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缅北雨夜,绝地求生(1 / 2)

缅甸风云 汉客 3337 字 2021-04-11

1977年5月12日雨夜,缅北山区孟杰镇以北的无名山谷,雷鸣电闪,暴雨倾盆而下。

一道闪电划过,照亮了芭蕉叶搭成的雨棚,里面蹲伏着一名小战士,他哭泣着掰动火石,想打着煤油打火机。

“营长,你快点醒,我这就烧热水给你喝!呜~呜~呜!”

风雨交加,谢小苗一直打不着火,无助的看着昏迷中冷得发抖的营长,哭声愈发的无助。

张扬似乎听到了哭声,努力地睁开眼睛,他依稀记得在倒下前,一发炮弹就在身边爆炸,自己大概是没救了。

终于不用在炮火连天的缅北挣扎求生,或许可以回到温暖的小租屋。

睁开沉重的眼皮,是那熟悉的雨林芭蕉叶,还有那怪好闻的硝烟味,张扬怔了怔,原来自己没死,也没能回到2020年!

张扬是一个普通的社畜,穿越的那天什么事都没干,简简单单地睡了一觉,醒来就重生为同叫张扬的缅甸华人。

现年22岁的张扬很年轻,却是参军4年的老战士。

1975年,选送到昆明军区干部学校进修,毕业后接任4045营副营长,次年升任营长。

今年年初,解放木姐的战斗中,张扬受伤濒死,被现代而来的张扬取代。

原主出生在仰光的一个富裕华人家庭,长辈经营着碾米厂和杂货铺,一家人过着平静祥和的生活。

64年,奈温推行国有化运动,家中产业大半充公,但张家还能勉强活下去。

67年6月,缅甸发生排华事件,致使华侨42人死亡,600多名学生、教师和家长被捕。

在这场灾难中,张家最后的家业被烧毁,父母因此忧思过重离世。

排华骚乱后,军政府对华人的压迫更甚,连华人学校都不许开设,为了孩子们的教育,幺叔带上家中积攒的储蓄,携妻带儿远渡重洋,去往香江。

年少轻狂的张扬,则和同学北上参加革命,誓要为死去的父母、同学、老师报仇。

刚穿越时,张扬想过离开,去往外面的花花世界。

可从原主的记忆里,这个时代,这个世界,从南到北,从东到西,都充满了对华人的恶意。

东西方阵营都排华,近在咫尺的东南亚,华人的生存空间更为恶劣。

缅甸,暹罗,北越,大马、菲猴和印尼猴子,有一个算一个,全都排华。

鼻屎大的星城更是反共先锋。

离开军队,放弃军职和战友,去往被歧视的世界,实属不智。

斟酌许久,完美地接收原主的一切记忆和战斗经验后,张扬决心继承了一名革命斗士的理想与使命,坚持战斗在缅北山区。

这次大难不死,是谢小苗在千钧一发之际,将自己推到一旁的弹坑,万幸两人均得以保全。

尖锐的飞石,在张扬额头划出一个大口子,弹震加失血过多,昏迷半天才醒来。

这条命,死神都不收,看来死期未到,自己还能继续战斗下去,张扬轻声默念:革命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

“营长,你醒了!”

谢小苗哭喜交加,激动的喊出声,机灵地扶住挣扎起身的营长。

张扬摸摸头上厚厚的纱布,伤口传来刺骨的疼痛,稍稍缓过神来,“别点火了,去把政委和支部书记叫来。”

浑身湿漉漉的李国成走了进来,递过水壶,“来口酒提神吧!”

一天没喝热水了,全身又冷又痛,张扬却只接酒壶没喝,酒要留给重伤员用,部队边打边撤,医疗物资不多了。

“情况怎样?”

“趁着暴雨,摆脱了敌人追击,老谢负责殿后。”

没过一会,装容更烂,一身泥巴的谢和华走了进来,三人在雨棚里开临时会。

4045营情况很不好,只剩282人,其中伤员58人。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