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章 雨林空运(2 / 2)

缅甸风云 汉客 3377 字 2021-05-21

木定国大声喊道:“大家别上跑道,还有一架飞机要降落。”

已落地的运五,缓慢开下跑道,第二架飞机紧随其后,平稳着陆。

飞机舱门打开,木定国跑着迎上去,“雷教官、李教官,和云鸿、马腾同志,丛林密营欢迎你们的到来!”

雷大明和李景有些矜持,只是握手,木定国却和云马二人已经拥抱在一起,嘴里大声欢呼。

村民跑过来凑热闹,围观两架飞机,熊孩子甚至伸出小手,想要摸一下机翼。

斑鸠气呼呼的喊:“不要乱摸,摸坏了怎么办?”

雷大明和蔼的摸一下孩子的头,“碰机身没问题,但不能爬上去,更不能碰螺旋桨。”

在大叔叔的鼓励下,一群小孩儿小心地碰一下绿漆机翼,然后不约而同地跑开,到一旁傻呵呵的笑。

李景:“这次一共带了1000斤粮食,和少量药品。先搬下来,争取今天再飞一次。”

运五最大货运量可达1.5吨,但这次飞行单架只运载500多斤,是出于稳妥考虑。

毕竟负荷小,飞机更为灵活,可以应对更多突发状况,等熟悉航道和降落点后,再增加货运量也不迟。

在村民帮助下,物资很快卸载完毕,跑道清空后,调转机头的两架运五再次腾飞。

当天下午,运五再次光临,运来了更多的粮食和药物。

接下来的日子里,只要天气许可,运五就会往返两地,像只勤劳的蜜蜂,运来了珍贵物资。

前期以粮食、药品和生活物资为主,后期则以武器弹药为主,甚至载人,送来了新战士和医生。

有了补给物资,帕卡哈发展很快,草坪跑道旁修起了几栋木屋,当作物资存放仓库。

运五还带来了几吨水泥,游击队以此扩宽和加固了下山小路,让物资下山更为便捷高效。

有了源源不断的物资供应,游击队更为活跃,活动范围不再局限于五个游击村,而是以点成线,在游击村之间建立交通线。

8月下旬,一场热带风暴如期抵达缅北,带来了充沛的降水,引发的山洪、滑坡等地质灾害。

雨水连绵地下了三天三夜,让野外采蘑菇、打猎都成为幻想,山民更加饥荒和困苦。

根据地正忙于救灾之时,游击队也不甘寂寞,大肆出动,分成三支小队,深入活动区域的每个村寨。

随队军医化身救人菩萨,每到一处就施展医术,救民无数。

有后方支援,游击队行事更为大胆,不但治病救人,还展开赈济行动,向村民发放救济粮。

以救济粮为饵,游击队组织村民清理山雨、洪水留下的残骸,整洁卫生,以免瘟疫爆发。

为了支援游击队,旅部毫不吝啬,除了大量物资供应外,还补充了兵力,将游击队扩大到一个连的规模。

为每个排配备一名医生两名护士,在帕卡哈建立一个临时医院,专门救治病重的山民。

自草坡机场开通后,游击区形势一片大好,不再局限于5个据点,而是将整片山林染红。

兴滚公路北侧山林,几乎所有村寨都被游击队染红,就连公路南侧,也建立起零星的“红村”。

为了区分敌我态势,旅部将地图划为不同颜色,根据地是深红色,游击区是淡红色,敌占区是蓝色,无人丛林是绿色。

游击区染红后,在东莱别山地区,只有兴滚公路一带是蓝色的,往东看,也只有萨尔温江一带是深蓝色。

缅军占据滚弄为核心的果敢大半地区,驻军向东展开分布,形成包围缅共的态势。

盘踞在萨尔温江一带的敌人,最重要的补给线是兴滚公路,却大有被红色淹没的架势。

整体来看,果敢一带的缅军向东围困缅共,九旅游击队在果敢西面山区站稳脚跟,威胁排成一字长蛇阵的缅军后方。

游击队盘踞在公路一带,游击区的西边是兴威,88师重兵驻守之地。

从地图上看,游击队处于缅军两处重兵之间,威胁着敌人最要害的补给公路。

正因位置如此险要,旅部才选择落子此处,大力支持游击队,令其潜伏发育,形成农村包围道路之势。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