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6章(2 / 2)

缅甸风云 汉客 4000 字 2022-07-24

这次为了吸引百姓用新钱,边区政府更是统一降低了大部分货物的售价,进一步推高了内外价格差。

如此一来,就形成了巨大的套利空间。老力为代表的“倒爷”为何热衷于带货,不就是为了赚取其中的丰厚利润。

如果强行维持边区纸币的高币值,就相当于根据地经济成了漏斗,不断漏出的水流就是走私商和小贩们的利润源头。

所以高币值是不可取的。在黑市上,人民币兑缅元汇率是1:300。奈温政府吃了大败仗后,国内通货膨胀走高,汇率扩大到了1:350缅元左右。

边区钞票的币值应该在1:300之内,但具体如何确定汇率就是一个天大的难题了。这个难题对缅共财政干部来说太难了,别说理解了,连入门都做不到。

缅共近万干部里,能正确认知到汇率与币值的关系的不足十人。

遇到全新的问题,且连基本认识都做不到,边区货币发行委员会的干部又陷入纠结中,迟迟不敢下决定。

不断拖延的进度,恼火了张扬,大手一挥,将币值,也就是与人民币汇率定为1:10。10块钱的边区新钱等同于1元人民币。

这个汇率肯定是不科学,也不符合市场价格。可缅北哪有什么市场规律,根据地是军管经济,连计划经济都算不上;国统区更是黑市经济盛行,其规模都占全国经济的一半了。

在如此奇葩的国家内,很多事情是不能讲科学的。

1:10的汇率不对,那就后续慢慢调整。在经济领域上,只要缅共犯的错比军政府少,同时经济能保障军事胜利,那就够了!

李国成笑呵呵的说:“半个月时间里,边区银行一共回笼了5000万人民币。有了我们自己的钞票后,这笔钱就可以不用再内部流通了,而是可以用来外部采购设备、原料。”

“这么说,可以理解为我们在未来少了五千万外汇赤字?”张扬的这个问题有些小白。

“可以这么理解!”

李国成欢喜的说:“有了这半个多月的数据,我们大致敲定根据地大约流通了3亿多人民币现金。”

“这批外汇,我们计划在今年内全部替换。回收这批资金后,我们无形中多了约4亿外汇。”

张扬哑然一笑,老搭档的经济水平也没高到哪去,两人是半斤八两的水平。

“这钱啊,政府不能直接当成财政赤字,稳妥起见,就当成边区银行的储备金,以及总应急资金吧。”

张扬把心中思考良久的想法说了出来。年初卖光黄金储备后,张扬就有些不安,钱都拿去补窟窿了,万一出现突发危机呢?

如果政府储备金一点都没有,那一遇到紧急用钱时,那不就得完了?!

之前大卖家底是不得以,而且当时缅北高层首次遇到财政危机,大家都慌了,也就没想那么多。

现在财政危机缓解了些,张扬也从军事指挥上抽身了,于是就萌生了底线思维。缅共算是建立坐拥一域的政权了,就不能像以前那样粗犷了,该有制度要有,该有的紧急预案也要有。

听到这话后,李国成很是惊讶,他从未想着这方面,之前还想着怎么又快又好的回收人民币,然后用于“平账”的。

想了好一会,李国成下定决心,说:“听你的...”

正在这时,屋外传来欢呼声,门一推开,警卫员就激动的说:“首长,勘探队发现大型露天矿了!”

张扬立刻夺过电文,扫视一眼和记忆中的资料对上后,他喜不自禁的大笑:“可算找到了!”

李国成抢来电文,大声念:“喜报总部,我队于邦桑西面约15公里处发现露天矿脉,地表土壤层风化层富含氧化锡、银、铅、锌等矿物。初步勘定东经 99°22′30″ 北纬 22°49′15″...”

张扬翻开地图,很快就在邦桑对岸的边界上找到精确坐标。果然和前世记忆对上了,这里就是龙潭矿区。

李国成激动到红脸,他喜悦的说:“矿脉北边就是滇省西盟,离邦桑也特别近,还是露天矿,真是太好了!”

张扬恢复冷静,浇冷水道:“西盟交通比果敢地区还落后,没有公路可走。要开发龙潭大矿,我们还得修边境公路啊!”

李国成手一挥,大气的说:“公路本就要修的,果敢-邦桑-孟洋-景栋的公路再难也要修通。”

张扬点头说:“露天矿脉难得,那就先开采吧。邦桑机场扩大为大机场,并建一个初级冶炼厂。”

佤邦地区的矿藏很多,探勘队已经找出数百个矿点了,但大都是小矿,基本具备深处大山、埋藏深、开采难等难题,不具备现实开发条件。

现在终于发现一个大型露天矿脉了,真是苦到临头甘露来啊!

警卫员终于忍不住打断首长的话,又说:“南边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