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5章(2 / 2)

缅甸风云 汉客 4000 字 2022-07-24

如果根据地发行粮食、食盐代钞,敌人极可能搜集大量盐粮对缅北发起挤兑行动。

就算奈温政府没有这点认识,但国内实力雄厚的黑市商人一定会通过信息差、价格差来套取利润的。

这个口子没法堵住的,根据地本来就要通过走私网络吃进和售出大量物资的,缅共可以做的事,走私商集团也可以。

在垄断属性上,根据地出产的工业品更具独特性。至今为止,缅甸国内都无法生产自行车、收音机等工业产品。

别说缅甸国内后,就是整个邻国泰国相关的生产能力都不及缅北。这点上,食盐就不及工业品。缅甸国内食盐生产不足,敌人却可以通过水运从海外调来海量食盐,从而对缅北发起挤兑战。

但要较真,根据地出产的工业品质量很一般,也就在中南半岛北部有一定优势。离海越近,越开放的地方,缅北工业品就越没有竞争力。

流通度、使用量上,工业品也不及粮食和食盐。如果以工业品发行纸币,那么发行量可能不会大,接受度和流程程度都不及粮食为基础。

充分讨论后,缅共干部都认识到发行货币的艰难,以及各种锚定物的优劣性。

面对张扬的问话,李国成坚定的说:“就以工业品发行了。这方面我们是有基础的。”

早在两年前,根据地就推出了农具票、自行车票等票据。老百姓持着票据就可以到供销社换取、购买相应产品。

受限于根据地人口规模,工业票据的发行量不大,流通度也不高,但依旧有一定的群众基础。

紧要关头,不能再犹豫不决了,张扬拍案道:“那就行动起来!”

李国成高兴的说:“我的计划是先扩大票据的范围,并提高人民的接受能力。秋收马上到了,到时先全面铺开票据,收公粮时同时发放票据。如果老百姓能接受,我们就试着发行真正的货币-边区票。”

张扬摇头说:“太慢了!我们现在内部搞起来,干部和士兵的薪资、补贴发放可以用新钞来替代。”

一直以来,缅共都是用人民币来发放工资的,工厂之间的流通也是用人民币交易。这就导致根据地极度依赖人民币,一方面工业项目等大笔支出要人民币来支付,民间流通货币也是人民币。

这就导致了一个非常恶劣的结果,那就是缅共无法用货币手段来消化危机,只能以本化解危机。

若是有主权货币的国际,完全可以用超发货币等诸多手段消化危机、延后危机,而不是像缅共这个傻子一样,任何一分人民币都在实打实地转化为负担。

可以预见的是,边区银行发行边区纸币后,在内部流通环节就将人民币驱逐了出去。

缅共一共约有6万吃公粮的干部、士兵,边区政府本地雇员超过10万人。

发行边区票后,这十几万人就不再使用人民币了,那边区银行就可以回收数千万人民币现金。

此外,根据地各大工厂在经济联系时虽然大多以记账为主,但因为所需原材料相当部分来自滇省,所以也经手了大量人民币。

根据地内部发行货币后,也可以从工业体系内析出大量人民币现金。

但从这个角度考虑,发行货币好处巨大,可以回收大批人民币,一定程度上化解了财政赤字。

据财政部统计,根据地流通了约1-5亿人民币现金。这个数字如此地宽泛,是因为边区政府的经济统计能力一般,财政干部关于统计学领域的历练刚起步不久。

经济能力欠缺是可以理解的,如果缅共干部真能对根据地经济体了如指掌,那就不会出现财政危机了。

张扬提到发现货币的巨大红利后,李国成兴奋的连连点头,激动的说:“老张,你比我胆子还大。步子大就大吧,再不走快点,怕是没扯到蛋了,人就渴死了。”

张扬很赞同的说:“发行货币动作大一点也不怕,根据地人口和地盘都小,走错了纠正也快。总是瞻前顾后是不行的,北边说摸着石头过河,我们就摸着自己过河!”

-------------------- 第59章 新钞发行成功,发现大型露天矿,喜讯连连 --------------------

9月2日,兴威北塘水库施工工地,一群工人正围着工头和项目管理方听讲话。

田加元站在坝体水泥长条上,大声说:“今天,我给大家宣布一个新政策。缅北政府出了新钱。”

说着,田加元举起一张纸钞,边展示边解说。新纸钞正面主体是拿枪的士兵、挥镰刀的农民、拿着稻穗的妇女;人像的上角写着阿拉伯数字十元;群像正下方则写着一行中文缅文写就的字:缅北边区政府特殊供应券。

“我手里的钱啊,它跟咱们老家用的真钱一样,同样值钱。”

人群中的一个老汉大声问:“田工头,那能一样吗?发人民币,我们回老家能用、能存起来。你这边区票,离了缅共就不管用了!”

工友们纷纷点头,这可是关乎到大家的工钱,可不能糊涂,必须问个清楚。

田加元赞同点头,不等工人议论纷纷就立刻说:“力老头,我可不见你只拿工钱回家。那次回家,你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