什么,唐华,你有什么判断?”

唐华点点头,“让我从头开始慢慢说,我给我的每一步推断都带上消息的来源。”

“首先,汤恩伯要辞职,李默庵会接任他的第三方面军总司令职务。”

唐华拿出5月初的报纸剪辑,“在4月底的报纸上,我看到这么个消息,这几个厂迁移或者拍卖了。这些都是汤恩伯在做第三方面军总司令时,在他控制区域做的赚钱买卖,他现在要拍卖掉,那说明他即将要换个地方做买卖。这张报纸上面,则是记者采访李默庵的报道,你看,这句话,以及这句话,暗含的意思很明显。”

“李默庵是黄埔一期生,陈诚系统的人。陈诚出任参谋总长后,汤恩伯与陈诚一直有矛盾,汤恩伯当然杠不过陈诚,他辞职应该是很自然的事。之后就是陈诚的铁杆,李默庵接任第三方面军总司令职。接下来是刘峙的动向……其实在这个报道里的料更多,简直是把刘峙所部的动向都剧透了。综合来说,果军高层或者说常凯申的打算就是,李默庵向山东出击,刘峙部进攻中原军区。李默庵这个人很聪明。相反,刘峙不是一个特别能打仗的人,但是,中原军区可能现有的力量也太薄弱了。”

“哦?”刘副主席说,“我们之前已经确证了,果军即将开展大规模的进攻。时间大概是7月初,我们……可以提前获得果军的作战计划。果军的人事变动这方面,倒还没有确凿的消息反映上来……如果是李默庵替代汤恩伯,那么,山东那边需要注意。”

李默庵这个人,在我国大部分战争影视剧中都没有出现,所以给人的印象不深。但他在影视剧中不出现,是因为既没被抓,也没有被全歼。李默庵此人智商极高,做事精明无比。在黄埔军校时,是第一个入党的,也是第一个退出的。抗战时在忻口会战中打了一下,然后去当一个空壳子军团司令,轻松划水8年。解放战争时,初期三野不强,他就在山东打了打,等粟裕他们开始变强,李默庵就退出指挥第一线,当了个湖南省主席。1949年起义,又称看不惯马赛克上将,发了起义通电后就出国了。猜他出国去哪?阿根廷(果党手伸不到那里)养老。再然后,1980年回国,凭起义通电上的署名,连当了两届政协肠胃……

“这一份是武汉的报纸,那么看他这里的报道,铁路和水运航线都被军管得非常厉害,从中可以大概推测出果军动用的部队规模……”

“第二天的报纸还有这个内容,我觉得这是很不好的信号,我方前去谈判人员要多加注意,当心被果党撕票……延安的信息渠道不如上海灵通,如果报纸能来得快一些,能找到一些小城市的报纸,可能获得的信息会更多。”

唐华手中厚厚的一个剪报本,另外还有一叠完整的报纸,逐次翻开,用来分析果军的动向。

“不要相信那个《汉口协定》了。”刘副主席说,“不能让这个协定捆住我们的手脚,稍微一点迟疑,就会造成成千上万的损失。”

唐华点头同意。“如果说东北的形势像是刘备入蜀,那么中原军区现在的形势,更像是第四次或第五次反围剿。”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