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陕北,还是莫斯科(1 / 2)

“果军的密电,”刘副主席走进窑洞,将一叠纸放在桌上,“6月14日常凯申给程前发的电报,我们从国防部、程前的报务局拿到了两个版本,确认无误。”

(一)出动豫鄂皖边区外围所有部队,对G军严密封锁,分进合击,将中原地区G军全部歼灭;

(二)为避免GC党的指责和美方调停人为难,着令武汉行营所属部队,均归郑州绥靖公署指挥出击。

……

看到密电上简短的两句话,主席和总司令脸色十分凝重。果军要对中原解放区下手是早就确认的事实,就在不久前,6月10日,常凯申就给刘峙发电,要其“严密监视共军活动,待命进攻”。果军进攻的日期,中央也估算出了是在6月底7月初。这封发给程前的密电,是整个情报证据链的最后一环,也证明果军已经为围剿中原解放区开始做实质性的调动。

“现在的形势已经明朗,”主席说,“中原的部队,现在应立即突围,愈快愈好,不要有任何顾虑,生存第一,胜利第一。”

“如果果军对中原解放区发起全面进攻,那么需要太行山和山东地区的我军南进,配合中原部队突围。”刘副主席说。

唐华衬衫袖子高高挽起,一直在地图前忙活。参照来电资料,把代表果军动向的蓝色箭头、线段逐个地标上去或者钉上去。插旗子、拔旗子、画线、标箭头,做做四则运算,这就是参谋部参谋的日常。在自动化系统普及和CIC出现之前,干这种事的参谋人员都不会下岗。

主席和刘副主席来到地图前,对中原解放区现存的区域注视了很久。从1946年初到现在,在果军不断的摩擦蚕食下,中原解放区的面积已经缩水了90%,实际控制区域方圆已不足五十公里了。就在这么窄小的区域内,聚集着中原军区6万人的野战部队和家属,还有四十万老百姓。由于国军的严密封锁,中原军区的给养越来越困难,国军控制了大大小小几乎所有可能运输粮食的通道,解放区派出去的粮食采购人员,很少有能回得去的,绝大部分被果党特务识破而遭杀害。好在在中原局的运作下,解放区已经提前做了准备,转移伤病员上千人,还化装转移了一大批非军事干部到华北等地。

“要有一支部队提前向东徉动,”主席说,“做出要向江苏、山东突围的态势,这支部队……一纵一旅吧。剩余的部队,留少量坚守,其余主力分南北两支向西突围。”

这个布局唐华很熟悉,就是历史上的中原突围的部署方案。

中原突围我军遭受了不小的损失,但终归没有一支旅以上的部队被打散,最差也剩下个架子跑了出去。而且,中原解放区鏖战几个月,让华北到华中地区的果军一直盯着这儿,没空顾及其他战区,事实上延缓了果军对陕甘宁解放区的进攻时间。

“这样一纵一旅的任务最重,也最危险那。”刘副主席说,“希望老皮能撑得住。”

“刘副主席,其实突围的三路部队,都危险。”唐华说。

……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