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7章(2 / 2)

缅甸风云 汉客 3999 字 2022-07-24

数张照片,一篇报道,就引起了世界舆论狂潮,引发了冷战两大巨头的媒体交锋,以及背后的冷战战略博弈。

虽不知道具体何人策划的,但华夏高层操弄世界棋盘的本事,张扬是被折服了,一声不吭就扭转局势,并甩掉沾身麻烦,不得不佩服到五体投地。

复盘这场舆论交锋后,缅共中央委员都纷纷感叹大开眼界,很有井底青蛙知晓世界而长见识的震撼感。

李国成不禁感叹道:“卓希贤果然是伟大的棋手,华美建交、对越反击,再加我们切身体会的这事,我真是大开眼界,并感自愧不如万分之一啊!”

谢和华笑了笑,没有接话,而是问:“老张,你又猜对了,华夏不会轻易改变立场。”

张扬大声嘲笑道:“为缅甸改变国策,奈温配吗?”

缅甸不过是人口三千余万的小国,国力居东南亚十国末尾,一个极度落后的小国的军阀独裁政府,有何资格逼迫华夏让步?

一九八零年的华夏可不是后世韬光养晦,内敛到极致的大国。当代的华夏处于输出革命的大时代尾巴,余威尚在,武德之充沛,亚非拉皆知。

就是公开支援缅共,你又能如何?又不是没干过,早些年缅共知青还在呢,缅甸就这么快忘记教训了?

一些小国的政客就是给脸不要脸,给点色彩就想着蹬鼻子上脸。

缅甸军政府任何一点打动华夏高层的筹码都没有,又怎么可能改变北方大国的既定国策呢!

对远在京城的华夏领导人来说,让近十亿国民吃饱肚子的任何一件小事都比缅甸内战来得重要。

奈温政府将内战打成怎样,华夏都不在乎,华夏有太多远比这重要的国内、国际事务要处理了。

作为五常之一的华夏,有资格有底气不发声,也可以有所作为,但如何处理缅北事务,完全是华夏自己的事。区区一个小国外交部长就妄图撬动棋盘,简直是可笑至极。

张扬自信的对在场同志们说:“缅甸变局最终取决了战争胜负。此战我们赢了,仰光跳得再高,也无济于事。若我们输了,说不定华夏真改变立场,给点军政府甜头。”

战场上拿不到的东西,就别想在谈判桌上拿到。这个道理对缅共和奈温政府都是真理。

奈温政府企图挟洋逼迫华夏,简直是痴心妄想。如果是奈温亲自到华夏哭哭唧唧,或许能换来一些同情和施舍。毕竟华夏一直有天朝大国的情结,一般都不会让来朝的小国元首空手而归。

张扬还真担心奈温北上,亲自到京城去哭廷,有些人最怕友邦惊诧了,到时还真可能割缅共的肉,以安胞波的心。

现在嘛,吴拉蓬彻底堵死了这条路,华夏绝对不会支持军政府了。

没了外部干扰,人民军可以专心于战场,用胜利来向外界发出自己的声音了。

-------------------- 第76章 南桑包围圈,围歼33师时机成熟 --------------------

十二月缅北战局呈现焦灼状态,北线八莫战场缅军44师攻,101旅守。101旅稳住阵脚后,在河谷南北两端顶住了敌军进攻,守住了八莫小盆地。

沫谷-德贝金的31号公路战场,原始山林和丛林土路严重限制了丛林特战集群的突击速度。翻山限制了部队能携带的重武器和补给能力,若贸然攻击德贝金,可能会遭到重大伤亡。

审时度势后,军委命令丛林特战营分兵,以3个连的兵力行进至伊洛瓦底江东岸,袭扰德贝金、皎基、皎苗等地。主力则挥师北上,解放孟密、巴赫、马本等镇,然后沿着瑞丽江西下。

瑞丽江从姜昆流入实皆省,最终于因育瓦镇汇入伊洛瓦底江。

因育瓦河谷地形开阔,泛滥的水流塑造了南北长约六十公里的狭长河谷冲击带,它的东岸水沼密布,河谷平坦区的整体面积比南坎三角洲还大。

因育瓦的瑞丽江上游有个梅泽利村,村北有条小土路通过,往西北去到伊洛瓦底江河边,可轮渡到对岸的杰沙,杰沙往西有一条土路联通铁路小镇因多和茂卢。

以前的杰沙是个河边小村,现在被44师二战指开辟为军用码头,大量军事物资或自曼德勒水运至此,或从铁路卸下,转由骡马、人力运至杰沙,再装船水运至瑞谷一带。

北上攻击八莫河谷的44师约4个营的兵力,完全仰赖杰沙和后方公路的补给运输。

12月7日,丛林特战集群出现在梅泽利村,将战火燃烧至实皆省,更烧到了44师二战指的后背。

夺取梅泽利、再下因育瓦,44师二战指如芒刺背,被迫分兵回防杰沙,以防后路被断。

八莫被南北夹击的险境自此解围,101旅得以调动更多兵力北上支援缪迪一带。

密支那司令部谋划的南北夹击八莫的战术被破解,缅军唯一拥有优势的战场就此消失。

缅军主动进攻取胜用于换取有利国际援助的图谋刚开始就被迫宣告死刑。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