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5章 解放了,天要亮了(2 / 2)

缅甸风云 汉客 5143 字 2021-06-13

要知道,一英亩水田的一季产出,依照统销统购政策,出售粮食后大约可收入1000缅元。

农民要拿到一亩土地的产权证,需要这块土地25年的产出,才有可能达到目的。

要拿回自己的土地,要不吃不喝,花上25年才行!

李家城、许家印等大善人表示佩服,还是老缅会做土地买卖。

若土地被有权者侵吞时,农民可通过上诉,乞求法律和大老爷替自己主持公道。

缅甸法律体系继承自殖民者,海洋法系里,打官司就得请律师,走漫长的诉讼流程。

不过缅甸法律体系官僚的定力,并没有宗主国法官深,往往会采取直接手段了结案件。

当觉醒的极少数农民懂法了,会请律师了,军政府往往会以其他莫须有的罪名迫害农民(甚至是辩护律师)入狱。

这就是堂下刁民,居然敢状告本官,活腻了!

以管窥豹,在实际施政中,军政府出台政策,并不以人民的利益为出发点,相反会刻意设置政策障碍。

百姓要跨过重重障碍,就必须主动贿赂,不然会被各部门踢皮球,求告无门。

通过这些政策门槛,整个政府各环节,都从中获利,俗称收租。

若真有刁民试图用法律质疑实行的政策,必然遭受整个官僚体系的打击。

深入缅甸各个阶层的密谍,对军政府的这种腐败模式,了解得更深,因为他们就是钻制度空子的腐败分子。

早在半年前,古力就将这种扭曲的政治,形象地形容为寻租政治。

生动描述为:

军政府的寻租行为是其维持威权统治的燃料,各级政府都在不同程度地进行着寻租实践,整个政府变成一个从上到下的完整寻租体系。

云咨与同批下乡干部交流中,获得大量样本后,将村民土地贿赂总结为:

贿赂是保证政府能够满足村民需求的唯一有效方式。

总结词写下,这份缅村调查报告完结,云咨咨询同僚的意见后,将会提交给旅部。

天色大亮,云咨合上笔记本,洗漱一番后,向村中心走去。

路上,赤着脚、脸上涂抹白色特纳卡的一群小孩,跟着他后面奔跑,羞涩的笑声与推搡中,一名小孩勇敢地走上来。

“吴云咨先生,今天还发糖吗?”

云咨听言大笑,慈祥的说:

“没有了,不过你们可以抓蝗虫,会有供销社马车来收购。活蝗虫可以换很多不同的零食。”

云先生的讲诉,让孩子们眼神发亮,和手感谢后,他们前呼后拥地离去,要去抓虫子换钱。

他们要的糖实际是驱虫药,是九旅特意从华夏引进的,免费发放给孩子们吃。

甜的东西,总能让贫穷山村的孩子为之着迷。

至于蝗虫,则是民政部为了激活战乱后的农村经济,故意为之的惠民善政。

刚进驻新解放区的供销社,将敞开收购农民抓获的活蝗虫,一斤蝗虫可以换2个鸡蛋,或者等价商品。

缅北山林,最不缺的就是各种蝗虫,雨季大肆繁殖的虫子们,旱季时最为猖狂,有时会成为灾害。

抓蝗虫能保庄稼,能让村民增收,供销社收购后,拉回古凯养殖场喂鸡,鸡再生蛋。

一条简单的经济循环就此形成。

抓蝗虫效率低,大人可能拉不下面子,这活最适合小孩来干,放牛时顺手抓就有几斤。

云咨走到村中晒谷场时,他的搭档貌扭站在石磨上,激情澎湃的讲话。

貌扭是根据地少有的缅族干部,旅部特意抽调一批缅族干部下乡,他是代表之一。

貌扭用亲切、接地气的缅语说:“乡亲们,我们昨天填平了村路,路立马好走了许多。”

“波斗家老爷子不用再摔跤,也不会再骂骂咧咧了,大家耳朵清净了不少。”

围聚一圈的村民哄然大笑,封闭山村里,大家的笑点都比较低。

“昨天过去了,今天我们要借着干,争取早日恢复生产,田里庄稼可不等人。”

“前天大雨冲毁了水渠,今天起,我们要修复溃坝点,让溪水再次灌满农田。”

修水渠可是一项大工程,以往坏了都是修修补补一点就应付过去,可现在吴貌扭口气很大,让村民有些犹豫。

云咨大声说:“上面支援了我们一批水泥和工具,大家都出一把力,一定能干成。”

此言一听,村民态度缓和,怀着试试的心态,答应出工修水渠。

农民很狡猾,新来的官员免费给水泥、工具,自己只用出力干活,活干不好也怨不得自己。

事情办砸了,说不定还能分点水泥,将分到手的工具拿回家自用。

九旅农具出了名的好用,这次说不定能占点便宜。

相通道理后,顽固的村民也点头同意修渠。

集结村里青壮年后,大家浩浩荡荡的奔赴村南山溪,展开热火朝天的集体劳动。

对缅族村落的改造,旅部做了因地制宜地改变,并不照搬老根据地的成功经验。

缅族村落虽穷,但却没有严重的生存危机,不需要立刻靠拢九旅,来求生存,以战胜恶劣的自然环境。

再者,缅族人是高傲的,看不起少数民族,更看不起外来者,九旅也在此列之中。

所以不能一开始就施恩,这样做将会取得相反的负面效果。

旅部新政以村官下乡为起点,将治理机构下沉到每个自然村。

由村官发动人民,通过村官组织群众,动员大家为私利、为集体利益而劳作。

在集体劳动中,锻炼了人民,党的宣传、组织的力量等,将润物细无声地渗透下去,进而获得统治权。

初步确定治权后,才会推行农村新政,乃至土地改革。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