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5章(2 / 2)

缅甸风云 汉客 4000 字 2022-07-24

能跟着学生、市民走上街头的农民不多,甚至还没还俗僧侣出众。

比起平原的缅族农民,似乎边远山区的少民更有血性,他们敢于反对殖民者,更勇于对抗军政府。

和同僚分享这个疑惑后,大家都对此很感兴趣,并决定研究下去,直至分析出缅甸农民的民族性。

这项工作很有价值,三人决定在工作之余,坚持田野调查,以解心中疑惑。

-------------------- 第6章 缅军备战,人民军的作战计划 --------------------

12月1日,人民军军委于滚弄召开军事会议,参会的是全军旅级干部,以及参谋部干部。

参谋长王飞在会上给指挥员们介绍缅军战备情况,以及我军的作战计划。

缅军在军购前,就着手加强军力。

十月,缅军内部争论被奈温裁定,决定以M47为基础,成立三个坦克营,分别配属给44师、66师、99师。

44师常驻密支那,为缅甸国防军北部军区核心部队,同时也是缅军五大主力之一。

66师原配属西北军区,驻守曼德勒,但88师战败后,66师移驻腊戌,与重建中的88师换防。

99师是缅军王牌部队,常年驻守首都仰光,曾在龙王行动中,派兵前往若开邦平叛。

军购所得火炮、火箭炮等装配,则优先加强给五大主力,少量配属给次一级的轻步师。

军火分配上,奈温最后来了个和稀泥,并不太偏重那支部队。作为缅军之父的他,向来喜欢搞“平均主义”。

缅军最大的军备举措,是将两个步兵旅升格为轻步师,分别是中部军区第6机动旅,驻地东吁;和西部军区步兵11旅,主驻地为实兑。

1973年缅军裁军,将第6、11师降级,如今再次提升为轻步师。

轻步师火力比主力师弱,更偏向于机动作战,主要用于平叛,编制配置上为5营编制,分别为2个加强营,2个轻步营,1个机枪、炮兵混编营,兵员约为3500人。

轻步师的作战能力总的来说是不错的,历史战绩较为辉煌,但都是在平叛中所获得的。

实兑港为若开邦首府,第6师显然是针对罗兴亚叛军的,所以王飞介绍不多,更多的是关注第11师。

东吁是勃固省北部重镇,处在勃固-曼德勒铁路上,第11旅主作任务是打击克耶邦、克伦邦民地武。

但升格为师后,第11师北上到密铁拉扩编。

密铁拉区位非常优越,可以称为缅甸地理中心,且交通发达。

通过铁路调动,第11师可在一天内,向东支援东枝,及更东边的金三角地区;向北则可进驻曼德勒,进而北上腊戌。

缅军如此部署第11师,显然是为打击缅共而准备的。

如此一来,根据地大周边一共有5个师,从北到南分别是密支那主力44师,腊戌主力66师,曼德勒88师(重建中,降格为轻步师),密铁拉轻步11师,东枝主力33师。

五师总兵力约为3.5万,另有警察部队、民团、自卫队等杂牌部队大概为6万人。

根据地外围的敌人兵力稍少于缅军总兵力的50%,由此可见军政府对缅共以及北方民族独立武装的重视。

将来的一段时间内,人民军的主要对手将是这五个师,以及配属它们的地方部队。

不久前,情报处侦知66师接收了一批新装备,正在紧密作训,应该是军购所得先进武器。

就缅军的种种部署,敌人的进攻时间大概在12月中下旬,似乎是水灾和新装备拖慢了缅军的进攻步伐。

雨季时,参谋部推断敌人很可能于雨季结束后,立刻发起进攻。

那么战争将在11月爆发。

可进入11月后,敌人迟迟未动,并一再延后大规模备战时间。

敌不动我不动,人民军也将己方进攻时间延后,并一再顺延至今。

金三角地区降水更充沛,雨季比缅北晚结束。

人民军大部队进入金三角,要跨越很长的一段原始森林,且要一路开辟临时通道。

战争爆发越晚,对缅共更为有利,拖越久,雨林行军就越方便,也可以运输、储备更多战争物资。

所以缅军推迟作战计划,缅共很乐意配合,双方默契的平安度过了十一月。

到了十二月,张扬决定不再等了,因为人民军已经准备就绪,无需再拖延战机。

王飞介绍完敌情后,一位参谋给众将下发了具体作战计划。

人民军计划于12月10日,对景栋发起进攻。攻克景栋后,席卷金三角。

景栋驻有守备营,兵力约为500人,并分散在景栋及邻近的城镇里。

掸邦萨尔温江东岸,也就是金三角,敌人总兵力约为5000人,部队编制以守备营、军警、民团、自卫队为主。

其中较有战斗力的,是景栋营和缉毒军警,人数不到1000人。其余部队更像是地方军阀,以及贩毒团伙,战斗力不堪一击。

要战胜金三角敌军,难度不大,因为敌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