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章 对外广播电台(2 / 2)

缅甸风云 汉客 3449 字 2021-04-11

叛军一词,更是表明了广播电台背后势力的态度。

对罗兴亚人的态度,在缅甸这个分裂动荡的国家,极其罕见的达成共识,那就是异族其心必异。

全缅族乃至全缅人民的态度是一致的,恨不得将异族肉体毁灭,将其打入十八层地狱。

在这个问题上,九旅没有任何回旋余地,必须和广大的缅甸人民站在一起,鲜明的表明己方态度。

丹彤播放了下一则新闻:

新年的第一月,人民军九旅共剿灭18支贩毒武装,共缴获和烧毁毒品80吨,禁毒运动,取得极大的成效。

开宗明义的表达军区禁毒政策,是宣传根据地的一大核心,是在和旧势力们划清界限。

在缅北,制毒贩毒并非缅共专长,各民族武装、和各股缅军都投身其中。

为了获得更多的毒品市场,各方斗争不断,甚至会放下意识形态和民族立场,暂时合纵连横,联合将竞争对手打倒。

彭家声初次入主果敢,就是借助缅军的帮助,到了人民军时代,双方依旧藕断丝连,台下交易不停。

被彭家声赶走的罗星汉,是金三角60年代的头号毒枭,据传手握上亿美金资产,被缅军抓捕后,一直囚禁在仰光。

他所掌握的贩毒网络,落入缅军手里后,依旧运行着,为军政府提供财源。

全缅甸,各方势力无一不染毒,举世皆浊。

世界堕入黑暗,唯有西北军区高举禁毒大旗,正应了佛教徒信仰里,那朵遗世独立的白莲花。

九旅信共,现在却又牵扯到佛家箴言,底色真够多的。

张扬关掉收音机,摇头叹笑,就当是马恩毛思想的本土化吧!

只要能夺取政权,变再多的色也不怕,总比后世共字辈的各种妖魔鬼怪好。

按照严格的党纲,党员不能信教,将佛教挡在门外,在这个佛教徒占全国人口七八成以上的国家,是不可行的。

不过接纳佛教徒,是一件非常谨慎的政治议题,张扬的举措极其小心,新闻宣传只是小小试探。

根据地内,第一步宗教改革很顺利,寺庙不再作妖,愿意服从军区的管理。

从这点看,张扬对佛教的改观不少,起码僧侣能做表面功夫,不像南坎的教堂。

一想到天主教堂,张扬就无奈摇头。

神父真是茅坑里的石头,又臭又硬,一直暗搓搓的抗拒宗教改革,甚至关起门来念经。

人家都关门“修仙”了,宗教局也不好太过,局面就这么僵着。

宗教的根基在信徒,关门一个月,信徒回家念经,关门一年,信徒改信,根据地乐意维持这个局面。

对外广播有了,接收广播的工具,就成了必须解决的问题。

从曼德勒、密支那暗谍汇总的社会经济调查报告里,上缅甸的两大城市,拥有收音机的人很少。

拥有者以校级军官和同级官僚为主,且收音机很落后,都是一些大块头的老家伙。

曼德勒市场上,收音机价格高昂,基本要几千缅元,乃至上万元。

价格高昂,市场需求被压制;产品落后,急需更新换代,共同表明,收音机的需求很大。

广大市场等着根据地去填补。

九旅行动很快,依靠已有的收音机、电台维修团队,组建一个收音机厂,首个业务是组装国内来的矿石收音机散件。

矿石收音机已落后时代,也不适合缅甸高温高湿的气候。

张扬电告刚到香江不久的李国成,让其采购半导体收音机零件,运回根据地组装,以供应缅甸市场。

收音机零件轻、小,又具高价值优势,不占用多少铁路车皮,运回根据地组装,成本上是可行的。

初步估算,一台晶体收音机成本大概在40元-60元之间,而售价折合成人民币达100元以上。

利润空间很大,值得根据地开辟一条组装线,扩大生产。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