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4章(2 / 2)

缅甸风云 汉客 4000 字 2022-07-24

步兵编号开头为10x,特种作战营为20x,炮兵、防空兵、装甲/工兵等兵种不变。

这个编号是为了适应部队快速扩张而采用的,只是当下阶段的临时编号命法,显得很简陋且没有章法。

九旅自张扬以下,就没有正统军校毕业,“本科”学历都没有,那就只好使些土法子,自己用得顺手就行。

首先扩军的是步兵,从原来的三个主力营,扩编为101、102、103、104、105营。

连级单位不变,依旧是五个连,并进一步加强迫击炮连和机枪连。

另外,在张扬的指示下,旅部重建了两个知青营,分别是4046、4047营。

这两个知青营是与九旅前身4045营并肩作战的兄弟部队,具有光荣的历史传统。

遗憾的是,在战败后皆被缅共中央撤并编制。人心涣散下,知青战士死的死,逃的逃,当然也有部分战士,选择跟随张扬,走到了今天。

如今,接管缅共在即,为了提振士气、焕发新风,更为了接收中央部队时,邦桑等地战士们的抵触情绪。

旅部决定抽调老知青,重建4046营和4047营。

九旅拳头的特战作战营编制不变,编号为201营。侦察营为202营。

1月以来,特战营和侦察营组建了数支小队,南下深入掸邦中部,或者西入佤邦,执行特种任务。

这6支混编精锐小队深入敌后,作战任务更偏向于游击作战。

王飞深思熟虑后,决定以此为基础,成立游击营,分别为203营、204营。

由此一来,九旅的特战作战力量达到4个营,人数约为2000人。

炮兵,工兵单位和编号不变,依旧是炮1、2、3营,工1、2营。

旅部尤为关注的装甲营,人数稍有扩张,达到615人。

防空部队扩张为1-3营,1营配属肩扛导弹,2营配属高射机枪,3营配属萨姆导弹。

王飞最后汇报了空军。

九旅空军只有两种武器,一是国产版火蜂无人机,二是运五运输机团。

听完报告,张扬感叹道:“这次扩军太仓促了,部队编制依旧没能获得统一。咱们这是抓大米,一抓一大把,乱得很。”

“这可不是嘛!数数营级单位就够多的了!”

这么说着,李国成就对着编制表点兵。

这次二月整编里,步兵和特种兵获得大扩张,共有11个营。

全旅上下,一共19个营,总兵力达到9561人。

民兵也获得扩张,成立了兴威团(包含木姐民兵)、果敢团,预计训练6000民兵。

谢和华摸着头皮,苦恼的说:“一个旅管19个营,还有空军、民兵等兵种。编制乱,旅部也臃肿。这样下去,不行。”

话音落下,大家沉默半会。

张扬掐灭烟头,沉声说:“部队扩张快,问题多,时间仓促。要一次性解决所有问题,不现实也不科学。如今只能走一步,改一步。”

谢和华微笑道:“我们这是赶鸭子上架啊!”

李国成大笑:“山里没鸭子可赶,我们这是放山羊,一群群地撵。”

大家闻言大笑,气氛欢快了起来。

笑毕,张扬严肃的说:“旅部改革,我想在接管中央部队后,做统一部署。时间也快了,就一两个月的事。”

“现在改变指挥层级,隔两个月,还得再改。索性留到那时,作全军整编,成立新的人民军。”

王飞接话:“去年以来,我们半年扩军、整编一次,全旅也形成经验了。夏天再改一次,也不怕出乱子。”

张扬满意的点头,说:“编制问题定案,我们接下来说说武器装备的问题。”

根据地的武器储备相对简单,枪支以五六家族为基础,华夏给什么就用什么,少量配备美制M24狙击枪,和缅军手枪、机枪。

枪支简配,子弹才是困扰九旅的一大问题。

目前,旅部军工厂只有子弹复装生产线,根本无法自产子弹。

雨林气候下,复装子弹效能低,只能作为训练弹,配备民兵使用。

子弹匮乏一直是九旅军事扩张的一大掣肘。

张扬想了很多办法,但依旧没有瞧见实现子弹自产的曙光。

李国成心头百转,苦恼的说:“留待以后吧,我说一说炮弹生产和储备。”

子弹生产线的问题,张扬思考许久,有了些想法,但不成定论,也就没说,也就没立刻提。

炮弹产量取决于炸药产量和钢铁产量。

木姐化肥厂和滇省援建的炸药作坊投产后,根据地火药产量达到月产80吨。

同时,九旅还以采矿的名义,向滇省进口数目可观的工业炸药。

如此一来,倒也满足了火药需求。

钢铁基地扩产后,造炮用的钢壳更是不缺。

炮弹厂在华夏老师傅的教导下,生产早就步入正轨,月产达到3万发。

汇总旅部兵工厂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