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丛林广播台(2 / 2)

缅甸风云 汉客 4186 字 2021-04-11

“我猜是高射机枪阵地,最近天一晴,缅鬼子就开飞机经过。”

“不对头,根据飞机轨迹,高射机枪该设在西南边,靠近瑞丽江的山头。”

“我们高射机枪不多,不用修山头阵地,灵活机动更好。”

雨季大学习,大家进步不小,知道怎么使用高射机枪,怎么反空袭,这些知识,他们以前都是不会的。

讨论一番,6人也没整明白修西山头是做什么的,5分钟休息时间到,第二小队继续巡逻,很快隐藏在绿色雨林中,不见踪影。

站在一排电脑、电台、键盘组成的电子设备后,张扬郑重地发出指令:

第一次远距离无线电通信测试启动。

收到!

编码:ACVUN

编码完成,发送

隔了好一会,电台响起,收报员激动说:香江1号回复ACVUNS? 通信成功!

大家欢呼起来。

张扬沉稳的道:“发送根据地今日简讯!”

电报小组停下欢呼,专心工作,将简讯以编码和口播的两种形式发送出去。

香江1号更快地回复,此次两千多公里的无线电通信成功完成。

和年轻的知青们一一击掌,张扬由衷的笑出来,真的不容易,根据地不再是信息的孤岛了。

“好了,关掉远程通信,打开广播系统,进行根据地第一次广播电台。”

无线电广播站内,一片繁忙,2连驻地也响起急促的集结脚步。

“二连集结完毕,应到132人,实到119人。请连长指示!”

“稍息!坐下!”

二连战士齐啪啪坐下,二连长易自如打开收音机,刺耳的兹拉声传开,不由让人皱眉。

易自如调整频道,电磁声消失,收音机传来悦耳的歌声:

一条大河波浪宽

风吹稻花香两岸

我家就在岸上住

……

战士们回过神来,平息躁动心,安心的听着久违的《我的祖国》。

广播里,郭兰英的歌声播完,又再播一次,一名战士小声跟唱,跟唱的声音越来越多,越唱越大。

他们来自天南地北,乡音各异,但在这一刻,歌声是那么地响亮,歌里的情绪是那么的让人感动。

易自如擦掉眼泪,红着眼道:“都别哭,有啥好哭的!”

小战士止不住泪,哽咽道:“连长,我想家了,我想吃老家的菱角。”

易自如听完,一时间不知道怎么说,他的家在老街,近在咫尺却不能回,更何况知青们远在北方的家。

一班长木定国抱着周凡的头,安慰道:“等雨季过去,打跑缅鬼子,我给你申请探假。”

一班的战友都去安慰周凡,他才止住泪水,一旁默默哭泣的战士们,也不再好意思哭下去。

毕竟连里最小的周凡都不哭了,自己更不能给二连丢脸。

战士们又都坐下,广播只放3遍《我的祖国》就停了下来,大家七嘴八舌的要连长再放几遍。

易自如无奈的说:“广播我管不了,旅部放了才有得听。”

战士又要闹腾了,易自如悠悠道:“旅长说了,以后广播每天都开,不止放歌,还能听新闻。收音机也归我们二连,以后每天都可以听。”

二连战士立马欢呼起来,纷纷站起来鼓掌。

以往,人民军只有旅长以上的军官,才有一台半导体收音机,基层战士无缘收听。

现在可太好了,人人都能听收音机,战士们再怎么激动都不为过。

在广播站里,张扬遗憾地摇摇头,他也没有听够,无论前生今生,一听《我的祖国》,他都激动地泪流满面。

可惜战友们听不到《钢铁洪流进行曲》,不然他们能激动的冲上战场,抢一辆坦克。

“以后每天播15分钟以上,争取做音乐和新闻两档节目。”

根据地只有2台柴油发电机,一台给医务处、旅部等共用,一台给广播台专用。

发电机不够用,油料更紧缺,目前广播站只能开机2小时左右,除了广播,还要和香江联络。

无线电通信和广播台试验成功,张扬并不满足,下一步是加设双工台,做到双边通信的同时,更能边接收边发送。

有了双工台,无线电通信效率更高,更节能省电。

无线电改进不会停下脚步,双工台不是终点,还有中继通信、分组数据交换通信技术,等着张扬去攻克。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