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9章(2 / 2)

缅甸风云 汉客 4000 字 2022-07-24

在红旗插满全球的号召下,知青怀着共产主义精神,到异国他乡为别国事业抛头颅洒热血,结果被视作同志的“自己人”背刺。

更荒唐的是,娘家人却是非不分,将自家孩子送到别人枪口之下,且是以革命的名义审判的。

双重背叛的痛苦,日日夜夜煎熬着每个知青。

谢和华红着眼睛说:“一切都过去了!我们要用凶手的血,告慰无辜受难的战友。”

“没错,血债血偿!”

“正本清源,扫除罪恶!”

邦桑小村,缅共三旅决心一致,誓要讨还公道,澄清这片天空。

-------------------- 第199章 敌人不堪一击,缅共易手 --------------------

1979年2月26日,张扬抵达孟包,当即召开党会。

列席会议的有张扬、谢和华和刚赶来的玛努,另有佤邦根据地的林明贤、将志民和鲍右祥。

思想工作和宣传动员,谢和华已做到位,张扬在会议一开始就作出安排。

“玛努夫人在基层战士中很有威望,特别是缅族战士集中的中央警卫营。我的想法是让玛努委员先进入邦桑。目的是争取群众支持,营造缓和气氛,瓦解对抗情绪。”

玛努起身说:“我的履历,同志们清楚。中央迁入邦桑后,我长期负责女兵、医疗和妇女工作。

去年初,谢和华同志带着大笔粮食和药物来到佤邦。有了九旅的支持,我的工作更有成效...”

林明贤钦佩的说:“这点我深有感触,每个受过伤的士兵,无不对玛努夫人感激在心。”

谢和华笑道:“玛努同志还是佤邦最大的红娘呢!”

玛努严肃的回道:“我给大家牵线,也是为了保护女同志不被某些高干欺负。”

张扬挥手打断话头,说:“警卫连和特战一连护送玛努同志南下,为大部队开路。”

说完,张扬又问:“巴登顶主席还在犹豫?”

谢和华不屑的说:“他瞻前顾后的,怕背负污名,又怕小命不安全。”

“到了这步了,由不得他。”

张扬大手一挥,“怕死,那就由特战小队贴身保护。”

缅共全体大会日期定在后天,扭捏的德钦巴登顶也给九旅发出保护党中央的公文。

“诏令”到手,九旅的调兵完全符合党规党纪,并不存在“道义”瑕疵。

隔日,玛努到达邦桑后,在警卫连的保护下,她慰问了医院、各军营、文化宣传等总部机构,以及当地群众。

果然不出张扬所料,夫人所到之处,无不欢欣鼓舞。

在慰问品的鼓励下,战士和群众无不想起诺线司令时,根据地蓬勃发展的兴旺景象。

夜幕前,玛努拜见巴登顶主席后,邀请他到河对岸的华夏小村勐啊寨秉烛夜谈。

德钦半拉半就下,就被护送过河,脱离了缅干派的控制。

尼温等人根本没想到九旅会派一个女人来抢人,且动作如此的快。

眼睁睁的目送泥菩萨过江,赵立气急了,就要指挥部队过江,将人抢回来。

幸好被及时赶来的尼温拦住。

“你疯了,对面是华夏!你胆敢持枪越过国界,我们全完蛋。”

赵立悻悻地放下手,他只是做个样子,再给一百个胆子,他也不敢惹怒华夏的。

“那怎么办?就这么放跑了?”

尼温故作镇定,说:“明天大会召开,他一定要回来。不回来更好,头上不用再顶一个盖章的橡皮人。”

这番解释,并不能让下属安心。夜里,缅干派不自觉的聚首尼温住处,连夜商量对策。

办法还是老样子,试图先礼后兵,会议结果不满意,缅干派就掀桌子。

显然,赵立对此并不满意,迟疑许久才说:“要不要准备一条退路?”

众人瞬间惊悚,只听赵立又说:“今天来的九旅两个连非常精悍,战斗力拔群。后天张扬来,带的部队更多...”

他没说完就被打断,多人谴责他未战先却,有投降倾向。

就连尼温的身边人也表示反对,此提议刚开口就没了下文。

密会也就不欢而散。

缅干派以为有拖延的回旋时间,可没想到张扬来得更快。

天一亮,邦桑镇外就传来喧闹,一支部队趁着晨雾控制了关键道路和仅有的街口。

各支通信小队,带着德钦巴登顶、张扬、谢和华和玛努等人联名信送入军营、医院等机构。

同时,高音喇叭响起,发出军民安靖告知书,让群众和普通干部留在家中,粮食和饮用水将登门发放。

临时指挥部内,张扬稳如泰山的接受军情汇总。

“警卫旅情况如何?”

“赵立夜宿家中,两处军营皆接受命令,军官和临时士兵委员会接受指挥部指示,等待党大会决议。”

“六旅出现骚动,已被我部围困。在大炮和心有正义的同志的安抚下,暂时安静下来。”

“镇上发声走火,但已排除走火源头。”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