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没有人比我更懂剽窃和反剽(2 / 2)

民国文匪 奶瓶战斗机 3499 字 2021-02-09

如果是一个男人,有这样的成就,早就该成为教授了。但是艾米·诺特是女人,所以,她只得到了一个讲师的位置。但这已经是巨大的突破了。

直到21年,艾米·诺特完成了完全符合了五条标准的《环中的理想论》,用伟大的成就宣告了抽象代数的建立。如今,任何人都无法捂住眼睛来无视她在数学上的光芒了。于是希尔伯特教授再次在教务会议上为他的“私人助理”争取一个合法的地位。

最后,在22年,哥廷根大学终于做出了重大的让步,给了艾米·诺特一个教授的头衔,但也仅仅只是一个头衔,没有工资。

如果再过几年,到了三十年代,艾米·诺特凭借着一个又一个了不起的发现,甚至弄出了一个以她为核心的学派了。到那时候,一个大学一年级学生的带着崇拜的味道的信件也许就不会让她特别注意了。当然,到了那时候,用不了多久,她最需要的恐怕是一份来自北美的某些大学的,能让她离开欧洲,躲开希特勒的从集中营到洗澡堂的全套套装的邀请了。

但是现在,在艾米·诺特的成就还没有完全的压倒相对应的偏见的时候,李谦的带着崇拜的味道的信件,就更容易得到她的重视,而李谦在信件中提出的几个问题,却绝对是非常有启发性的。李谦相信,这封信因该是可以引起艾米·诺特的注意的。而他的研究方向也在这封信中隐隐地露出来了一些。李谦并不担心这会让艾米·诺特抢先弄出了自己想要抄袭的东西,这不仅仅是因为李谦知道,艾米·诺特此后的方向并不在这里,也是因为他知道,向艾米·诺特这样真正的才华横溢的人,根本就不屑于干这种事情。

有了写给艾米·诺特的信件,将来万一有了某些争论,这个信件就能派上用场了。而且,如果艾米·诺特给了回信,那别人想要窃取他的“成果”就更困难了。而李谦觉得,他的这封信,应该是能够获得一封回信的。

“要论反剽窃,我果然是天才。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人比我更懂如何剽窃和反剽窃了。”在寄出了信件之后,李谦甚至都忍不住自嘲了一句。

不过事实证明,乱立flag是作死的行为,因为紧接着一开学,在代数课下课的时候,代数老师布兰科先生突然开口道:“李,还有中川,你们两个到我办公室来一下。”

布兰科先生虽然教了他们半年的代数,但事实上和他们并不熟悉,甚至于,除了李谦和中川之外,班上的学生他一个都不认识。毕竟,布兰科先生还有有一大堆重要的事情要做,哪有功夫去认识一年级的学生?所以他一贯的风格就是,上课的时候夹着讲义来讲课,讲完了直接拍屁股走人,毕竟,一个老师在大学中的地位和发展,和他给普通大学生怎么上课基本上一点关系都没有。而他之所以认识李谦和中川,也不是因为李谦是每次考试都能得满分的东亚做题家——一年级的那点难度,满分又怎么了——主要还是因为他是黄种人,相对少见。

因为同样的原因,布兰科先生也认识中川。不过认识归认识,但是布兰科先生却从来没有和他们打过什么交道,就像布兰克先生也从来没有和其他学生打过什么交道一样。

虽然不知道布兰科先生叫自己过去是为什么。但是老师有请,做学生的自然只能老老实实的去了。

两个人便跟着布兰科先生进了办公室。

布兰科先生将讲义放在办公桌上,然后转过头对李谦和中川说:“李,中川,我注意到你们将一份稿件投递到了我们的校刊上——嗯,而我,正好是审稿者。我很惊讶,你们仅仅只是一年级的学生,就能做出这样的成绩。嗯,论文我看了一下,没什么毛病,而且方向很好,是如今数学界最有可能出现突破的方向。我本人也正好在做这方面的研究,嗯,你们愿不愿意临时给我当个助手?”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