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0章(2 / 2)

缅甸风云 汉客 4000 字 2022-07-24

“现在我们各方面都很落后,但不意味着不去想不去做。我个人的理想判断,未来三到五年,我党就可解放全国。”

“缅甸是个极度落后的国家,要实现国家现代化,就必须工业化和发展科技,赶上世界高新科技发展潮流。”

“驻港处的历史任务是开路先锋,为党和国家去探索适合缅甸的发展道路,去跟上世界潮流。”

“搞科技研发,对我们而言太难了,有太多做不成、做不好的理由。远不如做代工,开组装厂,乃至炒股来得快。”

“但这是我们想要的吗?”

谢和华激动的说:“这不是同志们的追求!”

“现在搞不来高科技,那就从最基础的做起,找对一个方向,就坚持下去,三年不成就十年、二十年。一代人不行,就从现在开始打基础,给下一代人成功的希望。”

“我们驻港处不能因为眼前的困难,就投机取巧走近道。我们是革命的领路人,每走一步就是给后人开路。”

“近道好走,但始终是歪路,可不能贪图一时轻松,给后来人带到坑里去了。”

钱强非常认同的点头说:“就像张委员说的,缅共党员要有历史责任感,我们走的每一步路都要扪心自问,是否对得起未来。”

四人商量着发展计划时,专线电话响了起来,付楷接通电话,说了几句就挂断了。

“委员同志,维克托给红木酒店留密信,要求开启交易,他带来了新的提议。”

谢和华点头说:“那就见一见,我临走前给把把关。”

……

“达瓦里希,好久不见,你还好吗?”

刚见面,维克托就试图给付楷一个熊抱。

“我很好,你这次有新计划?”

付楷伸手和维克托比握力,一边神色不改地问。

“是的,我搞到了新一批萨姆-6导弹。我想你会喜欢的。”

付楷故意用翻译腔说:“我的老伙计,这可不是你的风格。说说真正的计划吧。”

维克托笑呵呵的说:“你上次我的礼物,人们很喜欢,所以我想来多一点。”

“多少?”

维克托伸手指向大海:“一船,装满一条远洋渔船的货物。具体货物品类,按你上次送我的配。”

付楷瞪大眼睛问:“达瓦里希,你确定没喝醉?我可送不起一船的礼物。”

“不用你送,从交易金里扣。你这次只需给部分现金和一艘船的商品就够了。”

付楷心中一动,但脸色平淡地说:“维克托,你知道的,我不负责交易,只负责接头。你的意见我会带给上级,由他们来决定。”

“明天会有一架货机西飞,这是我的诚意,我相信你们会做出正确的决定。”

付楷伸出友谊之手,并说:“维克托,为了见证我俩的友谊,我照例送你一车货物。但你要记得还车,上次的货车,你就没送回来。”

刚要表达友谊与谢意的维克托,立马尴尬地笑了。

“我会缺你一辆车?我下次送你一辆大家伙。”

“那期待我们下一次见面。”

两人不再多言,挥手道别后,各自消失于海边山岗。

当天夜里,驻港处高层四人开了个小会,付楷做了详细的情况介绍,也说了一点自己的判断。

谢和华吸着烟问:“你觉得对方在走私?而且是向苏联远东滨海地区输入普通商品?”

付楷摊开一张西太平洋地图,说:“维克托明确用远洋渔船装货。从总部验收的军火来看,有海运残留的盐渍残留。”

“从维克托的衣着,军火交易时间等迹象分析,我更确定对方来自远东局。”

“远东地区离欧洲远,日用消费品缺乏,但需求却很旺盛。我打探到,太平洋舰队补给船靠近香江时,下船海兵人人都买一些商品。”

“不过卢布在香江流通不足,码头外围的小贩不愿意换太多卢布。苏联船员要多换港元,又要被换币商收一大笔手续费。”

“也因此大大压抑了船员的消费欲望。连待遇优厚的苏联海军士兵都缺日常消费品,远东地区的商品紧缺也不足为奇。”

“所以我认为维克托是在向苏联国内走私商品,并且有巨利可图。”

能让军火贩子动心的买卖,那这个买卖一定不比军火贸易差。

林智贤笑道:“这叫逆向走私啊!”

钱强也笑了,“没想到我们也有赚老毛子钱的时候。”

想了一会,谢和华说:“这买卖做得。不过我们要长远考虑,先喂饱维克托再说,就不用急着高价卖他货物。在香江有钱就能买到大量普通消费品,人家也不只指望我们。”

“苏联远东市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