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4章(2 / 2)

缅甸风云 汉客 4000 字 2022-07-24

稳住当地局势,收尾抄家行动,部署湄公河走私大计,陆路接收借境老挝的军火等诸般大事,都需要一名缅共高层坐镇掸东,于是谢和华就到景栋去开展工作了。

手拿着李寒手写的四方会谈总结文章,李国成还是忍不住担忧的问:“花销大了。”

张扬耐心的再次解释:“说是半个亿美元的总额,但我们是一手交钱一手交货,今年内能收到一半军火就够了。”

李寒递给谢利夫的第二份军火采购意向,分别是M46式130毫米加农炮,也就是59式加农炮的原型炮;D20式152毫米加农榴弹炮;D30式122毫米榴弹炮;BM-21冰雹火箭炮;以及米格-21战斗机。

这份清单是精心挑选后拟定的单子,这些武器也是苏联人援助友好国家的常用武器,是张扬用于试探苏联人的军援力度的。从会议上就可得知,苏联人态度坚决,目前阶段不会出售任何规模以上的重武器。

会议末尾,谢利夫所赠送的几门重炮和火箭炮,也是试探缅共的举动。苏联情报系统显然从缅军处获知了人民军大致拥有的重炮数量。

捐赠数门重炮和火箭炮给缅共,不足以改变缅甸交战双方的实力对比,同时还可以达到挑拨缅共与华夏之间关系。

谢利夫等人一定很期待华夏的反应,特别是在看到人民军使用苏制重炮的时候。

会谈上,双方互相试探,都以为各自获得了想要的结果。

五千万美元的采购大单,听起来很吓人,但实际上依旧是一手交钱一手交货的旧模式。

此前,一架货机降落在缅北机场,缅共验货后,木西集团通过秘密渠道付钱,现在也依然如此。新内容多了个老挝陆上交易渠道,以及货机不再空仓返回,而是搭满缅北出产的稀有矿产。

在支付手段上,缅共还争取到了用红蓝宝石、珍稀矿物支付一半货款的优惠条件。虽然在矿物计价上,缅共又被宰了一刀,但只要能省下珍贵的外汇就是值得的。

透过冰冷的文字,李国成依然感受到了苏联人的傲慢,以及缅共代表所遭受的屈辱。

“没想到克格勃的人一点都不讲革命友谊,摆在桌面上的只有赤裸裸的利欲,委屈李寒他们了!”

“这不挺好的,幻灭之后的世界才是真实的。”

对于谢利夫的蔑视,张扬一点都不愤怒。一个将死的老人,对一个朝气蓬勃的青年人说再多的狠话,年轻人并不会在乎死人说的话的。

苏联就剩十一年阳寿了,谢利夫给缅共的羞辱,十年就能报,所以张扬不愤怒,反而想笑。

如果谢利夫、维克托等人都是信仰坚定的社会主义者,张扬反而担心了。相比钢铁般意志的苏共党员,张扬更愿意和谢利夫之流打交道。

维克托们越是贪婪,就越是能腐蚀,就越有可能开门缉盗,成为缅共将来的合伙分赃人。

翻阅着报告,李国成依旧难掩忧虑,说到:“老张,四方会谈动作太大了,北方的反应难料啊!”

“问题不大,有反应总比现在死气沉沉的好。”

现在的华夏就像个缄默的巨龙,在政治上一直对缅北事态保持沉默,哪怕是缅共取了空前的大胜之后,京城依旧冷静得可怕。

相比苏联军火,缅共还是更希望获得华夏的全面帮助。现在除了经济交往外,京城杜绝了其余方面的联络。

这种局面,缅共绝对不接受,张扬急需一个抓手、一个撬棍用来破开合作的大门。

华夏反应再激烈,能针对缅共的只剩人和经济领域了。人是指在华上学的知青大学生,以及务工滇省农民。

知青是华夏公民,京城再愤怒也不可能对这批特殊的大学生下手。至于务工农民,滇缅边境离四九城太远了,滇省老百姓可不听皇城老爷的屁话。

两人讨论一夜,都默契的不提华夏是否是知晓四方会谈。因为这点不用讨论,华夏是一定知道的。

缅共内部遍地是天然的亲华派,华夏要想知道点什么并不难。在老挝、在越南,华夏的情报能力远比美苏强,要知道些什么更不成问题。

在武器采购上,张扬现阶段已经屏蔽华夏的影响力了。既然京城不给人民军武器,那缅共为了生存就必须自己找出路。

没有更多的武器,人民军就不可能大大胜仗,不赢得战争,缅共就更没资格和华夏对话。

只有胜者才有资本站着说话!

第二天一早,眼球满是血丝的李国成,拿着一份财政报告找上门,他疲惫的说:“老张,财政压力加大了,边区票发行必须提早了。”

张扬冷静的接过报告,低头细细阅读了起来。

报告首页就是简单的财政汇总。

边区政府的财政困难体现在人民币外汇赤字上,产生赤字的来源可分为三大类,一是进口工业项目,二是军火采购,三是燃油、工业原材料、民用成品采购等大类。

1979年,根据地进口工业设备大小289项,一共支出2.55亿元人民币,今年上半年支出1.6亿。

按照新的工业建设计划,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